——斯大林的指示与中共建国
1995 年俄罗斯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列多夫斯基在《远东问题》杂志上发表《米高扬赴华秘密使命》一文披露:1947 年11月 30日 ,毛泽东致电斯大林的说:"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之后,要像苏联、南斯拉夫那样,除中共以外,所有政党都离开政治舞台,这样会大大巩固中国革命"。 斯大林却在1948年 4月 20日 回毛泽东的电时对此加以反对。斯大林说:"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我们认为,中国各在野党代表着中国居民中的中间阶层,并且,他们反对国民党集团,它们还将在很长时期内存在。中共应该与他们合作,但必须保持领导地位。可能还需要让这些政党的某些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民主政府,而政府应宣布为联合政府。"米高扬后来对此评论说:"由于这个建议,中共改变了对资产阶级政党的政策"。 1948年5 月,毛泽东便致信指示迁居香港的李济深、沈钧儒,要由中共中央、民革中央、民盟中央共同推动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1949 年6月至 8月,为征询斯大林对即将成立"新中国"的指示,刘少奇受命毛泽东秘密访问苏联。刘少奇当时告诉斯大林:中共中央计划于 1950年 1月 1日 成立"新中国中央政府"。但斯大林说,要防止帝国主义国家可能利用中国暂时没有中央政府的所谓"无政府状态",对中国内政进行干涉。他希望"新中国"政府提前建立。斯大林告诉刘少奇,"新中国"政府一成立,苏联立即就承认。刘少奇在得到斯大林的明确授意归来后,经中共中央商讨,只好改变计划,决定提前三个月,即于1949 年10 月1日 仓促成立"新中国中央政府",同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个盛大的开国典礼。 1949 年9月,由中国共产党召集拥共的"民主党派"举行政治协商会议,确定了"新中国"的诞生,并通过了《共同纲领》。 9月下旬,各受命"民主党派"与拥戴中共领导的团体代表聚集北京,举行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这次会议在没有人民代表选举的情况下,由政治协商产生了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共同纲领》,确定了国名、国旗、国歌和首都。 10月 1日 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由此"新中国"在苏联人的授意下提前了三个月仓促成立,并在既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不制定宪法情况下,由政治协商会通过中共制定的《共同纲领》取代宪法。在现代社会,一个政权的合法性来自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政府是否具有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取自于人民决定是否认同政府。而且这种认同主要是通过选举得到确认的。在西方民主制度中,政党的重要职能是选举工具,以政党形式争取民意来建立政治合法性。但中共建国的史实,充分证明了该党的职能却是开展以暴力为主的政治斗争,通过武装夺取政权来自行创制政府,建立合法性。从中共以前的"边区政府"到"新中国"的中央政府都是这样未经人民授权就建造出来了。
按照全国政协组织法的规定:中国政协全体会议每三年召开一次。到 1952年底,一届政协即将到期。但中共在无法交待建国三年仍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情况下,又于 1953年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权力。
此外,针对当时社会普遍要求制定宪法舆论,中共认为自己制定的《共同纲领》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说即使制定宪法,也是重复《共同纲领》的内容,不会有大的改变。因此,中央坚持继续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然而,中共建国这种既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不制定宪法的事实,连斯大林都看不下去了,他曾三次向中共领袖发话,中国应尽早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制定宪法。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即 1949年 6月至 8月,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时,斯大林就谈到要中共中央准备宪法。当时刘少奇问:"您所说的宪法是否指社会主义性质的?"斯大林摇摇头说:"不是,我说的是现阶段的宪法。"他接着说:"敌人可用两种说法向工农群众进行宣传,反对你们。一是说你们没有进行选举,政府不是选举产生的;二是国家没有宪法。政协不是选举的,人家可以说你们是用武力控制了位子,是自封的;共同纲领不是全民代表通过的,而是由一党提出,其他党派予以同意的东西。你们应从敌人手中拿掉这个武器。" 1950年初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时,斯大林又就"新中国"建立问题提了三点意见,其中第二点,就是强调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在斯大林看来,共产党不仅应利用政协组织,更应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和宪法。刘少奇在 1952年 10月,再次率领中共代表团参加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斯大林第三次谈到要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和宪法。他说,为了驳斥国际上敌对势力对"新中国"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不制定宪法的攻击,中国应该将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的时间提前。斯大林认为苏维埃已经给中国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1952年 10月刘少奇访苏归来后,中共中央认真考虑并接受了斯大林的旨意,于 1952年底作出决定:尽快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并按规定向全国政协提议,由全国政协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提出定期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建议。 1952年 12月 24日,全国政协常委会举行扩大会议,一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决定由全国政协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建议,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 7条第 10款的规定,筹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建设有多荒唐,先有中央政府及组织法,再以此法筹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制定宪法。这就是 1953年 1月,中共全国建制三年多后才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同时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等 32人为委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进行宪法草案起草。
然而,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又于 1953年9 月18日召开第 28次会议,决定再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迟到 1954年召开。其理由是,当时要制定的宪法是过渡时期的宪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系列重要内容不能确定,宪法也就无法制定。 1953年 12月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党中央主席毛泽东休假一段时间,这期间由刘少奇代理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由毛泽东亲自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即"新中国"的第一部钦定宪法。由此可见,中共建制始末无可争议地力证了,它从仓促建国到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无不是在斯大林的幕后干预下进行的,而且多是中共主动请示的。
斯大林虽对中共建国一再发号施令,但对毛泽东却并不尊重,这从斯大林再三拒绝毛泽东要求拜见他的请求中看得清清楚楚。这是因为斯大林的骨子里认为:毛式革命不过是农民革命;中共不过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党。何况抗战胜利后,苏联从自身利益考虑,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国共再次内战时期,斯大林一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并不看好,另一方面又受《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约束,认为"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就有灭亡的危险",因而想要中共放下武器,参加国民党政府。此据印度驻日大使可拉瓦蒂称, 1947年 2月,苏联驻华武官罗申(后来为驻华大使)对他说: "苏联并不愿意中共成功。 "从1947 年起,随着中共暴力革命进程的加快,毛泽东为争取斯大林对其肯定和支持,多次向斯大林表达访问苏联的愿望,但都一直被加以被拒绝。 1948 年初,中国国内局势发生了迅速变化,形势愈来愈朝着向中国共产党有利的方面发展。为此,毛泽东再次要求访问苏联。当时毛泽东急于同斯大林见面听取意见,学习苏联的建国经验。斯大林鉴于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勉强同意毛泽东1948 年7月中旬赴苏。但毛泽东心急又于 7月 4日 再次致电斯大林,希望能在7月 15日前后动身北上苏联:" ……我们无论如何本月15 日前后也要动身北上。"据担负毛泽东与斯大林联络任务的苏联医生阿洛夫回忆说:毛泽东"焦急地等待着回答","毛泽东的箱子里已经装放东西了,甚至还买了皮鞋(像这里所有的人一样,他平时穿的是布鞋),缝制了一件厚呢子大衣。事情不仅仅在于出行本身,连行期他都决定了,剩下的只是怎么样走。"斯大林接到毛泽东如此心急如焚的电报,仍认为此时毛泽东不宜来苏联,于是再次加以婉言拒绝。苏共中央政治局于 1949年 1月 4日讨论了毛泽东赴苏联的问题。当天,斯大林致电毛泽东,希望他暂时推迟对莫斯科的访问,说苏联方面可以立即派一位负责的政治局委员,到哈尔滨或其他地方举行会谈。这就是说米高扬于 1949年 1月秘密访问中共领袖所在地——西柏坡。米高扬在会客室,面对中共五大书记说,"斯大林十分关心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派我代表他到中国来听取你们的意见。你们所讲的话我回国后向斯大林汇报。任何事都要由斯大林决定"(此资料见《在历史巨人身边 ——师哲回忆录》(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年 4月第 2版,第374 页。)毛泽东甚为谦诚地说:"谢谢斯大林同志,谢谢斯大林同志派你们来和我们一起研究我们的意见。我们只是想说明我们的想法,如今当面谈是很好的,非常欢迎你们来,非常感谢。"
斯大林婉拒毛泽东赴苏的真实原因还在于,斯大林当时并不认可毛泽东已是一名正式的能够代表中国的首脑,也即毛还没有与他进行国家领导人握手的资格。直到 1949年 12月 6日,毛泽东已成为中国元首才获得访问苏联机会。毛泽东在访苏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无不与斯大林多次拒绝、推迟他建国前访苏有关。毛泽东见到斯大林说:"我是一个有话无处说的人。"斯大林则说:"胜利者是不能受指责的"(见《历史选择了西柏坡》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辉抗 叶健 君主编)。可见,斯大林更是"势利眼"。
(首发《中国观察》,作者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