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安徽潜山官庄余氏科举初考
——《余英时回忆录》的一点补证
在《余英时回忆录》中,晚年的余英时先生回忆说:"根据我家的家谱,余家早在潜山县官庄乡落户,但余氏一族中在明清以来都没有产出过举人、进士。"
按照余先生回忆,1937至1946年,他在老家官庄住过九年,从八岁到十七岁,从儿童到青少年。在这样的阶段,要准确了解家族往事,对大多数人而言,并非易事。
事实真的如余先生所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阐明余先生的家谱世系,并以此为坐标系,讨论清楚相关的人物关系。
据民国二十(1931)年辛未第三次合修的《潜山余氏宗谱》和乾隆《潜山县志》等资料可知,该支余氏望出下邳郡,总堂号"笃亲堂";可追溯的最早一代,是"余四十",宋元之际官居"总辖",约在南宋端宗景炎二(1277)年、元忽必烈至元十四年"殁于王事";其六个儿子"负公骸来潜,葬天堂上清羊角河廖家岭伏虎型戌山辰向"(约在今安庆市岳西县来榜镇三河村羊角河余宕里附近)。此后,其六子及后裔散居余四十墓周围地区。
其中"余四十"次子"真二",讳仕珍,元诰敕朝议大夫。仕珍长子良辅,元"明经进士",仕至南阳太守,诰敕中宪大夫,致仕后居水贵官庄,是为官庄余氏始祖。仕珍次子俊辅居槎水乌石。仕珍三子侍辅居芦茅园余家湾。前述《潜山余氏宗谱》即依此分为良股、俊股和侍股。
良辅子忠义,是元"博学鸿词进士"出身。忠义长子紫宁,明旌义士。紫宁四子彦鉴,武庠生,考授百户,明初从征有功,升云南宣慰司副使。彦鉴长子浦,选授州司马。浦子绍尧,绍尧子学仕,学仕长子则绩,则绩次子克才,克才长子明曾。
就余先生这一支,最早记载生卒日期的是明曾次子尚贵,生于万历庚申(1620)年五月十六日,卒于康熙庚申(1680)年十月初四日。尚贵次子有志,生于顺治七(1650)年九月初七日,卒于康熙五十四(1715)年四月初四日。有志次子从本,生于康熙十九(1680)年四月二十六日,卒于康熙四十四(1705)年正月二十四日。从本子文章,生于康熙四十三(170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卒于乾隆五十八(1793)年三月十三日。
余文章为乡饮大宾,是余先生的烈祖,曾被乾隆皇帝两次御赐"五世同堂""七叶衍祥"匾额,共有七子,其中三子必名生于雍正十三(1735)年正月二十三日,卒于嘉庆十九(1814)年十二月十一日,州同知。七子必升生于乾隆十七(1752)年正月初三日,卒于道光十六(1836)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附贡生。其后人所属的分堂号依次是七子之号:必名之后为"三省堂",必升之后为"七业堂"。
其中必名又有七子,其第五子辉宣生于乾隆三十八(1773)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卒于道光八(1828)年十月初四日,邑庠生。辉宣有子宗谟,生于嘉庆十八(1813)年十月十四日,卒于光绪六(1880)年七月初七日,国学生。宗谟第三子祖圭名翰,生于道光二十六(1846)年又五月十七日,卒于光绪二十八(1902)年六月十五日,例贡生。
祖圭有七子,其中长子谊师、次子谊儒、三子谊玉均早殇。
四子谊明,字位中,号朗卿,县丞,生于光绪六(1880)年九月十三日辰时。
五子谊杰,原名谊谅,字捷中,号卓然,光绪十六(189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未时生,曾充交通部路政司总务科办事员,京兆财政厅地亩局调查股主任,直隶全省赈务处办事员,陆军第十五师团部一等军需,财政部缉私处指挥部上尉副官兼经理员,委任职分发任用,时任安徽泗县建设局局长。
六子谊光,字得中,生于光绪二十二(1896)年三月二十一日,北京国立高等警官学校肄业两学年,以勤学积病故,卒于民国八(1919)年九月初三日。
七子谊爽即为余先生之父,更名谊达,字协中,以字行,生于光绪二十五(1899)年三月十一日,北平燕京大学毕业,文学士;美国纽约省卡拉格大学政治学硕士;麻省哈佛大学博士待补生。历任北美中国学生月刊英文编辑,北平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国立女师、燕京各大学讲师,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教授,江苏区长训练所教务主任,国立暨南大学教授。著有《刘知己之史学》及英文《美国妇女运动史》各书。
余先生派名敦雯,字宝生,号清遗,民国十九(1930)年庚午正月二十一日未时生,承祧谊光。
余先生出生时,其祖父和嫡祖母储氏已故,生祖母吴氏仍在;父辈中四伯父谊明、四伯母张氏,五伯父谊杰、五伯母高氏与侧室张韵华在世,而六伯父谊光已逝;同辈中的堂兄德刚(谊明长子,派名敦亿,字爱仁,号汉钧)任安徽省政府警卫营营副连长,敦汉(谊明次子,字居仁),居慧(谊明四子,派名敦鉴,字爱智)任中央路海空军总司令部宪警处宪兵排长,敦慰(谊杰长子),居敬(谊明四子,成祧谊光,派名敦节,字爱礼)任中央财政部缉私处指挥部暨陆军军官校少尉书记。
所以余先生的谱系传承为:文章——必名——辉宣——宗谟——祖圭——协中——英时。余先生为第二十二世,属"三省堂"。虽不能说大富大贵,但称有仕宦背景的书香世家倒也并不为过。当然,己丑鼎革对这样的家族而言,往往是灾难的渊薮。
至此,可以回答本文开头的问题了。
第一个反例是余际春。
据《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登科录》《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会试同年齿录》,潜山县廪生余际春,中癸巳(1893)科江南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乙未(1895)科会试第四十三名贡士,殿试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进士,钦点即用知县。
余际春的会试硃卷履历与前述《潜山余氏宗谱》记载显示,其派名谊林,生于同治二(1863)年十二月十三日,卒于民国二(1913)年五月十五日,曾祖辉宙,祖宗儒,国学生;父祖发,国学生;世居潜山县北乡官庄,移居不远处的水贵。在其旁系亲属中记载有胞叔曾祖辉宣、嫡堂叔祖宗谟、堂叔翰、从堂弟谊明(幼读)。
查《潜山余氏宗谱》,余际春曾祖辉宙,即必名第六子。余际春的谱系传承为:文章——必名——辉宙——宗儒——祖发——际春。
由此可知,余际春为第二十一世,属"三省堂";余际春是余英时的六服族伯。
第二个反例是余英时先生常谈及的余谊密,曾考取光绪丁酉(1897)科拔贡。
据《光绪丁酉科明经通谱》,潜山县增生余谊密,生于同治十二(1873)年七月二十二日。其曾祖辉旸,邑庠生。祖父为辉旸第三子宗綖。本生祖父濂为辉旸次子,邑庠生。父芳,派名祖竤,邑庠生。再据《潜山余氏宗谱》,余文章第七子必升有四子,辉旸最幼。
由此可知,余谊密的谱系传承为:文章——必升——辉旸——宗綖——芳——谊密。他是第二十一世,属"七业堂",是余英时先生的七服族伯。
(余谊密与余大化)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则删。
第三个反例则是余际春和余谊密的一位老师余受之,他在潜山余氏的科举史上举足轻重。
据《潜山余氏宗谱》,余受之,派名祖翊,字天佑,号凤溪,由廪膳生中光绪癸巳(1893)恩科江南乡试亚元,甲午(1894)科会试堂备,敕授文林郎;生于咸丰七(1857)年十月初一日,卒于光绪二十七(1901)年九月十七日。
再据民国《潜山县志》,余受之"少聪颖,博涉经史,为文力避恒蹊。既补诸生,遂肆业省城,与诸名宿相切劘,学乃大进。所作诗、古文、词,力追古人,而又能自出机杼,一空依傍,惟不苟作。偶为之,皆戛戛独造,见者惊服。当时传诵者,多为制举之文,不足尽所长也。性高洁,与人落落寡合,家故贫,当代达官有欲延课其子孙者,辄谢之。掌敎祁门县书院,复为本邑天柱书院山长,训迪后进则娓娓不稍倦。侄际春、犹子谊密皆得其指授,以科第仕宦显于时。受之独刻苦学问,未老而赍志以殁,惜哉。谊密方欲刻其遣集,以稿多散佚,搜辑不齐,尚末果"。
需要补充的是,民国《怀宁县志》(卷十九˙文苑˙四十三)记载,余受之身后,其友葛天民(怀宁人)"教其遗孤,妻以女。"这与《潜山余氏宗谱》中余受之长子谊谐"配葛氏廪贡生吏部注册教谕改授湖北府经历天民公长女"的记载相合。
值得关注的是,《潜山余氏宗谱》记录了余受之自拟的挽联。他去世前遭逢庚子(1900)之乱,因此读来颇为感触:
生不逢时,四百兆众之中莫谓无人,幸未留名污青史;
死何足惜,十二万年以后可还有我?欲将此意问苍天。
因此,余受之的谱系传承为:文章——必升——辉旸——濂——受之。他是第二十世,属"七叶堂",是余谊密本生祖父濂的次子,从血缘上说是余谊密的胞叔,也是余英时的七服伯祖。
除了余谊密,元明清三朝余氏还有二三十人跻身"五贡"。如元代余良辅"明经进士"即贡生的雅称;再如明代成化、弘治、正德(1465-1521)年间,余绍武、余绍廉、余绍典、余绍文、余绍崇等五人先后成为拔贡、岁贡、恩贡,御史吴钺据此题请建"棠萼五芳"五贡坊;而最晚的一位余炳宗则是宣统二(1910)年庚戌正科的岁贡生;其中担任教职者、载入邑志者均不在少数。
清末民初国家和社会转型,科举制被废除前后,新式教育亦逐步兴起,并为官庄余氏所接受。这其中的佼佼者除了余协中,还有道路与铁路工程专家余立基先生。
据《潜山余氏宗谱》及相关信息记载,余立基派名敦帘,号建中,生于光绪二十(1894)年五月十四日,民国七(1918)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数理系,民国十七(1928)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民国二十(1931)年曾加入中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曾担任中国近代第一条省际国道(南)京杭(州)国道建设总监,民国二十五(1936)年担任京赣铁路工程师,曾任湖南福湘中学校长,安徽省立第一职业中学教务主任,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主任、教授,山东大学教授兼系主任、焦作工学院教授、西北农学院教授、安徽学院教授兼系主任、安徽大学教授、南京大学教授以及南京工学院教授,1972年因病去世,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奠基人,被尊为"道路五老"之一。
余立基先生的世系为:必名——辉宇——宗晋——祖靖——谊吉——立基,亦属"三省堂",是余英时先生的六服族兄。只不过余立基先生的祖母和父母安葬在来安,因此相关材料称其为来安人,但其祖籍却在潜山。
至此,我们可以下结论说:就科举功名而言,余先生所在的安徽潜山官庄余氏,虽不能与余先生母亲张家琼(字韵清)所在的桐城张氏相比,但历经元、明、清三朝,也是弦歌不辍、诗书继世,当不为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