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星期日

二十多所高铁站建成后被闲置,谁来为幽灵工程买单?(附:中国最寂寞的高铁站……)

 显龙 龙言大阅 2024年10月12日 

十亿打造的现代化高铁站,却大门紧闭、乘客稀少,甚至彻底废弃。沈阳西站、南京紫金山东站、鄂州东站等,这些曾承载着发展愿景的名字,转瞬间却成了无人问津的"幽灵车站"。他们的沉默是对资源错配的无声控诉,也是对地方发展策略失误的深刻警示。

这些高铁站或因地理位置偏远、或因配套设施不匹配、或因客流量不足而被迫闲置。

在海南儋州海头小镇,人口只有三万多,竟然花费四千多万建了一个高铁站。该高铁站建成七年了,一直不敢开通。原因是这个站日客流量不足百人,如果开通运营,儋州每年要补贴五百万元才能填补亏损。因为长期闲置,去年在舆论压力下才被迫开通运营。儋州虽说是地级市,但人口才100万,和一个县差不多,竟然建了三个高铁站。


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至少有26个高铁站在建成后荒废了。有些是从始至终从未开通过。比如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的芝罘站,该站于2014年建成后就没有开门迎客过。

此外,京津城际铁路上的亦庄站在2008年建成后也是一直没有开通,至今已荒废了16年。南京的江浦站在2011年建成后同样没有使用过,如今站前广场上都长出了杂草,紫禁山东站在2010年建成后也没有使用过。该站位于南京南站与仙林站之间的仙林铁路上,站房灰蒙蒙的,玻璃大门紧闭。

还有些是开通了几年后又关闭的。比如辽宁丹东西站,2015年开通,2018年关闭。宝华山站是沪宁城际铁路的中间站,2010年7月开通,由于客流量少,2020年4月便停止办理客运服务了,目前宝华山站主要用于车辆维修检查,而位于苏州的花桥站,尽管已经关停数年,这里的客运已经关停多年,也没有货运业务,只剩工作人员职守。

那么多闲置的高铁站,很多都是客流量不足、位置偏远。在修建之前,难道就没有做过评估吗?

这种无效基建,当然也不止高铁,在我国比比皆是。比如宁波一个造价两亿的地铁站,荒废在农田中;甘肃天水的有轨电车,举债投资24亿年收入只有160万;广东珠海的电车投入16亿多,运营仅仅三年就被拆除。

投资铁路、公路、地铁,若是为了民生和经济发展,自然说得过去。但是,很多经济落后的地方盲目举债,人造古镇、人造景观、人造景点,完全不考虑投资效益,最后落得一地鸡毛。湖北荆州1.7亿元建了一座高达57米的关公像,结果因为违建又花了1.55亿搬走。江西集水县花费2700万元建了一座文曲星雕像,结果违规被溶掉回收。至于河南鲁山县牛郎织女雕塑就更奇葩,抄袭长沙湘江女神雕塑。可人家只花了17万元,鲁山县却花了715万元,这么大的差价,钱都进了谁的口袋可想而知。一建一拆,无效基建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带来沉重的负担。

贵州六盘水推动了23个旅游项目,结果有16个项目成为了低效闲置项目,短短三年时间给当地新增了1500多亿的债务

无效基建带来的后果就是增加地方债务负担。截至2023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40.74万亿元,还有隐性债务,里面又有几十万亿。

巨额的投资化为泡影,无效基建带来了严重浪费,在巨大的高铁网络之下,这二十多座高铁站如同被遗忘的明珠,孤寂地矗立在偏远之地。这背后,更是盲目追求政绩形象与忽视实际效用的深刻教训。

建一个高铁站,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这么多钱投入进去,都打了水漂,那该有谁来买单呢?

高铁作为现代社会的交通利器,本应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然而现实却是,在"大干快上"的浪潮中,部分地方政府被政绩光环吸引,高铁站成为了城市名片的象征,却忽视了最基本的需求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估。选址偏僻、配套缺失、市场需求不足,一些高铁站也因此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最终换来的是财政的重压和民众的失望。无效基建正在让各地付出代价,但最终还是老百姓买单。


附:

这是中国最寂寞的高铁站,投资十几亿打水漂

 显龙 显龙 显龙 龙言大阅 2024年10月13日 
profile_qrcode
龙言大阅

普及经济常识,传播理财观点,用最简单的语言解说经济现状,用最生活的态度述说财富人生;做人人都看得懂的财经号。

165篇原创内容

周围除了麦地、玉米和黄土,什么也没有,这是中国最寂静的高铁站——河南巩义南站,直接建在麦田里。乘客一出站,就面临一望无际的麦田,周围没有居民区,这座车站孤傲出尘、超凡脱俗。


从巩义南站下车,沿着幽闭的田间小径,向南走1公里,可以抵达八陵村;向北沿着希望路行驶2.5公里,才能真正看到希望。从那里可以转到主要公路,去往巩义回郭镇。该车站站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候车厅面积20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600人候车。车站2008年12月开工兴建,2010年2月正式开通运营,为二等高铁站。

按照我国铁路车站分级标准,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5000人以上,并办理到发、中转行包在500件以上的客运站,为二等站。然而,偌大的巩义南站日均发送旅客1502人次,即使在最繁忙的旅客高峰期,该站的实际利用率仅为设计能力的三分之一;而在平日里,利用率甚至不到十分之一,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另一座高铁站的情况比巩义南站更惨,那就是合肥北城站。

它静静地矗立在合肥市郊,与城区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途经合肥北城站的高铁线路有三条,分别为京港高速铁路、和蚌高速铁路及蚌福连络线。合肥北站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北连首都,南通苏杭,交通便捷,是区域交通的重要枢纽。无论是游览风景名胜,还是处理公务事宜,合肥北站应该都是换乘中转的理想选择。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交通枢纽的日均客流量竟然不足8人,服务人员比旅客还多。车站内只有工作人员呆呆坐在空旷的候车室内,一片寂静。因合肥北城站客流量实在稀少,列车几乎没有开行。合肥北城站的开放时间也改为每天只开放2小时左右,因服务设施匮乏,难以满足旅客需求,旅客已逐渐转向更繁忙的站点中转或休息,使得该站点愈发冷清。

如果说人流不及预期可能是意外,但有的高铁站选址规划,仿佛就是为了避开人流精心设计的。比如孝感北站距离城区100公里。当地人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坐一两小时车去孝感北站呢?这座耗资1.2亿修建的一等站,每天只有100多乘客,还没车站员工多。更夸张的是遵义南站,从市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该站,耗时超过3小时。"南站"真成了"难站"。这些高铁站附近往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却没有公交车站,甚至连网约车都不一定叫得到,如果没有家人接送,基本只有打黑车这条路。

据统计,我国至少有26个高铁站因位置偏远、周边配套不足、客流量低等原因处于未启用或关停状态。比如,海南儋州海头高铁站投资超过了4000万元,站房面积近2000平方米,建好8年了却不投入使用,因日客流量不足百人,运营后铁路部门亏损严重。

根据公开信息,2022年中国高铁共建有车站5544个,其中特等站50个,一等站236个、二等站353个、三等站939个。"等内"的加在一起,占比不到30%。这还包括了孝感北站这样一等配置、三等客流的"超模单位"。这5544个高铁站到底有多少能有效利用,很让人担忧。许多地方政府都是通过前期债务融资来支撑这些项目,以至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其实,地方政府追求政绩没有错。发展地方经济就要重视GDP等经济指标,这也没有错。全世界就没有不要政绩、不重视经济指标的地方行政。但是,这些看上去局部的技术问题,却在技术层面无解。机制的根本问题不解决,局部的修修补补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修修补补那么多年,能修补的早也都修补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