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星期六

柯文哲為什麼會失敗?

 Ethan的去中心化笔记 / Matters 20231123

「理性、務實、科學」,三者不可得兼。

最早知道柯文哲是2019年,看他演講《負面的力量,終究不能讓一個國家偉大》,後來又看《一日市長幕僚》、《我在生離死別之間學到的事》。這些影片在Youtube上都是百萬級的點擊量,甚至有超過千萬的。

必須承認,柯是一個很好的佈道師+勤勉的管理者。但時至今日,基本可以明確,他設想的政治改革路徑不可行——他試圖仿效100年前的蔣渭水,通過政黨和社會運動的方式改變台灣政治文化,這條路走不通。

這個結論與個人好惡無關,可以從一些基本的政治學判斷推理而得。下面把這個推理的過程寫出來,期待大家的公評。


1. 「理性、務實、科學」是一組內部矛盾的概念

「你是什麼時候從柯粉轉向柯黑的?」社交論壇PTT上三不五時會冒出這樣的帖子。其中大部分人都因為柯文哲立場逐漸向中間靠攏、遠離早期的「墨綠」陣營,所以脫粉。很多人因此認為柯文哲「善變」,批評他是變色龍、不可信。

這種批評其實沒道理。柯作為政治素人,步入政壇後認知發生改變,隨即調整自己的立場,再正常不過了。真正要緊的不在於具體事務上的觀點變更,而在於他的理念本身有大問題。

政治的核心是兩件事:怎麼分配比較好?以及由誰來分配?

柯文哲一直主張「理性、務實、科學」,試圖以此回答第一個問題。但這三個詞並不搭。「理性」表達一種態度,和衝動、感情用事相對,「科學」基於事實,「務實」與否則是價值判斷。事實不以人的意志轉移,而價值觀則因人而異。同樣理性的人,對同樣的事實,也可能做出不同的價值判斷。把這三組概念攪在一起,從源頭上就埋下了矛盾的種子。

這三個詞裡,彼此衝撞最厲害的是「務實」與「科學」。

按照「科學」的原則,2019年時柯市府的都發局長林洲民公開反對大巨蛋建造案在沒有做疏散安全模擬的前提下貿然推進。結果柯市府按照「務實」的原則,繼續推動建造,並將林洲民勸退解職。從務實的角度來看,因為安全問題就讓大巨蛋爛在那裡,當然也不合適,只不過一旦選擇務實,就有可能背離科學

最近鬧得很兇的「統計誤差」也是這麼回事。按照科學,統計誤差中的所謂「±x%」,本來指的就是上下兩倍區間,這件事不難釐清。但雙方在解釋統計結果時都沒有按照科學的方式來操作,國民黨把「差距的誤差」當成「差距的差距的誤差」,從而擴大誤差範圍,搞出「讓6%」。柯也沒有基於科學去對質,反而是強行把統計誤差解讀為「讓3%」。畢竟如果真搞出了「侯正柯副」,柯的支持者會大量流失,最後藍白即使合也不一定能勝選。

和大巨蛋案一樣,當科學與務實衝突的時候,柯文哲最後還是選擇務實,拋棄了科學。

對於白色力量來說,「理性、科學」本來是其理念當中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因此高學歷人群才紛紛願意支持柯。如果犧牲掉這個理念,開始強調「務實」,那民眾黨和國、進兩黨就相差無幾。

更要命的點在於,柯教授在理性、科學領域雖然頗有建樹,但政治運作的實務能力仍然有待磨練。政治的實質是利益分配,而利益糾葛中免不了會觸及人性的黑暗面。但柯文哲卻說「不要凡事把別人想得那麼壞」。這不是善良,而是天真幼稚。作為素人出身的政治人物,這種天真某種程度上助推他成為網紅、憑藉清新的風格收穫大批粉絲,但權力鬥爭、密室政治始終是他陌生的領域。

政治從來離開不了密室,光鮮的舞台和背後的化妝室共同構成整場表演。儘管再怎麼強調公開透明,柯文哲最後還是走入藍白合的密室,而在這個戰場上他缺乏戰鬥經驗。所以11月15日簽完字之後出來後滿臉都是沮喪。

科學的信念沒能堅持住,務實的能力也有短板,這就很難選下去。


2. 白色力量是本土派的分支,很難反客為主

政治的核心是分配。既然柯文哲在分配原則和分配技能方面都有明顯不足,為什麼他還能在台灣獲得20%以上的民意支持呢?這就牽涉到另一個話題:誰來分配

不同群體會傾向於不同的代言人。只需簡單梳理一下台灣社會的人口格局,就能明白柯文哲的票從哪裡來。

從人口遷徙的角度,可以將台灣人非常粗略地分成1949年以前定居的本土派,以及之後隨國民黨政權來台的外省人。國民黨支持者基本都是外省人,而民眾黨支持者則有很多來自本土派。

某種程度上,民眾黨和當年的時代力量一樣,都是本土派分化的產物。自兩蔣威權統治結束後,國民黨一直在走下坡路,現在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支持度已經落到老三。而伴隨著這一趨勢,台灣政壇的主要矛盾正從外省人與本土派之間的藍、綠矛盾,逐步變成本土派內部各派系的矛盾。

本土派內部現在當權者,基本都在1990年代前後就已參與政治。這些人願意在國民黨威權仍然強大的時代冒險出頭,代表的是本土派內傾向激進的部分。而本土派中政治態度比較穩重者則往往不太願意看到激進過頭,不願意看到台灣變成第二個烏克蘭,也不樂見民進黨內的當權派獨享蛋糕。這部分人就容易分化出來,變成白營的支持者。

原本國民黨是本土派最大的敵人,柯文哲當然與國民黨勢不兩立,甚至將之和蚊子、蟑螂並列,說成自己最討厭的東西。但現在國民黨已日薄西山,民進黨轉而成為大敵,低聲下去與國民黨眉來眼去就變成了柯學、務實的選擇。

和之前泡沫化的第三勢力政黨相比,柯文哲認為自家政黨最大的優勢是「共融」精神。他的設想是,走「超脫藍綠」的路,盡量把中間選民拉進來。但由於民眾黨自身「本土派」的底色,所以他能吸綠營支持者的能力要遠遠強過藍營支持者。而且由於綠營中的既得利益者不會輕易出走,支持白營的往往是綠營支持者中相對邊緣的部分。這種情況下主張共融、多元,操作不好就會讓民眾黨變成三教九流的聚集地。

民眾黨強調自己務實,有執行力,在現實政治中這並不容易做到。在台灣「贏者通吃」的政治架構中,在野黨之間的選舉聯盟如果約定了詳細的結盟條件,很可能涉及契約賄選。而不合作的話,單獨一個在野黨很難辦成什麼大事。而這個架構一時半會兒改不了。

隨著時間流逝,國民黨的外來特質已經逐漸消弭,必須通過本土化來求生,韓國瑜、侯友宜,都代表國民黨本土化的努力。本土化的大趨勢很有可能使台灣政壇從兩黨制走向新加坡、日本那樣的一黨獨大制,利益糾葛不再通過公開的政黨鬥爭展開,而是藉由隱入幕後的黨內派閥政治,通過體制內各種「喬」的方式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小黨泡沫化,恐怕依舊無法避免。


3. 「運動」不是好方法

柯文哲常說「政治固然有世俗的一面,但也有理想的一面」。「理想」是他吸引受眾的關鍵詞,但這句話也可以倒過來講:「政治固然有理想的一面,但常常很世俗。」世俗無非人性,而人性在太陽底下,大體都是相同的。

100年前的蔣渭水受共產主義影響,試圖發動無產階級的社會運動。100年後的柯文哲要繼承他的衣缽,發起改變台灣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然而「運動」這個詞很可怕。社會運動需要動員盡可能多的人參與,而最能快速調動人的往往是兩極化的情緒反應——壞人要上台了,不行,我們得趕緊團結起來。

這種情緒反應最終很容易帶來極端暴力,背離科學、理性。比如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想要徹底推翻貴族特權,最後導致大屠殺。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想要把所有的傳統文化一錘打倒,最後也沒能真正完成啟蒙。當情緒積累之後,就連發動者自己往往也控制不了。所以局勢緩和時,柯文哲還能呼喊「超脫藍綠」,但選情緊張的時候,就只能露骨地「下架民進黨」。這種「打倒你,我來幹」的手段很務實,可已經離科學很遠了

而背棄科學,也就背棄了民眾黨理念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4. 科學必須遠離權力

在「理性、務實、科學」這三個詞當中,排在最後的科學值得特別珍視。從長期來看,國家政策必須符合科學,才能帶來長治久安。只不過「科學」不應該介入政治,因為一旦介入政治,它就會變味。

綜合全球各國的歷史經驗,倡導科學的機構如果想真正發揮效果,就應該充分遠離現實政治,將公正裁判這件事本身視作自己的目標和利益。如果一個講科學的人離權力中心很近,他就會選擇性地講科學,慢慢變得不科學。所以遠離權力的大學、研究所等第三方獨立機構可能是比政府更適合推動科學的地方。從推廣科學的角度來說,當一個自由作家、或者獨立的Youtuber,也比參與政治好。

柯文哲常講「政治是說服的藝術」,「說服」可能確實是他最擅長、也最樂在其中的事。如果他認為說服民眾講科學比權力(所謂的「改變台灣」)更重要的話,為了讓更多人用理性、科學的方式思考問題,選擇一種非政治的方式可能更好


基於上述判斷,白色力量在政治上的失敗很可能無法避免。國民黨預計本週三(11月22日)會公佈藍白合的最終結果。這個結果,以及明年1月13日的大選結果,都可以用來回頭檢視和完善今天的結論。

也歡迎大家提出批評與建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