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

王宏恩:以巴戰火會讓美國放過中國嗎?

2023 年 10 月 25 日


以巴戰火蔓延,美中關係受矚目

最近以色列與位於巴勒斯坦的哈瑪斯重啟戰火,美國也立刻宣布金援以色列並提供防禦性武器,加上仍在持續不斷的烏克蘭俄羅斯戰爭,使得美國開支居高不下、油價充滿不確定性、通膨也在美國利率極高的情況下壓不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一方面雖然不斷增加對中國的科技圍堵,但另一方面也開始籌組委員會要跟中國協商經貿議題、並為之後十一月要到來的APEC以及拜習會做準備,中國也因為經濟放緩而讓習近平大呼要重振經濟。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是否會因為顧此失彼,無暇處理台海事務,而直接把台灣放棄給中國呢?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先從中國的角度看,新爆發的哈瑪斯事件的確可能讓中國變得更為躁進。過去美國在撤出阿富汗時,中國並不覺得美國會因為放棄阿富汗而失去信用、而更擔心美國把重心全部放在中國,因此更擔心撤離阿富汗後對中國造成負面影響(例如今年九月新刊出的這篇文章。依照相同的心理機制,如今美國又要多分神在以色列上,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就是個機會。

另一方面,美國在這次衝突的第一時間就把哈瑪斯定調為恐怖份子,而本世紀初美國遭遇911恐怖攻擊後,也正式開啟了跟中國大規模合作的契機,希望中國協助美國反恐,而美國則更包容中國各種透過全球化取得的好處。最後就是來自於Chicago Council Survey於九月執行民調的最新結果,發現美國民眾似乎相較於去年,因為疲憊而反對美國過多介入各國的民意開始往上升了(即使大多數美國民眾還是支持美國干涉維持和平與正義)。也難怪這兩周中國在南海多次挑釁、甚至直接衝撞菲律賓的漁船,而對台的假新聞行動與政治打壓也更為賣力了。

美國民意仍把中國視為敵人

但假如從美國的角度看,有許多結構性的因素,預示著美國並不會輕易的讓中國得逞。首先,在以巴衝突之後的YouGov民調,仍然超過八成的民眾把中國當作是敵人、僅有一成的美國民眾把中國當作朋友,也就是正在準備明年總統選舉的兩大黨,想要站在中間選民立場的話一定是把中國預設為敵人的。

另一方面,台海議題已經成為美國民眾心目中的顯學之一。當YouGov民調在上周詢問美國民眾對於世界各種衝突議題的理解程度時,有53%的美國民眾自認理解中台紛爭,這個比例跟英國脫歐、墨西哥毒梟等議題的關注程度類似,僅輸給最近已經爆發的烏俄衝突以及以巴衝突,也顯著高於南海爭議(只有四成美國民眾自認為了解南海議題)。換言之,當民眾自認對於台海議題有一定了解時,也代表他們因為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不太可能立刻改變立場,因此美國民眾對於中國、對於台海議題的態度不會因為近日以巴衝突而有太立即的改變。

而且這些對中國的態度都是跨黨派、種族、性別、年齡層的,因此在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或因為黨派紛爭而有重大改變的可能。這也因此,在另一份智庫Euroasia Group Foundation (EGF)進行的電話民調中,有60%的美國民眾支持在中國攻打台灣時軍事介入台海而且這個態度也是跨越黨派的一致。

這些美國協助台灣的民意,很大一部分會受到美國官員如何形塑中國形象而造成影響這就是政治心理學中的形象理論(Image Theory)。在這周IPSOS調查美國民眾對於以巴衝突的影響,有55%的民眾支持保護以色列公民以及打擊恐怖主義,但只有四成的受訪者覺得幫助巴勒斯坦建國或者維護中東和平是必要的

美國可能會分心,但挺台大方向不會變

換言之,美國民眾對於美國軍事的投射,一部分是受到道德情操與民主價值所影響,因此台灣要加強與美國在這方面的連結。另一方面,則是美國民眾對於對抗壞人是更為有感的,而在前述提到絕大多數美國人把中國當作是敵人的情況下,這態度會加強美國在台海出現問題時選擇介入的可能性。

最後,就是在實際軍事損耗上,美軍本身在這兩波戰爭中並沒有損耗,僅有後勤的調動以及協助培訓,美國也甚至沒有如當初製造疫苗一樣動員全國之力在戰場上,因此仍有餘裕。

在上述分析之下,美國雖然可能會受到以巴衝突而分心,但現有民意結構下對於中國的策略應該是不致有太大變化的。但對於台灣來說,仍需時刻注意各種可能的變化,並與美國聯合研擬各種軍事與非軍事的劇本,這樣將更有助於在緊急時刻的合作。


作者為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