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4日星期三

关不羽 | “谁骂山大,我骂谁”的背后:年轻人,早被吹倒了

 关不羽 独角鲸工作坊 2022-05-04

撰文 | 关不羽

又到五四青年节,B站推出的主题视频是《不被大风吹倒》规格很高,是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老师手写并朗诵的。


莫言不是一个高调的人,本来就出镜不多,得了诺奖后似乎更少了。这次B站能请到他,也算煞费苦心了。但是,节目并不出彩。"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充其量算是老生常谈的"底线励志"。



但这不能怪莫言,他又能说什么呢?他没有"离岸",也不做离岸的生意,平实地说些无害的场面话,也算良心了。


总之,《不被大风吹倒》是温情的,也是应景的,仅限于此。更迫切的问题是,已经被吹倒了,该怎么办?



01

在任何一个正常的时代,真被生活打倒的人是很少的。人生八九不如意,但是日子总能过得去。想当将军的好士兵最后当了一个好排长,并不是被生活打倒了。正常的时代,人生的路是很宽的,大部分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真能打倒人的,不是生活,而是人。比如说,围观"马某"的年轻看客们,就很想打倒"马某"。结果是个大乌龙,让他们很失望,打倒之心不死,下次继续。这几年这样的事看多了,还是看不懂他们的恶意满盈是怎么来的。


一面享受着商业上的便利,一面又诅咒做生意的人。就像很多B站青年,睡醒了做"核平XX"的白日梦,临睡前追个番剧、做二次元的春梦。在白日梦和春梦之间快速切换,毫不违和。


这不是被生活打倒,而是打倒了自己的生活——尽在做梦,只能活得浑浑噩噩的,能活出什么样?


你不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生活凭什么过得好呢?


这样的人不管老少,都是被自己打倒了。老的也就罢了,他们早就习惯了倒地不起,少的就这么提前老了,是很可惜的。


毛病出在青年,病根却在长辈。



02


最近上海"全域静止",很多年轻人倒霉了。外卖没了,快递也停了,家里没有存货,有也做不来,确实很难。一些长辈们神气活现地说:"年轻人还是不行啊,没有吃过苦"云云,很得意的样子。


这种"吃苦优越感"凭什么?我们希望时代发展,就是希望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就是为了让后辈不再受前人受过的苦啊。可是,我们的长辈们似乎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对自家子弟是温情的,"就希望你们过得比我好"的朴素感情是强烈的。可是,面对青年这个群体时,他们却是"你们也要吃苦"的另一套说辞。


坦率地说,我们的长辈们既是最倒霉的一代人,也是最失败的一代人。该长身体的时候缺吃少喝,该读书的时候无书可读。他们受了很多苦,却是白白受的。既没有换来生活的改善,也没有换来社会的进步。


他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好时代,是他们的不幸。因为自己的不幸而自我感动,却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还要把这种不幸当作什么宝贵遗产传承下去,那就是病态之上的病态了。


那些在楼里挨饿的年轻人,他们如长辈们所愿吃苦了。可是,他们的吃苦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是,他们也像长辈们一样自我感动了。



03


山东大学"一阳疏散",引发了争议。有山大学子很铿锵地宣布"谁骂山大,我骂谁",还有自比西南联大的自豪感。滑稽,而可悲。


"一万多师生疏散"确实很不容易,西南联大的不容易是抵御外侮,山大的"不容易"是为什么?奥密克戎对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请高危的老人家们回避一下也就行了。更何况,疏散出山大,就不隔离了吗?疏散出山大,就不反复检测了吗?"疏散"无非是让济南的数据好看一点,可防疫是防病毒,防数据有什么意义?


批评山大"一阳疏散"的,无非是不想师生们无端被折腾的好意罢了。何至于"谁骂山大,我骂谁",和西南联大更是不沾边的,自己吓唬自己、自己折腾自己,还整出自我感动的高潮了。


这不禁让人担心,我们的青年继承了长辈们的精神遗产,也会继承长辈们失败的人生吧。他们确实在创造属于他们的时代,却不是一个好时代。一个打倒别人的时代,也是打倒自己生活的时代。长辈们很熟悉那样的时代,但是他们真的想回去吗?


嘲笑青年们"没有吃过苦"的老人们,自己也在吃苦。很多老人的基础病治疗被耽误了,这是真实的威胁。有着强大的忍耐力,降低了他们的痛苦感。但这真的好吗?这值得作为遗产世代传承吗?


香港作家倪匡写过一个短篇,说一对事业有成的博士夫妇制造了一个完美继承自己"优秀基因"的孩子,这个孩子把父母都杀死了。


这个故事很有警示意义,我们自以为的"优秀品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优秀,甚至可以是危险、恶劣而不自知。尤其是从一个失败的时代走出来的长辈们,受了很多无意义的苦,要多一点自知之明。不要化身为时代的沙尘暴,吹倒了一大片。


比起青年们,很多长辈们更应该看看《不被大风吹倒》,学学莫言朴素的温情。


——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