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

二大爷:活成我们想要的那个样子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这句出自旧时发蒙读物《增广贤文》里面的话,讲的是"有效社交"的问题。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社交,在现实的世界里,特别是中国人的世界里,基于各种利益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交网络,由不得我们选择跟谁喝酒,向谁吟诗。
  绝大部分时候,迫于生计,我们要跟没有感情的人交杯换盏、互称兄弟,要向狗屁不通的人奢谈风雅、故作斯文。
  每个人都有无数的理由,为人生卑躬、向生活屈膝。
  如果你在此之外,还有一层形而上的使命感、正义感后者说理想,那么你可能还会多几层的不适和痛苦。
我相信我的资深读者,通常是自己朋友圈孤独的聒噪者。说孤独是因为你关于时事的那些转发或评论固定就那么几个点赞者,甚至没有;说聒噪是因为即便如此你还是忍不住要说,哪怕落寞。
  没有"知己",也没有"会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之后,尴尬的发现自己在对牛弹琴。但这还不是悲剧的重点,重点是:你发现面对的是牛群,不想弹琴了,但是牛群跑过来,坚决要跟你弹琴,还要弹人生。
  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堪称魔幻的时代里,人们可以对忍受无数刀子存在的事实,但是绝不能忍受一本诉说刀疤存在的日记。刀子正扎在身上哪怕鲜血淋漓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不要喊出来。这个世界谁没挨过刀子,凭什么你就别有用心的要喊出来?
最完美的造梦人生,就是让奴隶为主人自豪并差点误以为自己是主人的人生。在这样的人生里,青蛙背着井看世界,牛群吃着草弹肖邦。
  大部分中国人对于社交圈子的言语分量,是通过权力和财富来认定的,这是所谓"话语权"的由来。"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这还是《增广贤文》的话。不管我们是多么对职场、同学会、老乡会之类的圈子有微词,但它总会教会我们很多现实的法则。因为人生经历的原因,我曾经的现实社交圈九成以上体制内。面对他们的微信里面大多是我的摄影作品,以前有读者问,你为什么那么多花花草草。我说,因为我面对的人们能够接受这样的花花草草,而我恰好也能说这些。
  我不想一遍又一遍的面对亲朋解释内心里面那个对于他们极其陌生、并且完全不能够接受的人。我有酒也有诗,但绝大部分时候不想喝也不想吟。
  普通人有个特质是,价值立场往往出自板凳所在——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立场选择才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本能。不管我们对于理想的人性有多么高的期望,但事实是,人性是一种奢侈品,它往往是根据利益伴生的,不会背离自己所处的阶层去追求形而上的东西。豆瓣有个评分极高的电影《窃听风暴》,是讲述一个良心发现的专门监控知识分子的东德秘密警察的故事。据说这个片子拍摄的时候想去已经改建成博物馆的东德秘密警察"斯塔西"总部拍摄,但是博物馆的馆长在看了剧本之后断然拒绝。他认为这个故事太失真,因为据他所知,良心发现的秘密警察,一个都没有。
也许我是他没有见过的那一个。但是我也确信,我并没有遇见另一个自己的可能。学过的《概率论》教会我的一个科学事实就是,小概率事件对于有限人生而言,是不会发生的。所以通常我并不会指望获得曾经的同学或者同事理解,我只是希望将来不要在某个尴尬的场合相遇。我完完全全能够理解他们,但肯定他们完完全全不会理解我。
在我的微信因为讨论明朝某段历史而被封杀之后,我虽然失去了诸多故交,但是坦率的说,我并不太难过,也没有想过要把他们找回来。并不是因为我薄情,而是我知道,也许对于彼此而言,不幸者不生,而使厌见者不见,这是好事——这句话,实实在在是鲁迅说的。
  当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方向,往往就意味着我们做出了某种社交圈子的决裂。即便未如你所想,但迟早会到来。也许还有很多曾经的感情可以回味,但终究是回味,在未来并不一定会有交集。
  在这黑白变幻的一年中,我还经历了很多无声的告别。因为那么一句话,一个口号,很多素昧平生的优秀的人天涯销声。而今我在异乡远远的看着他们,想再说说,却越不过朋友圈那条冰冷的直线。如果人生没有停滞和重复,而是一趟不断向前的旅程的话,那么可以肯定,我们的身边的人总是不会太多。除了那些无法选择亲人、同学、故交,我们身边的圈子会在不断的离合中完成遗忘和更新。我们之于世界的价值和意义,也许不会被一时一地所定义。
  所以也许成功的人生,并不是活出别人所期望的人生,而是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那些终将成为陌生人的圈子认不认可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认可自己。我追求的本来就和别墅宝马无关,自然也就不必在意从别墅宝马的标准出发的评价。
  快意的人生总是很短,苟且的人生总会很长。如果某个环境让我们张不开嘴,也许就该考虑换个环境;某个圈子让我们迈不开步,也许就该换个圈子。
  毕竟,我们可以忍受法西斯羞辱一时,但绝不能忍受他们统治一世。
2020/4/25
——作者脸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