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6日星期五

胡少江:与既得利益集团对峙,习近平比不上毛泽东

习近平
无论习近平的反腐是真正地希望整顿官风、化解社会冲突,还是想借一场整肃运动来清除政治上的异己,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他的反腐运动当下都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欢迎。但是假如习近平低估中国官场对任何类似的运动的"免疫力",甚至低估中国官僚集团作为一个既得的利益集团的"集团抵抗能力",他可能无法取得他想要得到的东西。

中国的官场腐败由来已久,虽然共产党将它推向了极致,但是它并不是共产党带来的新东西。有的人甚至利用中国文化为腐败辩护。他们将喜好相互送礼解释为中国礼尚往来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将行贿看成是中国社会由来已久的传统。在他们看来,用昂贵的祭品拜祭祖先、礼奉神灵,以求得他们的庇护,这都带有行贿的性质。他们甚至将不谙此道的人看做是不懂中国礼节。

这当然是诡辩。腐败的本质是利用公权力谋私利,这与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礼尚往来风马牛不相及。中国官场的腐败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正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所存在的由上至下的权力结构,也正是由于中国社会尚未经历民主化的社会改造。只要有权力的地方,都有可能产生腐败,但是在没有制约的权力的政治土壤中生长的腐败,更加繁茂猖獗,中国的党国制度正是这样一种土壤。

在党国体制下,官员的权力无法得到有效制约,这无疑是当今中国腐败难以根治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即使习近平是真心实意的反腐败,只要他不愿意下决心或者不能够采取行动铲出腐败产生的制度性原因,他的反腐运动不会有成果。从习近平的一系列讲话看,习近平的反腐运动无意触动制造腐败的制度,因此,笔者对他的反腐的持久性和长效性没有期待。

中国的党国制度孵化了一个强大的从腐败中吸取营养的既得利益集团,那就是手握大权的党政官员。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他们的腐败表现为对所有社会资源的直接垄断;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开启了市场化的进程,同时也开始了腐败由直接的权力垄断形态向物质化、多样化、货币化的转化过程。尤其是腐败的货币化,使得腐败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方式更隐蔽。

中国官场腐败过去三十多年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力量,通过向官员行贿的方式来赎买部分经济自由的过程,也就是说让他们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得到利益,从而减少他们对市场化的阻扰。正因为如此,有人将中国官场的腐败比喻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的润滑剂。问题是,攫取的利益越多,他们的胃口越大,这就导致今天这样一个公开的、几乎所有官员们都卷入其中的腐败乱象。

任何人,包括他习近平本人,只要他们真正地想触动这些既得利益者,都会遭到他们的抵抗。由于他们人数众多,而且几乎无所不在,这种抵抗的力量十分强大。自从反腐运动以来,中国出现了"饭不吃了、礼不收了、事儿也不办了"就非常形象地表述了官员们对反腐运动的集体抵制。如果不触动政治体制,习近平无法与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抗衡,因为他们是维护这个体制的基本力量。

与官僚集团对阵,习近平的威望和权力远不如当初的毛泽东,连毛泽东在与官僚集团的对峙中最后也不得不败下阵来,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毛泽东并不愿意消灭产生腐败的官僚集团的政治基础--党国体制。假如习近平也是这样,那么他将比毛泽东输得更惨,除非他最终向腐败的官僚集团投降!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1 条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