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

林寄南:以清廉为招牌的马政府何以走向反面?

马英九、林益世(右)

民主轉型過程中,台灣兩大黨都過於專注在爭奪選票、爭奪執政權,導致過去的包袱沒有得到認真清理,陳水扁和林益世案件為台灣民主敲響的警鐘。



年初重慶發生政壇震動,曾有台灣媒體評論,將剛剛競選連任的馬英九與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熈來對比,認為兩人都屬帥哥魅力型,只是實際性格差異很大。六月底爆出國民黨新生代明星政要貪腐案,連篇累牘的報道評論,卻沒有人再提到這樣的對比。然而,“用人不當”的措辭,總令我這個大陸人聯想起薄熈來三月初聲稱自己“用人不察”。至今民進黨的要求,僅限於行政院長陳沖下台;反倒是蘋果日報民調提出,馬英九清廉形象受重挫,如果今日投票,是否還會投給他,竟有50%強的回應表示:太失望了,應該不會再投給他。

大起大落,連臺好戲

猶如2006年陳水扁貪腐案,這回又是蘋果日報旗下的壹周刊首先爆料,指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受賄索賄。不出一週,當事人已被法官判定羈押禁見。

今年44歲的林益世,出身高雄政治世家,父親曾是多年的省議員。林益世從政以來,扶搖直上,連任四屆立法委員,並成為國民黨史上最年輕的議會黨鞭,還是國民黨在台灣最年輕的副主席。今年一月,他第五次競選連任立委失利,決定與妻子出國散心,剛到國外一天,就接到任命他為行政院秘書長的消息。不消說,這個黨派色彩濃厚的決定,並非出於以行政官僚為本的陳沖。林益世的好運,都是拜馬英九之賜。一方面,如國民黨立委評論,馬英九偏愛林益世這種專說好話、前後奔走的干將。另一方面,國民黨在高雄地區的基礎,內部派別紛雜,立法院長王金平與林家出於不同勢力背景,又在黨內形成對馬英九的挑戰和威脅,提拔林益世,看來也有平衡王金平的動機在裡面。

正是這個算盤,幾乎令馬英九全盤栽倒。據報道,壹周刊爆料後,林益世立即對馬英九說,這是王金平派系鬥爭的陰謀。於是馬英九公開表態仍然在挺林益世。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仔細閱讀後,意識到爆料者很可能有錄音材料,跑去提醒馬英九,後者才趕緊改口。此時,特偵組已經展開全面調查。

林益世本人一週內連續三次在公開記者會上,堅定表示清白,一口咬定對方沒有“一刀致死”的證據,六月二十九日請辭獲准時,還堅稱自己是受到政治謀殺。直到七月一日夜間,連續十二小時聆訊,最後在確鑿證據面前,不得不部分認罪並遭羈押。他的一位主辯律師,隨即宣佈退出律師團。國民黨也慌忙應對,宣佈開除其黨籍,包括媒體各方協力切割與林的關係。結果,藍營的聯合報系和中國時報報系,連篇累牘追殺林益世,雖然還趕不上蘋果日報,比起綠營自由時報卻毫不遜色。但是,林益世案牽涉面究竟有多深多廣,還在繼續追查中。只靠切割,未必能挽救馬英九面對的信任危機。

魔鬼在細節

林益世認罪部分,是2010年接受地勇公司陳姓老闆6300萬台幣,幫助地勇敲定與“中國鋼鐵”和“中聯資”兩家上游企業的合同,採購中鋼爐渣,處理後出售。當時地勇與其他兩家公司包辦中鋼爐渣已逾十年,據報年利潤約在兩千萬台幣。這次檢調在高雄林氏老家搜到疑似地勇和中聯2010年合同草稿,成為關鍵證據之一。

林益世尚未明確認罪的,是今年的新情況。地勇的爐渣堆放場塵埃污染,遭到地方居民和環保人士抗議,陳老闆為此曾多年賄賂當地兩位里長。去年競選期間,環保和社運組織對國民黨施壓,中央環保署和高雄市環保局聯手協調決定,如無改善,將責令中鋼等上游單位中止為地勇供料。

林益世就任行政院秘書長後,於二月底三月初兩次會見陳老闆,明言要求8300萬台幣,以便安頓“幾位委員”。陳老闆表示有困難,兩人不歡而散。三月底,高市環保局決定對地勇斷料;兩個月後,又正式發文可以恢復供料,但中鋼仍堅持斷料。陳老闆顯然認定這是林益世勒索手段,最終決定破釜沈舟,將林益世不知情的錄音光盤復制後分別交綠營立委和壹周刊,自己的一份最終直接交到特偵組,令林益世“一刀斃命”。

值得注意的是,中鋼和中聯資都是台灣以前的國營企業,半心半意地放給民辦,而經濟部仍然有中鋼20%股權,控制其命脈。事實上,這些半國營企業的高層任命,還要經過中央政府,造成官員尋租索賄的溫床,與大陸大型國有公司為官員貪腐提供便利,有異曲同工之妙。陸續揭發出的線索顯示,林益世曾直接向中鋼等公司高層施壓。如今他倒掉了,有報道說,中鋼高層人人自危,誰也不知道,當初屈於壓力所為,會不會成為今日檢調追查的罪證。

偶然還是必然?

身為馬英九愛將和國民黨的明日之星,林益世一頭栽倒在地,暴露出台灣政治生態中不受人注意的陰暗一面。民主化之前,國民黨一黨專政、獨裁統治,與中共在大陸的體制實在有許多相似之處。將國產當作黨產,就是其中之一。黨員幹部,總以為可以通過政治手段控制經濟單位的運營,動輒以政治權力為槓桿,或者施加小恩小惠,或者惡意懲處。盤根錯節的裙帶關係,在民主化早期曾表現為嚴重的買票賄選。多黨競爭的民主體制,互相監督檢舉,有效改善了選舉過程中的腐敗狀況。

但是經濟上的政商勾結,始終沒有得到有效徹底的清理。陳水扁貪腐案是對民進黨的當頭棒喝,並直接導致馬英九上台。但是馬英九的清廉口號,只限於負面攻擊陳水扁和民進黨,同時正面塑造他的個人形象。執政四年多,從來沒有將徹查貪腐作為政策實施目標,反倒在手下遭到攻擊時多方回護。其實,四年前勝選後,藍營的首要口徑,就拋棄了貪腐與清廉的對照,而是將阿扁執政八年定位為“混亂”的“暗無天日”,將其對比於如今的穩定和發展,甚至明言今日的發展主要都是拜賜大陸提供的商機,所以絕對不能讓民進黨再執政,搞亂兩岸關係云云,儼然中共“和諧社會”論調的延伸。國民黨的執政合法性,遂建立於結束扁政府八年混亂的“維穩”之功基礎上。不要說反貪腐並非馬政府的急務,不少官員還頗有終於可以回來撈一把的揚眉吐氣之感。他們拼命為馬英九打選戰,主要是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馬英九珍視清廉名聲的愛惜羽毛姿態,甚至常常被他們在公眾場合嗤之以鼻,

民主轉型過程中,兩大黨都過於專注在爭奪選票、爭奪執政權,導致過去的包袱沒有得到認真清理,是陳水扁和林益世案件為台灣民主敲響的警鐘。

另一方面,林益世貪瀆案的細節卻又顯示出,公民權益和社會運動,有可能制約並規範官員貪瀆的程度與方式,迫使政治人物從環保和公民參與的角度做回應。在此時刻,看看四川什邡人民和平抗議設立污染嚴重的鉬銅廠,卻遭到武警特警暴力鎮壓,又不能不說,即使仍有種種弊端,台灣的實踐還是說明,民主制度要比一黨專政好得多得多。民主制度才是社會運動的必要保障。



――原载《动向》杂志2012年7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