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星期三

美太空軍駐日之戰略意涵

思想坦克 2024 年 12 月 17 日


一、前言

2019年美國太空軍(United States Space Force)成立時,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說,「太空是世界上最新的戰鬥領域。」足見太空軍在現代戰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2023年伊始,太空軍作戰部長薩茲曼(Chance Saltzman)指出,由於中國和俄羅斯已發展出反衛星飛彈和軌道攔截能力等技術,是美國在太空領域的兩大威脅。美國必須籌組一支可以阻止經由太空進行侵略的部隊,以保護美國在太空的資產及利益。美國藉強化印太太空軍部署,確保美國在本區的優勢,此次印太太空軍駐日,更是進一步落實美國的太空戰略。本文分從中國版星鏈的威脅、美國具體反制措施、戰略意涵與政策建議,析論如後。

二、中國版星鏈的威脅

中國垣信衛星於2024年8月6日成功將「千帆星座」首批18顆商業組網衛星發射升空,另計劃發射3.8萬顆衛星,搶占低軌 (LEO) 衛星位置,以及攻占SpaceX的星鏈(Starlink)市場。根據垣信衛星發射規畫,該公司2025年底前將發射648顆GEN1衛星,實現區域網路覆蓋;2026至2027年發射648顆GEN2衛星,實現全球網路覆蓋;至2030年底前,則計劃透過15,000顆衛星向全球用戶提供低延遲、高速率及高可靠性的衛星(寬頻)網路服務。低軌衛星具有距離近、傳輸延遲小、鏈路損耗低、發射靈活等優勢,是未來網路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俄烏戰爭經驗,烏克蘭以美國星鏈衛星打擊入侵的俄羅斯軍隊,解放軍已經注意到星鏈的軍事運用價值。

2024年12月3日,美軍印太太空指揮部指揮官馬斯塔利爾(Anthony Mastalir)准將在東京橫田基地向日本媒體表示,中國正開發可攻擊他國衛星的「反衛星武器」(ASAT),在過去5到10年間,中國製造的反衛星飛彈等太空武器持續增加。尤其,俄烏戰爭凸顯太空能力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中國從這一場戰爭獲得什麼經驗,值得持續掌握與因應。此外,威懾中國並對抗干擾衛星訊號等灰色地帶活動(Gray Zone Operations),也是美國太空軍須嚴肅面對的重要課題。

三、美國具體反制措施

美國為應對中國日益成熟的衛星網路,必須持續在太空領域投入資源,俾保持技術的領先,針對中國在衛星領域的挑戰與威脅,美國採取的具體反制措施,概括如後。

首先,就成立太空軍而言,美國於2019年新設太空軍,與陸海空軍等並列為美軍的第六軍種,總編制約為16,000人,主要工作是組織、訓練和裝備太空部隊。太空軍的首長為上將作戰部長(CSO),也是太空軍的最高指揮官,其下有3個太空軍一級指揮部(Space Force Field Command),一級指揮部又下轄翼隊(Delta)、中隊(Squadron)等建制部隊,太空軍司令部轄下一級單位執掌,如表一。

表一 美國太空軍一級指揮單位暨執掌
一級指揮單位執掌備考
太空作戰指揮部(SpOC)太空軍的基礎作戰力量,負責具體的太空作戰行動,監視與偵察全球情報,並與外界夥伴合作。指揮官為中將
太空系統指揮部 (SSC)負責發展、購買及部署太空武裝系統,發射、測試、維護及維持武裝系統運作,以及太空相關的科研工作。指揮官為中將
太空訓練和戰備指揮部(STARCOM)負責培訓和教育人員,並制定測試、戰術和組織文化發展等。指揮官為中將

資料來源:公視新聞網&US Space Force

其次,就成立印太太空指揮部而言,2022年11月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基地,首度設立美國本土以外的區域指揮中心,除了管控印太地區的太空軍事行動,也是為了防禦中國、俄羅斯及北韓威脅,並依據任務需求擴大在南韓及日本設立據點。

就駐韓據點方面,2022年12月,駐韓美軍成立美國太空軍的海外太空部隊,負責監控和追蹤北韓及鄰近地區飛彈,以及全球定位、衛星通訊等任務。第二,就駐日據點方面,2024年12月4日,駐日太空軍成立,據點位於美軍橫田基地,組織最初規模有10餘人,主要任務是與日本航空自衛隊太空作戰群等單位溝通協調。對於成立駐日太空軍,印太太空軍指揮官馬斯塔利爾准將表示,這是為了增強應對新威脅的能力,以維護印太地區的安全與開放,除了該基地外,日本全境也會有太空軍的分遣單位。

四、戰略意涵

隨著中國在印太地區野心勃勃的擴軍行動,且在太空領域不斷挹注資源,冀望在太空領域超越美國,並挾此優勢制約美國傳統優勢兵力。尤其,俄烏戰爭再次說明太空能力對於戰爭的決定性影響。毫無疑問地,中國的一舉一動都在美國監控之下,太空軍駐紮日本各地,就是著眼於對中國的進一步掌握,其所凸顯之戰略意涵,歸納如後。

首先,太空軍駐防日本的人數雖然不是很多,但其進一步推進日本在太空部隊的建設,例如,2022年底日本修訂的安保戰略三文件中,強化的領域之一就包括太空,2025年度將成立太空作戰團,2027年度前可能將航空自衛隊更名為「航空太空自衛隊」。所以,美日在太空領域的強強聯手,有助日本加速太空部隊的建設,以及嚇阻中國的太空威脅。

其次,馬斯塔利爾准將表示,與日本的合作包括訓練、演習,以及美日整體作戰計畫,顯見美日在太空領域的合作沒有上限,美國印太太空軍駐日本各地,彰顯的便是加速美日太空合作,增強應對中國新威脅的能力。

再次,美國擁有強大的太空能力,尤其駐日人數小於中隊編制來看,美國側重的是運用太空技術與能力,結合日本航空(太空)自衛隊,在技術與人力齊備的條件下,發揮1+1大於2的合作效能,提升美日制衡中國太空能力不言而喻。

五、政策建議(代結語)

長久以來,中國利用軍事偵察衛星或其它低軌衛星,平時便不斷對台美日菲等國部隊實施偵察,希望奠定戰時的優勢。事實上,台美日菲等國家來自中國太空的威脅,實與中國海空部隊對印太地區的威脅一樣令人擔憂,吾人不可等閒視之,研提政策建議如後。

(一)掌握中國利用衛星鎖定國軍概情

從近期大陸媒體披露國軍「海鋒4中隊」雄風機動發射車部署位置,以及國軍部署在淡水及花蓮的地址與座標來看,顯見中國偵察衛星已能掌握我固定軍事設施,甚至機動目標也難以躲避偵察。對此,國防部有關單位應盡快瞭解中國利用偵察衛星鎖定國軍各部隊概情,並速採因應措施。

(二)利用氣候條件降低衛星對我掌控

光學衛星容易受到雲層、霧氣或強降水等惡劣條件影響,台灣由於地形使然,周邊海域與山區天候充斥雲層、霧氣或強降水情況,影響偵察衛星的成像效果。當前中國雖然運用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降低天候的影響,惟該雷達影像的解析度對地面目標的辨識不及光學成像。所以,國軍可適切利用本島特定氣候條件,進行部隊調動或部署,藉以降低中國偵察衛星對國軍各部隊的偵察。

(三)運用衛星偵察間隙實施安全防護

中國星鏈「千帆星座」等低地球軌道衛星雖然可以覆蓋台灣上空,但無法在單一地點停留,當完成拍攝後,須待下次衛星通過,才能再對同一地區實施觀測,無法達到即時的目標。故國軍應充分利用中國衛星經過台灣空隙,實施部隊部署、機動及偽裝等安全防護作為。

(四)研擬反制中國偵察衛星對我威脅

中國偵察衛星雖然對國軍構成嚴重威脅,但其偵察衛星仍有弱點,國軍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可運用電子技術優勢,對中國偵察衛星實施干擾、欺敵等方式,攔截或擾亂衛星數據傳輸,誤導中國的判讀。國軍若能採取積極電子干擾措施,當可有效削弱中國偵察衛星效能,降低對國軍的威脅。

參考資料
中文
一、中央社,〈美國太空軍部長:正研究與中國建立熱線可能性〉。
二、林翠儀,自由時報,〈美太空軍正式駐日 抗中國擊殺鏈〉。
三、陳宥蓁,公視新聞網,〈美韓軍演首納太空軍 一文了解太空軍是什麼〉。
四、楊昇儒,中央社,〈中國版「星鏈」首批衛星發射升空 試圖追上美國〉。
五、劉嘉霖,中時新聞網,〈中共偵察衛星的嚴峻挑戰〉。|
英文
1.Simone McCarthy, CNN, China launches satellites to rival
2.SpaceX's Starlink in boost for its space ambitions.
3. United States Space Force, U.S. Space Force-Indo-Pacific.
4. United States Space Force, Leadership.

「台灣智庫」秉關心國防事務,編組「國防安全小組」,深入研究國防相關議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詳見「國防安全」專欄),盼有助國防事務的改革與精進。未來「台灣智庫國防小組」將在既有基礎之上,持續擴大研究能量與提出建言,為國防事務改革做出實質貢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