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7日星期二

梁京:習李矛盾公開化與「後習近平時代」的到來

RFA 20220607

兩年前,也就是疫情爆發之初,我寫過一篇評論的題目是「後習近平時代提前到來的挑戰」,當時的基本判斷是,中國疫情的爆發,很可能意味著一場全球大災難,而習近平本人的「中國夢」也將因此被終結,除非他積極與美國及國際社會合作。現在看來,當時的感覺雖然大致對頭,但歷史的實際過程總比預感要豐富和曲折許多。現在我面對的問題就是,怎麼才算是進入「後習近平時代」?是不是一定要習近平下台才算呢?

多數人當然是這樣理解的,但我試圖強調的是,雖然習近平還有可能在位一段時間,但無論長短,也無論他個人結局如何,誰都不可能扭轉中國經濟失去動能、社會危機加深這個大趨勢。換言之,儘管習近平還有權位所賦予的權威,卻沒有了歷史機遇曾賦予他的權威,也就是「辦大事」所需要的那種具有歷史性的權威。李克強敢在十萬官員大會上唱與習近平不同的調,之所以引起如此多的議論和猜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感到了習近平的權威遭遇到不可逆轉的挫折。

那麼,習李矛盾公開化有甚麼具體的政治意義呢?我的理解就是,習近平把中國引向自殺的危險趨勢,終於遭遇到了「廣大」官僚們的有效抵制,也就是說,官僚階層雖然誰也不敢出頭,但情急之下,他們終於找到機會和辦法向「皇上」施壓,阻止「主子」去幹後果太嚴重的蠢事。在中國歷史上,尤其是在明朝,這種現像並不罕見。因此,我同意這種看法,那就是習李矛盾公開化,並不意味著習下李上,不過,習李矛盾公開化,確實意味著習近平的「中國夢」做不下去了,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後習近平時代」正在到來。

那麼,「後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和世界面臨甚麼樣的挑戰和機會呢?中國會像當年粉碎四人幫那樣,再迎來一個像80年代那樣充滿活力的時代嗎?我注意到,評論者中樂觀的不多,但他們的理由側重於習穩固個人權力太精明也太成功,也就是說「倒習」實在太難。這個理由很重要,但恐怕還有更重要也更深層的因素。

習近平的「中國夢」很荒誕,為甚麼能綁架那麼多中國人?我認為他利用的是很多中國人的文化宿命,這種宿命導致了怕改朝換代,怕分裂,怕天下大亂。除了文化,還有結構性原因,毛澤東死的時候,中共內部有很多人參與了「打天下」,卻長期被整,其中不乏有見識、有反思能力的幹才。今天的中國官僚,已沒有這種力量,也就是說,像歷朝末世一樣,中國變革的社會、精神和思想資源都非常貧乏。

這是否就意味著「後習近平時代」的到來,不管是習近平在位還是不在位,中國都「沒戲」,都只能繼續「內卷」和「躺平」呢?我並不這樣悲觀。主要有兩個理由,第一個就是中國人的信息環境已經徹底改變,這意味著中國的文化和知識精英中有很多人遠比先輩成熟。雖然現在中國還缺一個能再度激發國人變革熱忱的「願景」,一旦出現,我相信新的願景,新的變革者不會像過去那麼天真、那麼瘋狂。第二個理由,就是外部世界對中國也不再感到神秘,幾十年全面深入的交往,對未來的合作與競爭準備了豐富可靠的經驗,加上大陸之外華人世界的成長,中國其實不愁抓不住機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