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周四(9 日)起一連兩日召開首屆線上民主峰會,中國、俄羅斯等未獲邀,台灣卻反以「Taiwan」名列邀請名單,流亡海外的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亦受邀發表演講,觸發中國和港府極度不滿。
由此衍生中國近日有關「民主」的連串動作:中俄大使罕見聯合發表評論文章,批評美國舉辦該峰會是「典型冷戰思維」;中國國務院發布《中國的民主》白皮書,指中共堅持民主實現人民幸福;中共中央宣傳部又在北京舉辦「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論壇,廣邀各國講者論民主。
論壇上,中宣部部長黃坤明提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創造性」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形容它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早前出席另一論壇時言,「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民主國家」。
這些言論,可能與「一小撮人」對民主的理解有點不一樣。到底中國的「民主」是甚麼?該怎樣理解中國自稱的「當之無愧」?
* * *
由美國總統拜登主持的民主峰會,邀請各國政府領袖、民間團體、私人企業等參與,共逾 100 個國家與會,當中除主要西方國家外,亦包括日本、南韓、菲律賓、印度等,而中國、越南、俄羅斯、土耳其等則不在獲邀之列。峰會主題是對抗極權、打擊貪腐和促進對人權的尊重。美國國務院特別稱,峰會將展現民主其中一個強項:「民主有能力承認不足,公開地透明改進,一如《美國憲法》所言,終成就更完整的民主國家聯盟」。
對民主峰會,中國反應激烈。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和俄羅斯駐美國大使 Anatoly Antonov 26 日在美國政治外交雜誌《國家利益 (The National Interest)》發表聯名文章,批評美國自行決定誰是與會者和民主國家,形容此為「典型的冷戰思維」,予以「堅決反對」。
兩人又說,「任何國家都無權用單一標尺衡量世界豐富多彩的政治文明」,並引北約轟炸南斯拉夫、伊拉克等地遭「軍事干涉」為例,不點名批評美國透過「顏色革命」、政權更迭,甚至武力等手段輸出自身制度,顯然是「反民主」。文章呼籲美國停止在「價值觀外交」的旗號下挑動對立。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上周四(2 日)同樣不點名批評美國,指個別國家自詡為「民主領袖」,召集「甚麼民主峰會」,其實是「假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實」。他說,即使中共得到「絕大多數」中國民眾支持擁護,卻仍被視不講民主的國家,「這恰恰暴露了某些人陰暗的心理和不可告人的圖謀,即把民主當作打壓異己的工貝、遏制別國發展的幌子」。
如果美國是「反民主」,中國是「真民主」,那中國的民主,到底是怎樣的民主?
中國如何定義民主?
對一些人而言,中國大概很難與「民主」聯繫起來。若在 Google 輸入「Is China democratic?(中國民主嗎?)」,第一個搜尋結果、來自英文維基百科的「精選摘要」也說「中國不是民主體制 (China is not a democracy)」。
然而,「民主」(含英文)一詞不僅在中國並非禁語,更老是常出現。利用「慧科搜索 (WiseSearch)」功能於中國傳媒搜尋「民主」,可發現此詞於 2021 年(截至 12 月 5 日)多家陸媒出現達 10,944 次。
官方對中國民主的論述,關鍵字有二:一)社會主義民主; 二)全過程人民民主。
關鍵詞 1﹕社會主義民主
先談前者。「社會主義民主」一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早有出現。習近平曾解釋:「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何謂「人民當家作主?可參閱一篇獲新華等官媒轉載、由南開大學副校長王新生發表的評論﹕「人民當家作主就是人民自主管理國家和社會,這是在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制度建設中保證人民主體地位的根本要求。」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根本區別。」
-南開大學副校長王新生
文章又解釋﹕「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根本區別。」文章指,有些人以為人民民主就是行西方多黨制和全民普選,或是不要專政,其實都是「思想上存在着模糊甚至錯誤認識」。文章說西方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以自由主義為理論基礎,而自由主義關注的主要是政治平等,而非社會平等,因此將普選權、自由選舉制度等政治權利作為最終目標,並不關心消除由於不公正分配所帶來的經濟剝削,更不關心如何消除社會不平等的根源。
反之,王新生認為,社會主義民主從根本上解決社會不平等、不公正問題,是更高的民主形態。
換句話說,中式社會主義民主相當大程度着眼經濟。難怪外交部長樂玉成早前致辭時埋怨,即使中國取得經濟成就,卻仍不獲承認為民主。
關鍵詞 2﹕全過程人民民主
至於「全過程人民民主」,則是建基於「社會主義民主」的概念。
「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全過程人民民主」一詞最早出現於今年 7 月 1 日,習近平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的致辭。其時他只是粗略帶過,指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並沒有任何補充和闡釋。
到今年 10 月中旬,中央人大工作會議於北京舉行,習近平再談民主。他說民主是全人類共同價值,「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提出多項介定民主的準則,並闡釋「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全國政協機關報《人民政協報》剖析「全過程人民民主」時,強調它是建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理解時應拆分為「全」、「過程」和「人民」三部分。
在「全」方面,該報認為此字含義有四:將「全」體人民納入民主過程,「全」面民主地覆蓋大大小小的公共事務,在不同制度「全」面設立民主體系,既重視選舉也着眼其後的治理,形成民主「全」流程。
就「過程」而言,該報指,西方民主最大失誤是將民主限於投票選舉,造成大量「空殼民主」,激發固有社會矛盾和族群、宗教間等嚴重衡突。文章認為民主實質有過程的內在要求,從決策到監督,公民都應可參與,故中國加上「過程」二字,說明民主的「過程性」,是「非常必要、有針對性的」。
至於「人民」一詞,仍是「人民當家作主」。該報解釋,「人民」意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所有人都能參與,又引述習近平的說法:「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總括而言,「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在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上,整合各種官方論調,比照西方,闡述選舉以外的中國式民主和未來走向。
中國如何解釋民主卻無高層官員普選?
雖然在中國,民主與經濟發展緊扣,但也不是「只要有飽飯吃就是民主。政治上,官方論述亦提到,社會主義民主是無產階級的民主,即要求實行多數人的統治:「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是權力的擁有者和行使者。」
然而中國並沒有西方的政府高層普選制度。中國的基層選民只可選出縣級、鄉級和不設區地級市的人大代表,而省級或以上的人大代表、地方行政長官,全部皆經低一級的人大代表選出,即間接選舉。這和香港特首是由選舉委員會產生,而委員會本身是由少數人投票選出的系統相近。
既然如此,中國如何解釋人民是「權力擁有者」的說法?
官方論述的說法是,中國奉行「獨特的協商民主」。
所謂協商民主,概略而言即透過不同族群之間的精英進行協商以治國,達至權力分享的「民主」。清華大學教授貝淡寧於《經濟學人》以中國行「菁英政治 (political meritocracy)」的說法加以解釋,即主張權力分配應根據個人才能與功績。他說,中國大致不反對民主價值,反對的是在高層政府人員行「選舉民主 (electoral democracy)」,以此避免選舉產生的政治領袖透過煽動人民負面情緒,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身居高位,制定政策時只顧選情。
貝淡寧又指,這種「菁英政治」模式與法西斯主義或極權主義不同,本身與民主價值和原則相容。他說中國因此矢志加強其政治體制的精英元素,同時選擇性地採用部分民主價值和思想,如諮詢、抽籤式民主 (sortition)、以至基層政府選舉。
由此,中國與西方觀念出現分歧:「西方自由主義者會對此感不安,因為菁英政治將意味,人民組政黨爭奪政治權力受限,這亦是對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上的核心挑戰」。
評論指中國透過定義民主 反擊西方論述 建立自身正當性
憑上述說法,中國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民主定義。習近平明言,中國有屬於自己的民主,而實現民主亦有多種方式,以單一尺度審視不同體制,本身就是「不民主」:「一個國家是不是民主,應該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來評判,而不應該由外部少數人指手畫腳來評判。」
「外部少數人」,當然是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習近平曾直接批評一些民主普選,指若人民只在投票時被喚醒,此後就進入「休眠期」,「這樣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日前(5 日)中國外交部發表的《美國民主情況》報告更直接指美國民主出現異化,淪為金錢政治。
一方面批評西方,另一方面,許多學者與評論人亦指,中國有透過演繹其版本的民主,建立自身正當性的動機。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負責中國事務的分析師 Sarah Cook 就指,中國政權認為有必要經常從民主角度合理化自身制度;獨立學者鄧聿文亦在《德國之聲》發表評論文章,指中國的「全過程民主」旨在擺脱民主話語權上的被動處境,試圖扭轉「在民主問題上的挨罵狀況」。
不過,透過重新定義民主建立正當性的做法,亦引起質疑。正如上文提及,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某程度上側重經濟,因此這套民主建立的合法性,亦與經濟掛勾。《經濟學人》早前發表一篇題為《中國指自身比美國更民主》的評論文章,就提到「透過成功實施政策取得授權,本身相當危險」,因為,「當經濟放緩,按共產黨邏輯,他們是否仍值得統治?」
中國式民主未必能說服西方 卻可能吸引另一些國家
雖然中國努力推崇其定義的民主,但西方民主意識與實踐已有百年計的經驗,民主本身也是西方概念,可料西方世界不會輕易承認中國一套。既然如此,中國力推原因為何?
美籍華人政治學家楊大利指,儘管中國自稱的「民主模式」不可能說服任何民主國家,尤其是發達國,但在全球南部,可能會找到更容易接受的群眾。分析認為,發展中國家缺乏資源與意願了解中國實際運作,因此中國可透過「金錢收買當地政客或少數意見領䄂」,換取正面評價,抵消少數西方發達民主國家和中國經常接觸後,了解實情的負面意見。
當然,許多被視為傾向支持「中國式民主」的國家,都不被西方承認為民主國,它們亦不在美國民主峰會之列。
孰好孰壞 人民自有公論
走筆之際,美國民主峰會仍在進行,中國亦繼續動用各方官媒,批評連發。可料兩套民主理念將繼續鬥爭。
不過兩套理念也不是毫無共通點﹕它們皆同樣強調以人民為中心。
西方闡述民主概念時,經常引用美國前總統林肯在《蓋茲堡演說(Gettysburg Address)》的說法。他如此形容:「政府應為民所有、為民所治、為民所享(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早前亦表示,中國行使的一套是「自人民、給人民、與人民、為人民 (From the people, to the people, with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明言與前林肯對民主的定義相似。
既然雙方都重視人民,也許「民主如何定義」之爭的最終評判,就是人民本身。既然習近平說一個國家是不是民主「應該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來評判」,按照中國定義,你當然也可以評判。
你的評判又是甚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