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星期一

吕朴:从“会党” 特征说到邓小平的改革旗帜

          会党是农业社会革命历史时期政治组织的基本特征,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把农民,特别是当中的"勇敢分子"组织起来。中共党内的国际派不懂这个道理,不懂中国社会,所以领导中国的共产革命就无法成功、败迹连连。而毛泽东深谙此江湖之道,所以才可能成功。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之前明白了这一点,所以说服博古等人,让毛重回军事指挥一线,民主派张闻天主政。也正因为如此,革命才得以延续、逐渐发展壮大。

        但是这种拼杀办法,虽然在夺取政权的时候十分有效,但是在和平建设历史时期就不适用了。所谓"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但是毛泽东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愿意接受这个道理,因为一旦接受,他的绝对权力地位就会被动摇。为此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把拼杀办法树立为革命传统,把中国社会内部一直涌动的,对和平时期社会正常的物质利益原则、运行规则的需求,一直标签为"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复辟、修正主义"予以打压。这种反社会反人性,把社会拉向倒退的治国理政怎么能不失败!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实际立场是:坚持"打杀"的革命传统体制(四项基本原则),接受社会内部涌动出现的物质利益动员机制需求,即"两个接受"。所以一方面准许灵活的各种经济发展手段。但是发展经济的改革开放是以保证"打杀"体制为底线,这也是允许存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躯壳,不准许市场经济的灵魂存在,因为市场经济的灵魂是要瓦解"打杀"体制的。另一方面,他的政治领域改革,只能把领袖独裁改革为党的专制体制。虽然他对"打杀体制"的未来并不乐观,但是邓绝不会主动、自觉去实现这一历史发展进步趋势,他坚决拒绝这种历史角色。他的改革开放思想和立场通过社会实践已经非常明确:从理论务虚会到先后罢黜胡赵两任坚持改革的总书记,甚至不惧"开火";从抵制因"开火"而带来的经济改革倒退(南行讲话),到确定十四大的市场经济说法等。邓为了实现自己既定的改革思想和立场,甚至恢复使用领袖独裁的办法。由此可见,在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里,"会党"的打杀观念多么牢固。对比胡耀邦、赵紫阳和当初无数因为追求光明进步而投身革命队伍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多重性。不过这一涉及如何全面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话题,只能留在另外的文章里讨论。
        由于邓的改革实践已经表达得十分充分,完全可以对他的思想和立场予以总结。
        首先邓没有整体的改革思想,在经济领域,他接受、批准推行来自民间的自发经济形式,甚至到了最后,接受了市场经济的形式(躯壳),但是坚决拒绝市场经济的灵魂。在政治领域,表面接受将领袖独裁改革为党权专制,但实际还是坚持了领袖独裁,并且坚决拒绝对党权体制实行社会改革。虽然他曾经就香港的一国两制说过"五十年后就不必变了",甚至说过共产党可以考虑改名为社会党这样的话,但那都没有成为实际的政治活动,所以不能纳入他的政治社会实践,作为归纳邓的改革思想和立场的依据。也正是基于上述论述,所以我不赞成"继续高举邓小平的改革旗帜"这种说法。


        吕  朴 
2019111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