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星期二

李怡:不同族類

早前一名澳洲YouTuber「Avi Yemini」在墨爾本一場聲援香港的抗議活動中,訪問了幾個中國留學生,他們說不支持香港,因為香港人反中國、搞港獨;訪問者說香港人的五大訴求只是對政府的抗爭要求,沒有提及港獨,這些中國人不知道五大訴求是甚麼,只說中國政府永遠沒有錯;訪問者問一個身上掛着十字架的學生,說中國迫害100萬基督徒、伊斯蘭教徒,你也支持中國這種宗教措施嗎?這學生居然把身上的十字架除下來,以示他支持中國迫害基督徒。這些中國留學生的英文講得結結巴巴,對訪問者的問題似懂非懂,但一味說香港屬於中國等等囈語。

多倫多一位友人提到早前參加撐香港遊行,一批中國留學生開着法拉利在馬路慢駛踏空油製造噪音。當撐香港的人群高喊「Free Hong Kong」時,這些中國人居然有樣學樣地大喊「Free China」,朋友說這是當天的笑位,連在場維持秩序的加拿大警察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香港年輕人會認同與這樣的年輕人屬同一族類嗎?

從這些中國留學生開法拉利,就說明他們是權貴之後,很可能將來海歸中國成為「接班人」。大陸除了盲眾外也有頭腦清醒的人,有網文談到中國留學生群體罵陣時說,感到「深深悲哀。單單這些舉動本身,就證明給世界看:教育失敗,父母失敗,國家失敗。」

至於在海外參加撐香港活動的香港留學生,就完全是不同的質素,他們都能夠以流利英語、非常清晰地回答外國記者提出的問題。

台灣作家顏擇雅不久前在facebook中說:「香港這次展現一流的國際溝通力,《願榮光歸香港》也是一例。大家一聽,有沒慚愧台灣喊本土化那麼久了,都還沒國歌,怎麼香港就有了?……並不是我們創作者才華不夠,而是創作當下,就沒想要使用國際規格的國歌音樂語言。」她又提到《願榮光歸香港》的歌曲作者,為寫「榮光」,反覆聽了英國、美國、俄國等國歌,以吸取靈感。

《願榮光歸香港》面世僅一個月,就有英、日、德、韓等語言的版本,在世界各地廣泛傳唱。

除「榮光」外,香港抗爭者設計的廣告、各種文字版的文稿,民間記者會的發言人,質素都遠超港共的廣告文宣和警謊記者會,更不用說同中國比較也。

當然,中國海歸者也有很多人才,他們在一些國際機構中任高職也往往稱職。但在14億中國人中,你要找一個可以在聯合國或美國國會用英語講政治問題的人,恐怕根本找不到。不是沒有這樣的人才,而是不可能像黃之鋒、張崑陽、何韻詩這樣自然而真誠地發揮。這是體制塑造出的不同族類。

年輕人是未來的主人翁,香港年輕人是香港未來,中國年輕人是中國未來。從香港留學生和中國留學生的表現,就清楚顯示我們屬於不同的族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有不同的未來。香港今天的抗爭,正是爭取應該屬於香港的未來。

在一篇施盡渾身解數去力說香港人「始終是中國人」的文章後面,所有的網絡留言都是一片反駁責難之聲。有人自稱「自己和所認識的99%朋友都是大中華膠。但經過這四個幾月,我們基本上已經打破了以往的政治禁忌,不介意提港獨,亦認同攬炒,因為香港人真的已無路可退」。現在,無論在香港還是在全世界,稍有點頭腦又真誠的人,還有人會認為香港人就是中國人嗎?當然,為人民幣而出賣良知者除外,這樣的人「非無知識,乃無廉恥」。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
李怡 

——苹果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