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4日星期四

杜耀明:减少新移民是改革医疗制度的第一步

流感杀到,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再次身陷水深火热之中,不过今趟终于忍无可忍,上街示威,部分更大声疾呼,直指大陆新移民导致医疗服务需求大增,并要求特区政府正本清源,立即取消由大陆来港每天名额一百五十人的移民政策。

骤眼看来,此说以偏概全,因为医院爆满,原因其实相当复杂。眼下一些重灾区病房负荷超载四、五成,医护人员顾此失彼,忙于奔命,是源于两方面。一是需求因素失控(如人口老化、新移民人数、大陆来港就医者增加、公立医院来者不拒的政策),另一方面则是服务人手和设施供应不足(如医护人员流失、人力培训不足、医管局管理不善、增加病床速度缓慢)。

同时,新移民大量加重本港医疗系统的负担,只是个别医护人员的观感,却是查无实据,医管局从不提供新移民使用医院服务的数字,更不要说具体评估他们有否滥用,以至对医疗制度有何冲击。因此,把眼下医疗服务的困局,归咎于新移民身上,只是寻找代罪羔羊,甚至有歧视之嫌。

不过,面对严峻形势,常识比数据重要,行动比空话实际。医管局没有数字,就该立即统计,立案调查,数据不全不是否定前线医护人员观感的藉口。更何况,由九七至今,以每年大陆来港定居五万人计,总数早已破了一百万大关,但政府何曾作出预算,又采取甚么行动,去满足这批占全港近七分一数目的新增人口的医疗需要?

过去二十年,政府不是没有为香港人的未来医疗需要打算过,只是大部分时间都活在梦想之中,误以为通过强制的医疗保险计划,公私营服务并驾齐驱,便可大量减轻公立医院的压力。奇怪的是,政府从不作两手准备,如设想的医疗保险政策无法推行,一直承担九成医院服务的公营系统又该如何维持下去呢?结果是搞了十年,一切原地踏步,只能推行自愿医保的扣税计划,而公立医院服务仍要承担沉重责任,前景如何,照旧是见步行步。

面对未来三十年,政府也确曾成立「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由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林郑月娥当主席,其后发表报告,只指出香港人口将持续增长,至2041年,将达到接近850万人,但对于如何应付这批新增人口(其中内地新移民占七成)的医疗需要,并无提供任何线索。

医管局之后亦没有未雨绸缪,提出跨世代的三十年服务大计。换言之,人口不断扩张,却对如何应付再多一百万人的医疗需要则束手无策,那么大家对未来二、三十年公立医院的合理的期望,只能是比现况更差。当前线医护发觉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他们又怎不心力交瘁?他们选择向社会公开医疗系统已陷入危机,以悲惨的工作状况示人,正好刺中特区政府的虚伪和无能。这样的政府可以慷公众之慨,不计回报投入千亿元计金钱兴建中港基础建设,却对市民健康淡然置之,只懂增拨五亿元给医管局去为崩溃的医疗制度小修小补,又怎教他们不感到旁徨、气愤、绝望呢?

既然当局在医疗服务方面没有突破困局的重大措施,大家只好著眼控制需求,但人口老化不能扭转,公立医院来者不拒的政策也该保持,剩下来只有缩减大陆来港定居的名额和限制大陆人来港就医。后者或可减轻私营医疗机构争抢医护人手的压力,却涉及降低短期旅客来港数目,也有碍香港发展医疗产业,因此唯一可考虑的便是限制单程证来港人士的配额,此举当然不能改善医疗服务质素,但可立即大幅削减人口增长七成,以纾缓现行服务恶化的速度。事理俱在,政府若连如此卑微的要求都不敢向北京提出的话,与见死不救有何分别?

政府当然可以大义凛然反驳,不能漠视家庭团聚的需要,但家庭团聚的代价若加速医疗服务恶化,结果是剥夺市民(包括新移民)得到合理医疗保障的权利,那么何不暂且放缓步伐,让香港好好规划一下未来,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使病人得到应有的尊严对待,不是更有意思吗?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