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星期三

报告:美需重新思考与中国的经贸关系(附:美国应率先与台湾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美中两国的谈判代表正在华盛顿举行新一轮的贸易谈判,以期在3月1日的最后期限到来之前达成一项协议。不过一份最新的报告认为,美国需要重新思考处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的整个手法。报告建议,在中国改变其不公平贸易做法与政策之前,美国应该继续保持压力,抵制取消加征关税的要求。
这份由美国的研究机构国家亚洲研究局"转变美对华战略的经济层面专题组"发表的报告探讨了中国"重商主义的列宁主义"(mercantilist Leninist)经济政策的起源、演变和影响,并考虑了美国应该如何根据中国的政策来界定其目标。报告也探讨了在目前的贸易僵局中谈判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交易的前景。
弗里德伯格:美需重新审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这个在去年5月成立的专题组的共同负责人、普林斯顿大学的弗里德伯格(Aaron Friedberg)教授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我们处理对华经济关系的整个手法。即使能够达成一个临时性的贸易解决办法,美国和中国看来正走向一个在贸易和技术议题上摩擦日益加剧的时期,而且也许会走向国家经济和创新体系出现重大脱钩。"
布斯塔尼:美中之间的争端只是更深较量的一部分
该专题组的另一位共同负责人是路易斯安纳州的前共和党众议员布斯塔尼(Charles Boustany)。
他在声明中说:"目前(美中两国)在贸易、投资和技术领域的争议仅仅只是具有截然不同的世界观的两个竞争体系之间更深层较量的一部分。中国对国际秩序构成的挑战是复杂的,而且将是旷日持久的。"
如何解决美中目前的贸易僵局?
报告对如何处理目前的美中贸易争端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保持对中国的压力,在促使中国改变其咄咄逼人、扭曲市场的贸易、产业和技术政策上取得重大和可验证的进展之前,拒绝取消关税的要求。
他们还认为,特朗普政府应当延长时间范围并让公众意识到,如果现在不能应对这个挑战可能会导致未来更高的成本,以获得民众的支持。
这份报告还呼吁美国与其他对"中国的掠夺性政策和不公平贸易做法"感到担忧的国家合作,通过组建这样一个国家联盟来获得最大的杠杆效应,并与它们一起制定遵守高标准的贸易和投资协议。同时,通过与盟友和志同道合的伙伴进行协调,加强防御措施,防止中国的经济渗透和占他们的便宜。
这份报告是专题组要发表的两份报告中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计划在今年年中出台。专题组由十二名来自商界、智库和政府部门的专业人士组成。
美是否应与中国进行经济脱钩?美有不同看法
在这份报告出台之前,美国的一些专家也公开表示,鉴于中国是美国的一个危险的对手,美国应该把它当作这样一个对手来对待,并对它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作出重大调整。
代表两百家在华美国企业利益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会长艾伦(Craig Allen)大使则反对美国应与中国进行经济脱钩的看法。他前不久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如果我们客观的评估美中过去40年来的交往的话,你不得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这个关系给世界、中国以及美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艾伦大使说,我们不能低估或选择避免美中之间的问题,而是要慎重对待这些问题。
他说:"我只想以务实的、非夸张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我们需要小心谨慎,相互尊重,并以一种能够使我们处于更好处境的解决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小心,我们将发现自己处于对双方都不利的处境,这就是两国之间越来越多的贸易制裁,越来越多的脱钩,越来越多的问题和误解。"
特朗普政府内部对于如何处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也存在不同的看法。以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为代表的鹰派人士认为,与中国进行谈判是浪费时间,因为即使达成协议,中国也不会遵守。但是以财政部长姆努钦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美国可以通过与中国谈判,达成对美国有利的协议。
附:

报告:美国应率先与台湾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美国研究机构2049项目近日发布报告,称美国应该率先与台湾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研究认为,美台自由贸易协定将具有重大战略利益,使双方共赢。
这份名为《美国台湾自由贸易协定的黄金机会》的报告称,美台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将进一步推动美国的战略利益,也将提升台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位。
报告称,美国需要与台湾这个亚洲的高科技经济体达成协议,为未来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创新型经济的政策创建模板。
报告重点指出,两国在国防工业、能源部门和未来战略技术领域更紧密的合作将会给自由贸易谈判提供更大的原动力,并帮助推进特朗普当局的印太战略。合作可以对抗两国和区域秩序所面临的威胁。实际上,美台自由贸易协定将是"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经济秩序的一个早期的基石。
报告称,台湾应该寻求在经济开放以及管理新兴技术和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框架中设定黄金标准,如5G,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和 未来的产业将建立在这些标准之上。
但报告指出,双方在农业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挑战仍然存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