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

林行止:雨過天青雲破處 這般顏色做將來

一、繼旺角及金鐘之後,警方昨天(十二月十五日,佔領運動第七十九天)完成最後一個佔領區銅鑼灣及立法會示威區的清場!警隊在最後一輪清場行動的表現,連不少「束手就擒」的當事人,亦感到執勤者恪盡職守、表現專業,令人寬慰;昨午五時「佔領運動」全被清場後,自催淚彈事件後幾乎「隱形」的警務處處長曾偉雄,統率警務處高層會見記者,他形容此次行動「難度和複雜性前所未見,時間長、示威人數多,示威動員、方式和激烈程度未能一一預見……。」但他指若示威者聽從警方勸告離開或不衝擊警方,「警方根本不必使用武力……」。不過,曾處長對發射那八十七枚催淚彈的「內情」未有交代,而警方能否在市民心目中完全恢復聲譽,還要看當局如何發落涉於「暗角」拳打腳踢示威者的七名警察。

無論如何,警隊「淡定」清場的態度,與「三子」啟動「佔中」當天(九月二十八日),警方連放八十七枚催淚彈所種下的惡劣形象,完全兩樣。

前後不到三個月,同一警隊,同樣的對手,當初頭威頭勢,以餓虎擒羊的勢態對付示威者,結果卻是「制」而不「服」,激起更多市民站到同情佔領陣營;雖然民間亦有「撐警」的聲音,可是怎亦無法提升警隊「低位徘徊」的聲譽;這回清場,警方足以光彩地「鳴金收兵」,有望恢復名譽,不但警隊值得高興,就是香港市民亦該額手稱慶——一是慶幸佔領運動不用流血鎮壓收場,警民平安;二是證明香港警隊並非已經墮落、不再優秀,當初重手打擊「佔領」一役,只是領導失策、誤判民情,猶如腦袋發熱、肢體乏力,那不同於體殘肢缺,只要頭腦退熱,身軀便可回復機能;三是認識到社會共融,並不等於毫無差異、不興勃谿,而是大家應有所本的各守其分而公道自在人心。

經過此役,如今港人大致意識到必須聽命行事、接受指揮的紀律部隊,一旦落在領導無方又或心術不正者麾下,為害便不止於成事不足而是敗事有餘,連警察亦賠上多年累積的聲譽,幾乎淪為與民為敵的「磨心」,那是多麼值得港人警惕的事。大家應當記憶猶新,在大放催淚彈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記者會說她是此事的「局外人」,不免令人對當時是誰拍案令警方放催淚彈,有種種聯想——究竟是京官亂指揮還是港官不協調?

二、因「公民抗命」而起的佔領運動,由於「雙學」的介入而聲威大振、國際矚目,可是,無視洶洶群情,當權者硬骨頭一塊,不假辭色,不但寸步不讓,而且還以迎頭痛擊。「三子」、「雙學」與群眾的參與,其間的得失起伏,不能只化為唏噓而不好好思量。要思量什麼?筆者有如下的看法。

只有在法治社會,公民抗命(或稱公民不合作)的反對權才能起作用,才有意義,才有感召群眾甚至當權者的能量。對於講求威權一統的地方,當權者對反對意見不僅置若罔聞,還大有可能被視為社會家國之不幸,是動亂之由,即使不被視為「反黨反國家」,亦會被打為作奸犯科,送進大牢。

從「雨傘運動」的來歷和變化,大家看到香港具公民意識的人數不在少,然而,仰仗威權管治的,同樣大有人在,此所以中央和特區政府捧出法制條文,輕鬆地便把抗命者定性為專事破壞的「不法之徒」,把法治精神所包含的尊重反對意見的權利和空間,壓縮至全無空隙、暗無天日。

把阻塞交通要道的靜坐佔領,稍事渲染,略為誇大,把佔領運動給市民日常生活帶來的一些不便,轉化為砸人飯碗、礙人生計的罪名,聚焦於港人市儈本色的最痛處,令佔領運動在不少人眼中顯得神憎鬼厭,管你追求什麼無篩選真民主、什麼權責公義、什麼真理夢想,通統淪為虛妄的廢話歪理。特區政府利用群眾打擊群眾,以不動聲色不回應以「靜」制動,令示威不甘、躁動、無功,徒顯筋疲力盡退場而心有不平。

政治的事,政府不以政治解決,結束佔領,只是公民抗命的一個段落,不少人都意識日後必有後續行動,甚至有可能是捨棄非暴力原則的激烈「賭命」。有學生代表已公開表示會發起新一輪的不合作運動,筆者不知道他們從過去兩個多月的歷練中得到什麼經驗教訓,卻實在希望他們即使採取新的不合作行動,打擊面亦只應針對當權者,不能過於擾民,如此才能團結一大片;否則,不但得不到人心,反招廣泛的敵視。當政府根本不重視民意,佔領運動的示威場面波瀾壯闊,梁振英政府尚且能無動於衷、好整以暇,且能獲中央政府繼續公開支持,公民抗命是否是下一波抗爭活動用得上的策略?即使答案是肯定的,是否該有起承轉合的節制和因應?因為非如此才不致「激發民怨、引起共憤」,當然,亦不致再落得功敗垂成的下場。

三、「反思」一詞,在金鐘清場後便鋪天蓋地在本港各種媒體上出現。全國港澳研究會十二月十一日在深圳召開的年度理事會,身兼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的人大常委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提出就「一國兩制」對港人進行「再啟蒙」的「偉論」,可真教人坐立不安,他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是香港「小憲法」的檻內人,弦歌雅意,兩制結束,夢入一國之意正濃。陳佐洱會長繼續不厭其煩地說「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國策不會改變,似在大力推銷「A貨」!

京派在朝在野的港事泰斗,他們在全國港澳研究會上發言的思路,對港人而言,太像外星人語,難以理解;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到底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雖然一樣是「老共」,昨天他在《am730》的〈深刻反思〉一文,文筆委婉,倒不失實話;他沒有正面否定中央政府把佔領運動定性為「顏色革命」(「有外國勢力介入」)的「傳聞」,卻借用毛主席《矛盾論》中有關雞蛋與石頭的「孵化」條件,指出「社會的變化,主要是由於社會內部矛盾的發展與推動。外國勢力大概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但香港的佔領運動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發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模,主要決定於香港社會內在的矛盾。」又說「分析運動的成因不能過分強調外國勢力的作用。」雞蛋可以在適當溫度下,孵化小雞,石頭卻無論怎樣也孵不出雞仔……。

這場規模龐大的群眾運動,究竟反映香港社會出現了什麼「內部矛盾」?曾主席以「青年政策」和「社會流動性」之類的官方藉口提出他的看法,要求港人要有更深刻的反思。其實梁振英上台後的「語言偽術」,多少可以讓人識破一些香港內部矛盾的形成,因為他並不是按研究所得的社會需要作為訂定政策的根據,而是順應北京或個人所好,在研究資料中挑選一鱗半爪的理據,配合其脫離群眾的施為。把該作根據的基礎,改為政治宣傳的彈藥;把死的說成活的,把稀鬆浮誇的,說成實實在在了不起,最後把選舉行政長官的取態說成與群眾的意願毫無二致。他不是與港人站在一起追求進步,而是以中央委予重任的上位者身份依法治港!

梁振英成功迫退「雨傘運動」的洶湧浪潮,可是他在更多港人的心目中留下愈來愈不堪的印象!

——原载《信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