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星期四

陈迹:习氏外交与“韬光养晦”

习近平夫妇在APEC欢迎晚宴上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夫妇合影


一心要做大事的习近平上台,就不再韬光养晦,越来越咄咄逼人、剑拔弩张,特别是对周边国家呈现"近攻"之势。鲁莽行事难免陷入困境,这就需要某种"微调"。即中共所谓外交"微调",其实只是在争夺区域霸权遭遇困难之际,再度表现几分"韬光养晦"。


习氏的内政外交方略基本成形

十一月末,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就外交方针讲话,强调"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标榜中共"提出和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于是,习氏的内政外交方略基本成形,而他此次讲话,明显地不再"韬光养晦",转为积极进取,同时又尽力避免像先前的咄咄逼人,被视为中共外交的所谓"微调"。

习近平掌握权力,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寻求外交突破。先是搅动"反日"浪潮,东海局势骤然紧张,对钓鱼岛似乎志在必得,至少逼迫日本承认存在主权争议,随即在南海兴风作浪,对越南和菲律宾施展强硬手段,对印度,则在展现合作姿态的同时,边境那里动作频频,甚至习近平访印之际也不安静。

显然,习氏外交,只有对非洲"真实亲诚"可以说是沿袭中共一贯态度,对周边国家,则剑拔弩张,以"崛起"的国力为"自信"之源,大张旗鼓地申张主权。

然而,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共倾注力量于东海和南海,它对那些地方的主权要求,都不免理亏或理短。在东海,本来有理之事,因中共先前的种种作为,它早已陷入被动,现在要争取主动已非易事。在南海,中共延续中华民国先前提出但从未实现的要求,在国际上一向被视为"地图主权",它要变虚为实,但当今国际通行"陆地控制海洋"原则,其要求本身的合理性争议很大,与多国的主权要求及海洋通行要求冲突也很大。


试图外交突破而未能实际突破

中共施展谋略,致使菲律宾在黄岩岛控制权上吃了亏,越南也在争端中失利,其国内出现反华浪潮和排外骚乱。但是,对习近平而言,真正有突破意义的应该是在钓鱼岛,在那里一度也似乎真有成功的迹象。然而,到现在为止,中共只能做到经常派舰船或飞机去宣示主权,使得那里的紧张局势成为某种常态,更多的实际突破尚未出现。

费了老大的劲,争取到日本人的说法似有松动,但是他们不承认主权争议的态度实际未变。于是,在国际社会注视之下,习近平老大不情愿地与日本首相见了面、握了手,虽然不无失礼,也算是有他的道理。意思的是,日本人不承认东海那些岛屿有主权争议,而中共不承认南海海域有主权争议,他们的外交理念,倒是颇为一致。

试图外交突破而未能实际突破,但激发出更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而内政方面高调反腐败,则打了几只已经失势的"大老虎",打了一群中小"老虎"和众多的"苍蝇"。这样比较一下,外交与内政都有某种欲罢不能之势,似乎也还算得上平衡。

反腐败欲罢不能,对中国社会发展有明显的好处,而权贵集团有担忧有抵触,就形成强有力的制约,使其进展和深度都受到很大限制。而外交上争主权欲罢不能,就大为不同。中国社会和民众的制约很弱很小,而主权要求即使不合理,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支持,甚至其要求越不合理,越蛮横粗暴,越是有人鼓噪响应,会导致再次出现义和团式的排外狂潮,将中国引向法西斯之路。

这样来看,习近平转变外交语调,以所谓"微调"安抚国际社会,应该说有其正面意义。至于他所谓"提出和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似乎先前的咄咄逼人、剑拔弩张都是别人误会了他们,其实中共一贯如此,倒是难以较真。

"微调"更可能徒具表面意义

或许,习近平真的已经大权在握,外交突破对他掌握权力不再有特殊的意义。那么,人们可以期望,他现在可以从长计议,依据公平进步的价值观和现实的国家利益,从"微调"到更大调整,塑造相应的外交格局。

不过,即使真是如此,所谓"微调"也许更有可能徒具表面意义,而习近平所谓"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真正体现他的"中国梦"、"亚太梦",甚至"世界梦"。习近平以红二代身份掌握权力,他的梦有"中国特色"的印记,其底色为中共一党专政。它有"解放全人类"的本能冲动,不过与马克思所谓"解放全人类"不同,它的本性只在乎它权力的扩张。

实际上,中共所谓"韬光养晦",本来就只是它的一种谋略。它意味着,暂时淡化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将其隐藏在"和谐"亲切的面具之下,意味着以实力为准则,实力不足时可以低姿态,可以迎合对手,一旦实力增强,即翻脸不认人。

以环境生态为代价,以及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低投入,中国的"崛起",是以中共的国家力量之迅速增长为突出特征。这时,一心要做大事的习近平上台,就不再韬光养晦,越来越咄咄逼人、剑拔弩张,特别是对周边国家,呈现某种"近攻"之势。但是,如此鲁莽行事不会一帆风顺,难免面临困境,这就需要某种"微调"。也就是说,中共所谓外交"微调",其实只是在争夺区域霸权遭遇困难之际,再度表现几分"韬光养晦"。


——原载《动向》杂志2014年12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