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日星期一

高新:温家宝的谢幕哀歌与习近平的文革复辟(附:从未报复余杰证明了温家宝的开明)

20210430


习近平和温家宝(右)握手。       ( Feng Li/Getty Images)

我们自由亚洲电台的《夜话中南海》节目上次播出的《从未报复余杰证明了温家宝的开明》一文中,回顾了2012年3月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例会闭幕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暗示了中央已经决定对薄熙来进行处理,并非自作主张,更不是擅自涉密,而应该是事先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授权 -- 至少是得到了胡锦涛的默许。在必须严肃处理薄煕来的问题上,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内,胡与温的态度一样坚决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但是,正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从那以后的薄煕来余党及中国大陆党内党外的"毛派"势力,把他们的政治仇恨全部集中到温家宝的身上,大泼脏水,一点都不奇怪。特别是,他直接利用向全世界发话的场合,否定整个文革复辟势力。自从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过后,共产党政权内没有第二个人这样做过,包括胡锦涛。中共党内的薄派势力也好,毛派势力也好,左派势力也好,肯定都对他温家宝恨之入骨。互联网时代,薄熙来背后的支持者可以不是共产党传统观念上的那种"反动组织" -- 有纲领、有口号、有成员、有组织名单,不需要。他们利用现代网络轻而易举地聚合在一起,甚至互相不见面,互相不知道姓名,就把他们需要的倒温材料聚集到一起。

当年,就在那个长达182分钟的温家宝任内最后一次,也是最长一次的中外记者会上,温家宝不但回答了中共自己的几家主要媒体的记者提问,对来自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美国《华盛顿邮报》、阿拉伯半岛电视台,以及法新社和路透社的记者也是有问必答,直言他自己一谈再谈,尤其关注政治体制改革是出于责任感。因为粉碎"四人帮"以后, 中国共产党虽然做出了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行了改革开放,但是"文革"的错误和封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清除;而且还以警示后人的口吻强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产生了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他并强烈警告,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记者会后,美国之音发表了《世界媒体看中国:温家宝哀歌》一文,说是"在中国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年的年会结束之际,总理温家宝星期三举行记者会。温家宝在记者会上的言谈被美联社形容为'swan song',即西方传说中天鹅临死时发出的美妙歌声。"

该报道文章介绍说:美联社星期三发表驻中国记者韩村乐(Charles Hutzler)有关温家宝记者会的长篇报道,向英语世界的读者介绍中国总理温家宝为时三个小时的记者会。在报道温家宝高调提出中国迫切需要政治改革,以及温家宝对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书记、一度被认为很有可能晋升到下届中共最高领导层的薄熙来提出不点名的强烈批评之余,韩村乐以显然是怜悯甚至是同情的笔调,描写了温家宝的个人情况:

"温家宝在记者会上反复提起过去,他的那种愁闷和反省的语气语调,使这位总理的记者会变得像是天鹅临死时发出的歌声(turned the premier's news conference into something of a swan song)。他是通常对民众漠不关心的中国领导层当中,最得人心的一位成员,有时他被称作'温爷爷',给人的感觉是和蔼可亲。人们看到他跟煤矿工人一起吃包子,安慰四川地震或其他灾难的幸存者。"

"温家宝虽然没有提及薄熙来的名字,但他再次提到了过去。他说,有关(王立军)丑闻的调查应当'经受住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他回忆了中国过去政治运动频繁,使中国不能脱离贫困跻身世界强国。温家宝的这些话,似乎是指桑骂槐抨击薄熙来。薄熙来推动群众唱共产党歌曲,张扬'红色'文化,因而被一些人认为是偏好过去那种极端的政治,令人担忧。"

美联社记者韩村乐在报道中用"swan song"来形容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的言论,显然是跟中国古人所说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意思大致相同。温家宝在记者会上有关中国迫切需要政治改革的说法,更是受到中国国内外的普遍注意。

美国之音九年前的这则报道文章中还说:然而,温家宝总理有关改革的那些亦哀亦善、美妙歌曲一样的言辞,显然没有打动法国主要报纸《费加罗报》驻北京记者阿尔诺·德拉格朗日。德拉格朗日星期三发出的报道说:"许多个月来,甚至是许多年来,温家宝都在谈需要取得政治改革方面的进步。不过,在中国领导层正在进行庄严的政治权力交接、在他最后一次举行这样的记者会之际,他的这种说法平添了份量。然而,这位总理这次所说的话跟先前所说的话相比,也没有具体到哪里去。他过去有关这个话题的说法,也没有什么实践","亦哀亦善、美妙无用"。德拉格朗日的这种看法,显然在西方主流媒体当中广泛流行……。

不错,一点没错!温家宝九年前的那番答记者问虽然"美妙",但却一点作用未起。但一点作用未起并不是因为温家宝本人"只说不做",而是在当时已经是十分恶劣的党内政治环境中,他唯一能做的就只剩下了趁自己的最后一次中外记者会,斗胆把自己的心声表露出来,也是在把自己对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无能为力暗示给外界。他说:"我担任总理期间,确实谣诼不断,我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心里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这种痛苦不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而是我独立的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因而我对社会感到有点忧虑。我将坚持'人言不足恤'的勇气,义无反顾地继续奋斗。"

请特别注意温家宝在此强调的是自己的"独立人格"。

至于当时温家宝所处的党内,特别是党内高层的政治环境,已经是多么的恶劣,当年一篇题目为《回归毛泽东,是人心所向,党心所向,大势所趋,时代潮流》的"毛左"网文总结说:由薄熙来创立的、以"唱红打黑"、"共同富裕"为特点的重庆模式,在2011年日臻完善,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肯定、广大中国人民的支持和世界的关注。(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和周永康,以及(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李源潮、刘云山,还有(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等等中央领导人纷纷到重庆视察,表示支持薄熙来在重庆的创新和实践。《人民日报》多次宣传重庆经验;中央党校、全国党建研究会等权威机构支持重庆模式;社会科学院出版专辑,宣传重庆经验。

敬请读者和听众们注意,当时的那届中央政治局九常委中,只有胡锦涛和温家宝从未去过薄煕来主政的重庆市。所以当年周永康倒台后,笔者即在在本专栏撰文《"支持'唱红打黑'最力"的屎盆子不能只扣到周永康一个人头上》,详细介绍了习近平对薄熙来和王立军在重庆展开"打黑除专项行动"的鼎力支持。 文中说: 没有疑问,薄熙来除了他所谓"党内蛀虫"的"封号",用"人渣"形容他似乎更为贴切。至于周永康,无论是站在共产党政权的角度,还是从普世价值出发,贴给他多少恶名都不嫌过分。但是,正如笔者过去一再强调过的,"周永康背后的大老虎根本就不是人,是制度"。出于同理,当年薄熙来"唱红打黑",在中共中央领导层获得的是齐声称赞,而不是只有周永康一个人支持。如果一定要用"支持最力"四个字来区别程度的话,习近平的支持就只能用"更力"二字来形容了。

温家宝。(Public Domain)温家宝。(Public Domain)

当年《重庆日报》刊登的《习近平调研重庆侧记》中的内容,把个习近平与薄熙来及王立军之间的默契和互动,描述得十分生动:习近平一行还参观了打黑除恶资料汇集处,并看望了政法战线干警和英模家属。他说:"当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面临各种威胁,社会上还有坏人!坏人在有些领域、在某些时候活动还很嚣张,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灾难还很大。重庆市委把握住这一点,真正从以民为本出发,开展了'打黑除恶'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重大胜利,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是深得民心、大快人心的。重庆的'打黑除恶'做得好!希望认真总结经验,围绕改善民生、维护民意、便利群众等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重庆','打黑除恶'还要再接再厉地向纵深推进。"

在重庆市干部大会上,习近平力挺薄熙来,发表训示说:"重庆近年来以'唱读讲传"活动为载体,弘扬主旋律,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新变化;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打掉了一批黑恶势力团伙,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这些成绩是……以熙来同志为班长的一班人,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结果。"

正如前面引用的那篇"毛左"网文中所欢呼的那样: 在习近平给予重庆的掌声当中,可以预见的是重庆的某些好做法或将作为"样板"在其他部分省市,乃至全国广泛推行。

比照习近平当年在重庆对薄煕来和王立军不遗余力的吹捧,和把他们两人在重庆的作法作为"样板"推向全国的许诺,就应该明白温家宝九年前的最一次中外记者会上,关于文革随时可能在中国大地上复辟的示警。表面上针对的是薄煕来和王立军所代表的当时重庆当局,话里话外更暗含了对习近平上台之后的强烈担忧。
温家宝悼亡母文被微信禁止分享温家宝悼亡母文被微信禁止分享
温家宝日前在澳门发表的忆母文章的最后一段是:"我心目中的中国应该是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国家,那里永远有对人心、人道和人的本质的尊重,永远有青春、自由、奋斗的气质。我为此呐喊过、奋斗过。这是生活让我懂得的真理,也是妈妈给予的。"

有外部媒体据此发表评论文章《温家宝祭母文章遭和谐 只因提到4个字》,说是"中国前总理温家宝悼念已故母亲的长篇文章被中国的互联网平台禁止转发、分享引发关注。温家宝文章被限制的原因,据称只是因为文中提到的4个字:'公平正义'。"

而有眼尖的内地网友则从温家宝这段表述中的"应该"两个字,看出了他的良苦用心。网名" 恒美"者评论说:"在我的心目中,中国应该是……"温家宝用词不当!把"应该"改为"已经",就对了!"应该"的含义说明,中国现在不是温家宝心目中的中国!

没错,温家宝这里特别使用了"应该"二字,恰恰就是要说明 他本人强烈认为,如今的中国因为习近平复辟文革的倒行逆施,已经不是"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国家"。

为了"那里永远有对人心、人道和人的本质的尊重",温家宝特别强调了"我为此呐喊过,奋斗过",令笔者马上联想起了他九年前的答中外记者问。他九年前的那番对文革苦难将在中国大地上重新上演的强烈示警,和他对自己的独立人格不被外界所理解的内心痛苦。

附:

高新:从未报复余杰证明了温家宝的开明
20210426

我们自由亚洲电台《夜话中南海》节目上次播出的《是时候还温家宝先生一个公道一点的评价了》一文被刊登和转载,又有网友以"余杰发表了《中国影帝温家宝》后,立刻被公安机关逮捕,并受到酷刑""",反驳笔者对温家宝的评价,说是"这样的中国总理温家宝还大谈特谈政改,不是影帝是什么?"

笔者在这里提醒这位自称"williamsteng"的文学城网友,上网读读《<中国影帝温家宝>出版后作者未受打压》一文,看看余杰先生本人是怎么说的。

这篇发表于2010910日的报道文章《<中国影帝温家宝>出版后作者未受打压》介绍 说:互联网上有消息称,随着《影帝》一书的出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曾经"计划抓捕"作者余杰,但是被温家宝制止,所谓"宰相肚中能撑船"。对此,美国之音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北京家中的余杰。余杰表示,网上关于温家宝"不计前嫌"、制止抓捕的消息尽管无法鉴别真伪,不过,自从《影帝》面世之后,他衣食住行和工作一切正常,没有感受到官方的压力,房前屋后没有便衣监督盯梢,也没有国保前来问话或者传话。余杰说,他迄今为止一直享受着这种程度的自由。

当时的余杰说还说:"现在情况一切都好。从75日816日新书出版到现在,(政府方面)都没有来跟我接触过。官方在书出版后没有施加压力,我也因此愿意对他们有好的评价,愿意赞扬它。我认为,他们也在学习如何面对批评意见,尽管非常不情愿和非常被动。但是,这样的互动是好事。只要我还能继续写作,这一点便是自由往前拓展了一步。这也会鼓励更多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作者来点名批评最高官员。"

北京法律学者、公民维权组织"公盟"创始人之一许志永当时也对记者表示,他赞同当局迄今为止对待《影帝》作者余杰的态度,认为这是社会逐步走向开放的表现。他说:"公民对于政府官员、对于其他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士进行批评是正常现象。从社会角度来说,社会进步的趋势不可阻挡,尽管时常出现不同的声音和保守的势力,但是总体趋势将是社会越来越开放。"

拿当时的"胡温时体制"下,余杰先生和许志永先生在中国国内的处境,对比习近平登基之后许志永所遭受的残酷迫害,这就是为什么笔者几年前撰写了《比比习近平,念句温家宝的好》一文。当时的文学城网站以《比比习近平 ,念句"影帝"温家宝的好!》全文转载,标题加了余杰先生最先给温家宝冠名的"影帝"二字。巧合的是,自由亚洲电台当日即播出了余杰先生的最新音频节目《 习近平的坏,超乎我的想象》。

回想当时,笔者在读到《中国影帝温家宝》一书之前,余杰先生已经到了美国。美国之音2010108日刊登的《余杰在美国谈<中国影帝温家宝>》报道文章中说:《中国影帝温家宝》一书的作者余杰在美国说,如果书能在中国出版才是真正有言论自由,不过一些美国听众认为,他能到美国可能正证明了温家宝重视言论自由。

笔者同意余杰先生的说法,如果余杰还是其他什么人批评政府领导人的文章能够自由刊登,书籍能够自由出版,才说明中国有言论自由。但当时余杰没有因为《中国影帝温家宝》一书在香港的出版,受到中共当局的迫害。这在今天习近平治下的中国大陆还能想象吗?

因为当时的温家宝在一个多月内,六度提到政治改革;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访问,也不避谈许多敏感问题,引起国际关注。而当时的余杰先生则认为:温家宝对民主的空洞说词和作为,只是演戏,被外界夸张放大,说了不做比不说更坏。余杰先生说:"我觉得他基本上只是想给自己在历史上留个好一点的名声,但是未来一年,他不可能有真正的具体的作为。"

笔者至今仍认为,余杰先生无论是在接受采访、公开演讲,以及他的《中国影帝温家宝》一书对温家宝的许多批评和批判内容都是有道理的,但也确有偏激之处。比如,"说了不做比不说更坏"……,而这偏激之""就是他余杰先生把"宰相"当成"皇帝"批了。

所以笔者还是认为,吴国光先生对温家宝先生的评论最为中肯:"我看温家宝也是明知做不到,但不甘心在名声上成为这个制度的殉葬品,至少要表示一下'我不是个糊涂人'吧。我总说,中国这种制度是侮辱正常人的智商的。看来温家宝并不甘心受这种侮辱就是了。应该给他鼓鼓掌,因为他在进一步向民众靠拢,向真正的政治制度转型那个方向靠拢,这是应当受到鼓励的。"

笔者在本专栏上篇文章的最后,引用了另有一位笔名"东方明月"的文学城网友所说:"我没有证据证明温家宝没有腐败,但他肯定比其他领导清廉。当年胡温时代,中央居然只有胡温两人同意公开财产,现在更是一个都没有了,真是一代更比一代烂!《纽约时报》刊登温家宝腐败问题的文章,温家宝马上公开要求公开自己的财产,但中共中央就是不批准他公开财产,任由他们眼里的反华媒体攻击温家宝。这证明了现在中央掌权者习近平之流,比温家宝要腐败无数个数量级。如果温家宝公布了财产,他们怎么办?"

文学城这位网友的类似观点,笔者早在多年前的相关文章和答记者采访中,都一再表达过。20121026日,《纽约时报》刊登了《总理家人隐秘的财富》一文。文中说,中国总理温家宝的母亲曾是华北的一名教师,他的父亲在毛泽东时代的政治运动中曾被送去养猪。在去年的一次演讲中,温家宝总理说,他的童年被打上了"穷苦、动荡和饥荒"的印记。然而,公司与监管记录显示,现年90岁的总理母亲杨志云不仅不再贫穷,而且绝对富裕——至少在纸面上。记录显示,仅她名下一项对中国一家大型金融企业的投资,就曾在5年前价值1.2亿美元(约合7.6亿元人民币)。《纽约时报》的调查显示,温家宝担任领导职务期间,他的很多亲属变得极为富有,其中包括温家宝的儿子、女儿、弟弟及妻弟。对公司与监管记录的调查显示,在总理的亲属中,有些人的生意风格十分强势,他们掌控了价值不低于27亿美元(约合170亿元人民币)的资产……

此文刊出次日,笔者因《温家宝传》作者身份接受了采访。笔者当时对采访的记者表示:我直观上感觉,这个幕后爆料人和薄氏案件有关系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一事件,单单发生在对薄熙来案件处理的当口上。如果仅仅是中共党内路线斗争,抛开薄熙来不谈,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这个时候赶在"十八大"温家宝退休之前来打温家宝没有意义,他反正也要退了。

朱镕基家族不也是子女们都在做生意吗?《纽约时报》为什么没有专门就朱镕基的子女们做生意,就胡锦涛的儿子是什么公司的主管等等做报道?中共高层官员有几个人的子女没在商海上混迹?对李鹏的女儿为什么不做文章呢?李鹏的女儿在香港珠光宝气,这是公开的,如果就是一个国企的普通收入,完全可以质疑一下你浑身的装扮从哪来?比如网友把一个"微笑局长"的手表做了一番搜索,于是就把这个局长的非法收入曝光了,《纽约时报》为什么不用这种办法做做李鹏?因为李鹏是死老虎,没有新闻价值了。

到网上查阅八年多前的这次被采访内容,笔者当时很坚决地认为:很显然,就是温家宝在这个关键时刻给自己树了敌人。在与薄煕来的斗争中,别人不敢出面或是别人不愿意出面,温家宝出面了。我不能断言温家宝是清白的,或温家宝家族是清白的,或者温家宝本人在腐败问题上是经得起考验的,但在这个时机打温家宝只能说明温家宝在政治上树敌,才导致有今天这样被动的局面。特别是他直接利用向全世界发话的场合,否定整个文革复辟势力,共产党政权没有第二个人这样做过,包括胡锦涛。中共党内的薄派势力也好,毛派势力也好,左派势力也好,肯定都对他恨之入骨。互联网时代,薄熙来背后的支持者可以不是共产党传统观念上的那种"反动组织" -- 有纲领、有口号、有成员、有组织名单,不需要。他们利用现代网络,轻而易举地聚合在一起,甚至互相不见面,互相不知道姓名,就把他们需要倒温的材料聚集到一起。

针对当时记者的"既然是胡锦涛要严办薄熙来,为什么这一回马枪打到了温家宝头上"的问题,笔者当时的回答是: 我不太认为,20123月温家宝是擅自在人大会议的中外记者会上,把要处理薄熙来的话题先透了出去。我倒是认为,是当时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会议作出处理薄熙来的决策之后,授意温家宝发布。因为共产党政权没有党的新闻发布,只有国务院总理在每年人大会议场合接受中外记者采访,召开记者招待会,形成惯例。所以,就利用这样一种政府的形式对外发布。但实际上,还是毛泽东说的那句话:"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温家宝首先一个职务是政治局常委,他是政治局常委兼国务院总理,而不是总理兼政治局常委。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认为(胡锦涛和温家宝)他们的步调是一致的。可是,谁出面就"出头的椽子先烂",道理很简单。另外,无论是胡锦涛或是其他什么人,并没有强调防止文革复辟,因为胡锦涛到底是"毛主席的好学生"。那么温家宝在反左和防止文革复辟的角度,肯定比胡锦涛走的要远,更为坚定,表现也更为激烈,这样也就树立政敌更多。

与笔者当时如此看法相类似的评论内容,被集中在当时法广记者肖曼的一篇综合报道文章。当时,许多境外中文媒体以《就温家产纽时连续爆料但仍受质疑》、《纽约时报对温家宝的独立调查是撒谎》为题,广为转载。文中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张大卫就温家宝的家产问题连续爆料,继续吸引全球华人媒体的眼球。平安保险公司和温家宝家人的关系是纽时记者主打目标,但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尚未都能服人,材料的来源更是受到质疑。

据海外网站博讯的独家消息,《纽约时报》最近出台的关于温家宝家族财富文章的爆料者是胡坤。胡坤此人,据说曾经是平安保险公司马明哲的前助理,目前人在美国。来自平安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管理人员向博讯证实,胡坤是复旦大学博士,他曾因盗用平安保险公款被捕,并被入狱半年。博讯在2003年的报道曾经认为,胡坤蒙冤入狱。

平安保险公司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管理人员还透露,胡坤获释后移民到美国,之后开始对马明哲进行报复,并构图"温-马"利益联盟,这使得其真实性受到怀疑。马明哲已经公开声明,他从未向温或者政府要特殊的待遇。现在的问题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张大卫是否采用了胡坤的爆料和是否知道胡坤曾被指控盗用公款?如果知道的话,是否对胡坤的说法进行核实?

法广记者当时据如上博讯网站的报道,采访了中国独立政治评论员李伟东,他对《纽约时报》记者张大卫是否真的对温家宝的家产进行了独立调查这一点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这是中共党内政治斗争的反映,和《纽约时报》没有关系。李伟东说:"张大卫这个记者本来和薄熙来的关系就很好,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至于李伟东先生的如上评论内容是否有根有据,以及温家宝如今再次在境外发表文章,特别强调"妈妈从未因我的升迁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更没有打我的旗号给家里办过任何事情。妈妈和爸爸一生从事神圣的教育事业,全靠微薄的工资度日,死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和积蓄"有多少可信度?将是本专栏下篇文章的介绍和分析内容。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