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6日星期四

连岳和方方:中国当下知识分子一瞥

原创 今天道大掌柜 今天大客栈
昨天连岳写了篇文章,结尾说,别再用纳税人的钱养一堆作家了,别以为养着他们就自然是你的吹鼓手,更大可能是享受你的待遇、福利与特权,还要搏一搏反体制的美名。

这句话显然是在影射方方,他也因此上了热搜。

今天连岳又发一文剖白了自己的心迹。他说,如今自己充满善意,生活富足,输出正能量;年近五十已知天命,自己不是改变世界的人,做好企业家就好了。最后说,一个喜好市场的君主制国家,好过一个民主国家。

不出意外,连岳还得再上一次热搜。

我不认为是连岳作为公知的掉头转向。一个在文章熟练用“公知”这种污名化称谓的作者,当然不能算知识分子。

连岳自己其实说得很清楚,他早已不是知识分子。现在的连岳是谁?是写作式电商探路人,是赞赏买房实践者,是厦门知名企业家。

连岳当年是牛博最好的作者,厦门px事件的振臂一呼依然令人感慨。但现在身份是企业家这很重要:一个知识分子要转型做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行得通只有连岳这条路:这是被证伪过的逆向淘汰制。
反面案例是牛博创始人罗永浩。他一路创业过来没获得成功,又没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拼命想输出自己的价值观:“通过干干净净的赚钱,让人相信干干净净的赚钱是可能的”。

他攻击友商,他想改变潜规则,他四处树敌,他身上插满flag。哪怕锤子科技破产了,他还自己筹钱还投资人。因为话多遭黑,他的微博被公司接管,每次欲言又止的时候,他都自嘲:算了,现在我是一名企业家。

罗永浩这些做法最后都被证明:不行。你说得越多,给企业带来的问题越大。你的flag可能是抽你的鞭子,最后的墓志铭。罗永浩精日的帽子现在还没摘掉,说话尺度再大一些,三证合一年审都过不去。
这就是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区别:如果你是知识分子,不说话,别人就当你哑巴;如果你是企业家,不说话,会被认为是一种美德。

以说话为职业的人是谁?是写作者,是作家,被连岳不点名批评的方方,哪怕她在体制内。昨天,方方的疫情日记收官篇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从头到尾,一共60篇。方方的职业就是写作。她在疫情期间完成马拉松式的体制内批评式写作,我不认为这是拿钱办事,更不认为是求虚名。

体制内作家成千上万,为什么只有方方一个人在说、持续在说,原因大家心知肚明。二湘的空间为什么都十一维了,最强带货自媒体连岳老师肯定知道为什么。不是每个写作者都适合贩卖岁月静好来当流量主的。所以他写的也不是文章,只是电商稿。

方方依然是知识分子,这和体制内外无关。在当下语境下,区分是否真正知识分子的一个标志是:能不能表达与自身处境无关的忧虑?

所谓能不能,包括有没有思考力写作力、有没有平台和影响力,以及最难的,有没有勇气。

昨天看到一个表达:在中国互联网上,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做到正直、有影响力和不触怒疯子三件事。
方方做到了正直和有影响力,连岳做到了有影响力而不触怒疯子,大部分人正直的人,朋友圈发几句,没什么影响力。

连岳曾经推崇的王小波说,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那就是面向未来,取得成就。很多写作者之所以不是知识分子,就是这种传统的断裂:他们只想自己的未来,不敢真正去面向,却只想取得成就。所以会想当然幻想“爱市场的君主制”这种东西来。

人生最大的误会,是在别人身上错放了期待。不要把谁想象成当代鲁迅 ,当代也不需要鲁迅。

我感叹连岳的坦诚,也祝他赶上所期待的爱市场的君主,生意越做越好;但我更佩服方方的执着和勇气,祝她未来好运,写出更多作品。

2 条评论:

  1. 在中国互联网上,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做到正直、有影响力和不触怒疯子三件事。

    回复删除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