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5日星期五

文革专家马若德(麦克法夸尔):照亮那个难以理解的时代

JANE PERLEZ
2019年2月14日 
 
2016年,马若德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马若德是个思想家——他研究大问题、大思想,"一位同事说。 LISA ABITBOL, VIA HARVARD UNIVERSITY 
 
北京——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又译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 是一位研究共产主义中国的杰出学者,他关于毛泽东权力政治的著作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对中国的理解,他于周日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去世,享年88岁,他生前长期在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学任教。
他的儿子罗里(Rory)说,死因是心力衰竭。
马若德教授专门研究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在这个从1966年开始的10年里,中国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状态。他的三卷本著作《文化大革命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被视为经典之作。
这些书中的研究基于大量官方文本、公开的讲话和毛泽东自己的话,它们打开了一个对西方隐藏起来的世界,把中国一个似乎仍然难以理解的时代照亮。

在哈佛大学,马若德教授负责讲授历史和政治学,他以机智和不拘常规而闻名。在一堂课上,他让他的助教们扮成毛泽东的准青年军"红卫兵",进行激烈的自我批评。然后,他哄着全班同学一遍又一遍地喊"毛主席万岁",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那场震撼中国的运动的激情。他的"文革课"令学校最大的报告厅人满为患。
"马若德是个思想家——他研究大问题、大思想,"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其早期的学生裴敏欣(Minxin Pei)说。"他对政治清洗非常感兴趣,文化大革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政治清洗活动之一。"
与许多研究"文革"爆发后红卫兵暴力行为的历史学家不同,马若德专注于始于1950年代的精英派系斗争。
他曾是一名记者,70年代在英国议会担任了五年议员,这些工作帮助他了解政治运作。
裴敏欣说,通过专注研究毛泽东残酷的政治博弈,马若德教授阐明了这位领导人的思想状态,揭露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几乎摧毁了中国的灾难。
尽管马若德的研究对中国进行了严格的审视,而且他明确表示,他认为某种形式的民主对中国是最好的,但人们并不认为他的目的是削弱共产党。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A. Szonyi)说,他能够与中国同行保持联系,包括学者和官方报纸《人民日报》的编辑,他们访问美国时,会涌进他在哈佛大学的办公室。马若德在该中心长期任职。
清华大学教授唐少杰曾于2003年在哈佛大学听过马若德教授的讲座。他称马若德是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巨人",并指出,多年来对文化大革命的研究都发生在中国以外。
"在什么地方研究?在美国,"他在周二的一份声明中说。"特别是在哈佛大学。特别是马若德教授。"
马若德教授从未被禁止访问中国,尽管有一次,他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演讲时,专门谈论敏感话题,令东道主感到意外。
 "今天我要讲两个日期,5月4日和6月4日,"据裴敏欣说,他当时对默默僵住的观众这样说道。1919年5月4日,学生们走上北京街头,谴责政府卖国。1989年6月4日,军队开进北京市中心驱散了天安门广场的学生抗议活动,沿路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裴敏欣说,讲座结束后,主讲人平静地请马若德吃饭,不过他们没有讨论讲座。
马若德教授于1986年至1992年担任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至2006年再次担任这个职务。在他的领导下,这个中心吸引了各种各样对中国充满好奇的人——商人、外交官、记者——他们希望通过辩论和学术研究来了解这个对美国越来越重要的国家。
1989年镇压事件后,他接收了曾领导天安门广场抗议活动的学生王丹到费正清中心学习。
他是"我的博士导师、我最亲近的老师、西方研究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权威声音",王丹周一说。
1980年代,中国政府允许马若德的《文革三部曲》的前两卷(分别涉及1956-1957年和1958-1960年)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
及至1990年代末,讲述1961-1966年的最后一卷英文版面世时,政治气候因天安门事件的影响而恶化,于是这一卷从未在中国出版。
马若德1930年12月2日出生于拉合尔(Lahore),当时是英属印度的一座主要城市。父母分别为亚历山大·麦克法夸尔爵士(Sir Alexander MacFarquhar)和贝蕾妮丝(惠特本)·麦克法夸尔(Berenice [Whitburn] MacFarquhar)。他的父亲是英国驻印度公务员。
马若德7岁时曾首次短暂在中国旅行——攀登了积雪覆盖的长城——当时他和父母一起乘船进行环球航行。他后来就读于苏格兰一所寄宿学校,并于1953年从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Keble College)毕业,获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学位。
由于想当记者,他曾短暂效力于伦敦的《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但要在新闻行当干得出色,他认为自己需要一个专长领域。
从童年起,他就对印度了解颇多,那也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选择。然而,"我感觉知道这块的人太多了,"他在2017年的一个采访中说,那篇采访发表在英国剑桥大学网站上。
近期中国发生了共产主义革命。"人们需要了解这个,"他说,"于是我想要了解中国。"
他说,他从未"对明代花瓶或任何类似东西有过隐隐的感觉"。
在费正清中心创始人费正清(John K. Fairbank)1955年开始招收少量学生研究中国语言、历史和政治之后,马若德成为了其中一员。
那一年获得东亚研究硕士学位后,马若德开始着手撰写他的第一部著作,关于毛泽东在1950年代中期发起的"百花齐放"运动,它给知识分子带来一段更为自由的时期。
1960年,他创立了《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这部关于中国政治与经济的学术期刊由剑桥大学出版。1972年,他随同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Alec Douglas-Home)出访中国,短暂地将他热爱的两个领域结合在了一起:政治和中国。
1974年,他作为工党候选人被选入英国下议院,后在197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的保守主义浪潮中败选。大约五年后,他进入哈佛大学任教。
马若德去世于美国坎布里奇一家医院。他身后除在谷歌(Google)任全球经济政策主管的儿子罗里外,还有遗孀芮泰来(Dalena Wright),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任撰稿人的女儿拉里莎·麦克法夸尔(Larissa MacFarquhar),及两名孙女。他的第一任妻子艾米丽·简(科恩)·麦克法夸尔[Emily Jane (Cohen) MacFarquhar]是一名记者,于2001年去世。
过去几年里,马若德转向去写一本关于印度的书。但他总是被问及中国及其未来。有一点似乎是确定的,他说:共产党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我的确预见到共产党在弱化,"他在2017年的那篇采访中说。"它将如何发生我一点儿也不知道。那种认为共产党最了解情况,也是唯一能治理的政党的想法,我认为会消失。至于它是随着某种新的革命消失或只是渐渐消退,我不知道。"

Jane Perlez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
储百亮对本文有报道贡献;Luz Ding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李建芳、晋其角
——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