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变开始了日本与美国进入现代史的另类双边关系。
题记:最简单、直白的日美贸易战解析。
我住在顶楼,喜欢望远。
天气好的时候,在我家的天台上可以眺望到西岭雪山。可是,我说实话,因为进出总是匆忙,到现在我真不知道一楼、小区长得什么样子。
好高骛远,这是我改不掉的一个坏习惯。
最近,朋友们喝酒品茶,经常聊贸易战的事情。我沿袭坏习惯的惯性,顺口就问:谁知道日美贸易战?
没谁知道。
于是,饭后登楼,泡茶坐定,听完朋友几曲吉他曲后,我开始说一个故事。
都知道,二战时的日本以肉博钢,非要死磕到底。最后,被两颗原子弹炸得,战后,基本上天皇与皇民们当场就穿越回到了石器时代。
二战结束时,明治维新以后苦心经营、建设起来的日本,不仅昨日辉煌荡然无存,而且在常年战争拖累、消耗下,也落得两眼发愣,印堂发青,猥琐狼狈苟且着蹲在亚洲十字路口,在盟军洋洋得意的管理下,苦度岁月。
饥饿在日本列岛上空盘旋——举目四顾,遍地废墟,遍地孤寡妇孺老弱,遍地无所事事的复员军人。
显然,这时的日本无论经济或是政治,已经步入面临全盘崩溃的绝境。
眼看日本奄奄一息,老美耿直,连夜熬好肉汤猛灌日本。热乎乎的360万吨粮食和20亿美刀下了肚子,日本总算被捞出了苦海。
刚刚解决了肚子,背时的日本时来运转——朝鲜战争爆发了。
一夜之间,日本成为消耗巨大的联合国军的军需、军用物资的生产、仓储、转运、供应基地。
当时,从欧洲到亚洲,老美与苏俄拉开架势,吹胡子瞪眼,正要全面对峙。
为阻止疯狂的苏俄继续向东亚输出革命,老美决意在日本"复制新的政治体制"和战后重建。
于是,老美对日本制定了单项的最惠贸易政策,既低价出口原材料、生产设备和技术扶持日本生产朝鲜战争亟需军需,又压缩国内发达的钢铁、化工、纺织、汽车及海运行业与日本进行市场竞争。
在老美胳膊往外拐的政策扶持下,日本靠着贷款,在美国获得原料、设备,再以向朝鲜战场和美国本土销售抵还贷款。
1951年,东京芝浦电子公司,正在观看灯泡生产的美国专家们和日本厂方代表。大名鼎鼎的芝浦电子在当时并不比上海、东北的同类工厂先进。
如此一来,日本不仅经济开始复苏,国内产业结构和工业配置也由此接轨欧美焕然一新。
无疑,朝鲜战争军需刺激和老美扶持的政治的刺激,正是日本战后复苏的最强大的发动机。
此外,老美低价和免费的技术转让、战争军需需要接受联合国军标准检测,在促使日本技术不断上升的同时,也启蒙了日本最初的国际商品竞争意识。
就在朝鲜战争硝烟滚滚的那几年,战后一塌糊涂的日本开始接二连三地脚踩牛粪,国运蒸蒸日上。
朝鲜战争停战之后,不仅松下、丰田、三菱等等日本公司先后在美国开设机构专事研发和销售,而且在对美贸易和全球外贸出口上,日本也取得不俗的成果。
1957年,日本成为世界纺织品出口第一大国。
这一年,日本本土广告业开始复苏,正在东京大学读书的19岁的江副浩正入聘东大学生报,当上了广告推销员。
这位出身卑微的广告推销员,正是后来日美贸易战的导火索之一。
正是美国以最惠国扶持日本的十多年,靠着《利库路特手册》等传媒广告,江副浩正实现了发家致富。
和每一个野心勃勃的凤凰男一样,满满家国情怀的江副浩正理所当然也热衷创新。
1974年,他创办了利库路特宇宙公司。
1975年,他开始进行资金运作和企业兼并,并且对政治也有了美妙的幻想。
日本在战后十多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也就在若干个朝气勃勃,把重振日本国威的江副浩正顺势应运而生的同时,老美也认可了日本的经济成就,说话了:
停止长期的以单项最惠国待遇扶持日本的政策。
换言之,老美认为,从今以后,美国和日本双边在平等、公正下,开放市场。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日本不仅是亚洲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国家,也是世界各国中,国家财力最为雄厚的国家。
当然,日本同样也是典型的东方传统的最看重人情和血亲的国家。
那些年,日本政府正雄心勃勃致力日本列岛改造——国家政绩大项目用了,外援用了,扶持财阀用了,日本政客们自然也难免浑水摸鱼了。
正如八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电影《追捕》剧情那样,在七八十年代,为利驱使,日本政客财阀尔虞我诈,政坛更是王旗变幻,贪污受贿丑闻层出不穷。
1951年,日本一家由美国第27步兵团提供粮食的孤儿院。
日本列岛改造等等大项目看似成功的背后,真正落在日本群众手里的钱,在紧巴巴忙乎应付吃穿住读后,还是寥寥无几。
由此,老美在提出开放市场之外,也提出要求日本政府发展内需,调整民生。
——偶尔我想起七十年代末,我就馋早餐两个鲜肉大包子,还不是每天都吃得到。但是,直到现在我都还不太明白,内需和民生,到底是什么?
被要求停止最惠外贸待遇,还要发展内需,调整民生,日本当场就怒了。
不仅是日本政客怒了,在日本政客、财阀和满满家国情怀的江副浩正们操控报媒的感染下,日本群众也怒了。
这明明就是老美是用经济勒日本的脖子,欲图对日本内政粗暴干涉。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描写了当时日本群众反美盛况:
他们一聚就是上万人,手挽着手肩挨着肩,神情激动地高呼反美口号,行走在东京、京都、大阪和冲绳的大街小巷。
政客、财阀和满满家国情怀的江副浩正们毕竟是少数。日本的反美大军,还是日本那些本该愁着吃穿住读的群众。
日本自二战以来就是世界盛产愤青的大国。
鸡血灌头,日本的爱国群众也没少干砸美国车,堵美国超市,高呼美国佬滚回去的事——这些事情,七十年代的国内传媒也有报道,大意就是美帝陷入群众愤怒的汪洋大海一类。
江副浩正们媒体甚至叫嚣:
这是第二次太平洋战争。
打赢这场战争,不仅是日本的胜利,也是亚洲独立与发展的胜利。
这忽悠得,战后被美国修理得服服帖帖的日本人,个个都有了誓与美国战斗到底的斗志。
大国外交,嘴炮磨叽算个屁。打吧。
上个世纪60年代,Sony可携电视,8寸萤幕,安装电池3小时播放。
在1970年到1980年间,老美限制贸易日本的主要商品,是彩电、半导体、电脑、电话等当时"高科技"的电子产品。
而日本限制老美的主要产品,是农产品。比如牛肉、有机食物等。
看得出来,那时候的美国也是一个农业国。想想,那时的日本人也是扬眉吐气。
喜剧的是结果——贸易战开打不久,日本经济全面萎缩。
日本政客、财阀和满满家国情怀的江副浩正们当然并不服输,他们一方面步步退让,一方面雄心勃勃并肩开始向地产,向国家大项目进军,意图退而求胜。
日本房地产空前膨胀,刺激着更多的创新者,也催生了更多的富豪。当然,日本经济,也由此进入泡沫呼啦啦漫天飞散的经济奇迹时代。
然而,经济奇迹后面的日本群众,依然困在紧巴巴的吃穿住读后面——当然,这个紧巴巴也是相对美国而言,相对日本国家财政而言。
在当时的亚洲,日本群众好歹也算"富得流油"。并没有其他意思。
虽然"富得流油",日本群众当时勒紧裤腰带,同样也买不起房子。
1985年美日签订 " 广场协议 " 后,日美贸易战时缓时急,两国打得倒也抑扬顿挫。
1987年,日本企业悍然向苏俄出售美国国防技术产品,闹出东芝事件。这是比"中兴事件"更让老美跺脚的事情。
当时,正好里根在白宫值班。他签署了二战后美国首例贸易制裁的301条款案,并且得到美国国会顺利通过。于是,贸易战再度升级。
时代在进步,被高通胀和高房价压迫得喘不过气的日本群众,倒也不在意急于一时去上街反美了。
日本二战末期军国主义熏陶的幼儿,在日美贸易战初期,他们成为当时日本的社会中坚。
他们突然对每个领域都在被动、退让的贸易战开始茫然:
为什么美国每赢一步,自己却不知不觉当上了最大赢家?
开放汽车市场,汽车就在降价;开放农产品市场,超市就多了更多更好更便宜的食品;随着一个个市场的开放,曾经遥不可及的品类更多的民生消费,也就触手可及,走入了平常的家庭了。
随着生活水平直线提升,这次,日本群众算是集体懵逼了。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一直盛产愤青。到现在日本退出了愤青大国舞台,当年的日美贸易战确实功不可没。
日美贸易战最后阶段,更刺激更鸡血的事情发生了。
在中曾根康弘执政期,内阁"正能量"最为爆棚。他们声称,执政期间,要以恢复国民对国家的信任,恢复国家的尊严和责任为己任。
然而,中曾根内阁也不算什么好鸟。
1988年6月18日,《朝日新闻》社会版头条爆料了正是中曾根康弘执政期一件政商勾结贪吃黑钱的丑闻。
报道主角,正是素来以满满家国情怀示人的江副浩正,和一位同样"正能量"爆棚的高官。
TelesarV机器人,相比远程控制机器人,这是用VR控制的机器人。只要人佩戴好VR设备和传感器,他的一举一动都会传递给TelesarV机器人,机器人就会做出和人一样的动作。同时,通过VR眼镜,人能看到机器人看到的画面。
报道以确凿证据,爆料一起以"让售"未上市股票,贿赂公务员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牟取利益项目,再催动股票上市,最后高价倒卖股票敛取民财的丑闻。
丑闻一出,日本朝野轰动,股市大跌,买了利库路特相关股票的日本群众血本无归,更是欲哭无泪。
既要在紧巴巴吃穿住读缝隙里生活,还得抽空帮着吆喝抵制老美,现在,好不容易看着祖国到处高楼耸立,靠,却被你们当韭菜把我们割了。
事件发酵,更多的"正能量"的高官、财阀和江副浩正卷进了更多的类似政商勾结的经济丑闻,后味越来越重口。
当时,自吹"竹子上下皆有节",被吹嘘成日本政坛的"阿信",给人感觉又清廉、又励志的现任首相竹下登,及更多高官均牵连丑闻之中。
日本群众到底觉悟不高。他们恨大了。
这样,在日美贸易战紧要关头,江副浩正和他利库路特丑闻,让日本群众决绝放弃了对利库路特这类民族企业的好感和信任。
于是,日本群众临阵倒戈。
在日本群众抗议下,竹下内阁被迫总辞职——日本政坛地震,导致老美乘虚而入占据贸易战全面优势。
于是,日美贸易战也就趋于缓和,并慢慢走向平息。
目前,也不知4K、2K是否普及,日本正在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用100吋的8K巨屏电视播报奥运,在大肆宣扬8K技术。
日美贸易战结束了,但是日美贸易战余波,却荡漾起幽默的涟漪。
后来,最具喜感的是,日美贸易战使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教训,却被网友们铭刻于心,痛心疾首。
其实,"失去的二十年",更多也仅是网络上满满家国情怀的唏嘘。
"失去的二十年"对日本来说,不过是失去了以前谙熟政商交易的政客、财阀;不过失去了通胀和炒得漫天泡沫的房地产;不过是失去了勒紧裤腰带也要死磕老美的愤青。
不言而喻,正是经历那场贸易战后的这二十年,日本国内市场完全开放,不仅日本群众生活质量得到飞跃提高,而且,随着大量新产品、新项目和核心技术不断涌入,新一轮的产业创新、升级如火如荼正在展开。
日本再次得到新生,成为世界超级经济大国,这是现实,也是日本在这二十年的客观答案。
(写作不易,感谢朋友支持。有转发我作品朋友,请注明加微信zhuerduo122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