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2日星期三

未普:从这些“顶尖学者”的自信看习近平政府的自信


(上)
6月20日,几名中国学者与美国传统基金会学者在华盛顿对话,题目是《中国在世界的新兴地位和美中关系》。中国知名网站转载了会议参与者、复旦大学教授陈平写的文章,标题爲"华盛顿:中国顶尖学者自信对话美国鹰派智库"。这些"顶尖学者"对当今世界格局和美中关系的一些看法很有意思,可能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习近平政府的看法。
传统基金会是美国著名的保守派智库,它的始终如一的保守主义主张,爲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所欣赏所采纳。此时举行两国学者对话,对了解特朗普当政下彼此之间的分歧很有意义。参与"6.20"对话的美方学者有传统基金会总裁Edwin Feulner(富尔纳)等。中国学者有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中心主任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中心首席顾问于品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平,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创建人孙哲等。
陈平称,中方代表都是民间学者,只代表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政府部门。这个说法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若从立场、主张和政策影响力等方面来看,他们中的一些学者与政府过从甚密。譬如,林毅夫的很多观点就与官方相互呼应,或与中国官方政策一致,比如国企改革、宏观调控等。正因爲如此,林毅夫也许可称做没有官方头衔的"官方经济学家"。此外,清华大学教授孙哲,乃上海曙光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当然,问题不在于这些"顶尖学者"是否有官方头衔,是否拿政府津贴,而在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习近平政府的看法。传统基金会之所以对这些学者感兴趣,肯定也是对他们的政府背景及其对政府的影响力感兴趣。
从陈平的文章及文中涉及到的衆学者的观点看,笔者以爲,这次与传统基金会的对话,一方面展示了这些中国学者的自信,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自信。这种自信一方面反映了习近平政府的自信,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习近平政府的自信。
这些自信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学者们认爲,美国已经失去国际话语权的领导地位,中国已经取而代之。比如,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如今已经转变爲中国主导的全球化,国际秩序的话语权从美欧中改爲中美欧,美国关注的议题不再是自由化和人权,而是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是否会挑战或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美中关系的走向是竞争还是合作。这种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演变对中国有利,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中国发展和中美关系方面出现的最重要的分水岭。
他们还认爲,中国发展模式挑战并改变了经济学的思维范式,并否定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制度趋同论"和西方中心论的"普世价值"。陈文说,中国的分区试验也比西方的议会制度更有效地解决技术换代过程中,废除旧规建立新规的社会转型。这就改变了经济学的思维范式,如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等,而中国提出的"经济复杂性",则否定"制度趋同论"和"普世价值"。
还有,他们认爲,美国精英处于普遍的焦虑之中,而中国精英则显得普遍乐观,这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在这次对话中,中国学者以自信乐观的姿态全面质疑西方的基本理论,而美方学者根本提不出新的理论来解释世界格局的剧变。陈文因此而建议,如果美中双方接受多元演化的世界观,就不难理解当代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找到包容而非排他性的思路,解决中美与世界面临的问题。
下一节将以笔者分析爲主。
(下)
依笔者之见,这些中国学者的自信反映了习近平政府的自信,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习近平政府的自信。"中国特色的全球化"就是这样一个议题。

"中国特色的全球化"的正式提出,是经过了一番曲折的。习近平在今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的发言,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辩护,在西方引起一番骚动,还受到一些批评。美国学者批评习近平以全球化的旗手自诩,试图使中国从全球化中得益最多的角色转变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德国媒体则称,中国要做自由世界的新领袖。

对这些批评,中国外交部的反应是,"中国无意领导世界,但如果其他国家想后退,中国有可能不得不承担起这一角色。"从表面看,这个反应大抵符合逻辑,但如果细究,其实可以找到许多迹像,显示中国是有意愿领导世界的。不过《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社评,坚决否定了中国有任何潜在的和显在的作世界领袖的意愿。这篇题为"请别给中国硬戴'世界领导者'帽子好吗"称,中国无疑愿意继续为推动全球化尽力,但中国不会愿意"取代"美国,成为"领导者";中国人尤其不希望这当中的任何变动受到政治解读。

有趣的是,中国的"顶尖学者"们,本该最在意"政治解读",但在华府与美国鹰派对话时,却完全不在乎其敏感性。这里的原因,颇耐人寻味。

在与美国传统基金会对话时,"中国特色的全球化"俨然成为美中学者讨论的一个重要主题。这显示,从年初到年中,不过才几个月的功夫,中国方面对担当全球领袖的扭扭捏捏和言不由衷,已经让位于中国"顶尖学者"们给出的大胆的、全新的、颇具颠覆性的解读。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林毅夫曰,发挥"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种优势;文一曰,政府规划市场;陈平曰,中国提出的"经济复杂性",否定"制度趋同论"和"普世价值"。根据他们的解读,"中国特色的全球化"似乎就是政府主导。

可是,这种"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怎么会是全球化呢?依靠政府主导的补贴出口、封闭市场、限制资本流动,是全球化吗?倾销本国剩馀产品,靠政府贷款在世界并购市场上横冲直撞,是全球化吗?党领导的司法部门不能保护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没有法治的中国主导的全球化,是全球化吗?"中国特色的全球化"应当模仿吗?对此,中国问题专家易明(Elizabeth Economy)深表怀疑,"中国发展模式带来的结果使中国现在正面临著环境、公共卫生和其他方面的社会挑战。这样的模式值得仿效吗?"

易明的话不错。但是,从中国学者的解读看,当自由世界的领头羊美国退出对世界的责任,世界领袖的责任当然历史地落在中国身上,落在中国的威权领袖习近平身上,落在习近平提倡的"一带一路"等极富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战略上。这对自由世界及其由自由世界主导的全球化来说,是何等讽刺!

对于这种讽刺,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Michael Clauss)用三言两语反映了西方的无奈。他说,在全球化问题上,中国目前是唯一既有意愿又有能力这样做的大国;美国有能力,但越来越缺乏意愿;欧洲有良好的意愿,但缺少前后一致的战略;如果今后几年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推出"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时代,西方就只能责怪自己了;它最好不要对这个新时代吹毛求疵。

然而,当西方不再对"中国特色的全球化"吹毛求疵时,习近平就完成了他的由中国梦到世界梦的跳跃,中国共产党就实现了它的从领导中国到领导世界的野心扩张。对此,自由世界的领袖不能没有清醒的认识。

显然,中国"顶尖学者"们对全球化的解读,就是试图从国际化的视角,诠释习近平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习近平的自信。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顶尖学者"与美国鹰派的对话,是有备而来。为政府造势,为习近平和即将到来的中共十九大造势,为中国正式进入世界舞台中心而造势。这可能既是他们的"初心",也是他们此次访美的结果。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