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上看到了该报驻北京首席特派记者叶鹏飞的一篇文章:《一切如常》,文中讲到了他了解到的目前官方对四川灾区新闻管制重新收紧的情况。这印证了我的曾经的想法和担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当局前所未有地放开了新闻管制,国内外媒体的记者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对灾情和中国政府组织救灾的情况进行了客观、大量的报道。 这些报道,对国内外了解灾情,发动各方面力量进行救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官方新闻管制此次的前所未有的开放得到了各国政府和国内外媒体广泛而积 极的评价。有的甚至认为,这是个良好的开端,官方对于新闻进行管制的坚冰已经开始融化。
对于这种局面,我一开始当然也是持肯定与乐观其成的态度。但是,我心中始终认为,事情不会这样简单。中国的新闻管理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取得相应进展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在 一场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在不涉及政治、政府管理弊端的情况下,放开新闻管制,进行客观报道的可能的,因为这与政治无涉,同时可以发动和凝聚国内外各个方 面的力量,支持政府进行救灾。当一但有关报道涉及到政治,特别是涉及到体制、管理上弊端的时候。就不一定会这样放得开了。事情的发展果然是如此,看来,此 前的许多国外政要的高度评价,内外许多媒体的报道与评论,都未免失于乐观。事实上,中国新闻管理当局并没有真正考虑放开新闻管制,前些日子对四川地震的新 闻报道放开,只不过是一种特例,或者说是权宜之计罢了。
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国人期盼的奥运盛会就将到来了。这更是一个我们观察、研究现行新闻管理体制变化的一个机会。我真诚地希望,在奥运相关的新闻报 道方面,真正能按照北京接办这次奥运时所作出的承诺那样,与世界接轨,与以往的各届奥运接轨,真正办一届“开放的奥运”,让世人看到一个“开放的北京,开 放的中国”;更希望,通过这次四川大地震、通过办一届“开放的奥运”,能促进中国新闻管理体制的改革,从而也促进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
当然,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我在这里所说的“希望”,只不过是在一厢情愿而已。
作者附: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一切如常》 作者:叶鹏飞
原载网址:http://zaobao.com/zg/zg080609_505.shtml
连续忙碌了两周后休几天假回来,发现发自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境外新闻味道已经不一样了,各家通讯社在灾区一线的记者不约而同地观察到,先前自由采访的环境正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家熟悉的管控和限制。
国际社会还在继续称扬中国政府的救灾表现,官方媒体也不断歌颂灾区的正面事迹,但是原来好不容易凝聚的官民一体,团结一致的气氛却显然开始出现让人担忧的转变。
中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近日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要求表彰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四省市地震灾区高三年级以下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然而豆腐渣废墟底下的数千条年轻生命,却似乎要成为被遗忘的对象。
驻华外国记者协会在本月6日发出通知说,根据在灾区采访的会员反映,当地正紧缩对于记者采访的控制。原来即到即办,而且在灾区通行无阻的采访证将在明天到期。
新的采访证不但需要记者的个人照片,一些县政府甚至乡政府还不认可省政府发出的采访证,要求记者再另外申请地方的采访证。
官方最忌讳的新闻据说是豆腐渣学校。法新社6日发自绵竹的报道说,该社两名记者被当地公安限制采访一所才新建十年的校舍被震跨的新闻。罹难学生的父母不断要求政府解释,为何校舍四周的建筑物都没有倒塌。
报道也引述另两名外国记者说,他们前一天在试图进入汉旺镇采访倒塌学校时被当局拘留并驱离。
路透社7日发自成都的报道说,通往都江堰和聚源的路上自上周起开始设立无数关卡限制记者通行。这两个地方都有不少害死数百师生的豆腐渣校舍,以及愤怒不平的家长。
报道引述成都一名杂志编辑冉云飞说:“最初他们并无法控制局面,现在他们已经恢复了能力。外国媒体对于政府是太乐观了。”
当地的记者告诉路透社说,宣传部门在灾后已经发布新闻报道的指示,但是一直到上周才开始贯彻落实。一名中国记者透露,指示的主要内容是要大力宣传灾区英雄人物,尤其是中共干部和政府官员的英勇事迹,同时避免报道敏感的豆腐渣学校。
该名中国记者说:“家长都非常的愤怒和激动;但是记者不准报道家长的要求。”
一名李姓家长指出,四川的记者到他们镇上采访一所压死400名学生的中学校舍,但是上面不准他们发表报道。
法新社另一篇发自聚源的报道说,被豆腐渣学校压死的学生家长不要金钱赔偿,他们只要伸张正义。一名周姓家长说:“我们的孩子是被贪污害死的,大家都知道。政府现在想要掩盖真相,因为他们开始担心了。”
有中国评论者对于中国政府在灾区的表现获得外界肯定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因为地震是天灾,责任好像不至于到官员头上,因而官方也乐得对媒体大方。这种论调在两三周前显得过于愤世嫉俗,然而当局最近的表现,似乎逐步印证了评论者的先见之明。
地震的破坏固然惨烈,到底还是天灾,一旦涉及人祸的责任,官僚系统自我保护的本能和既有利益团体的考虑便凌驾于对真相及社会和解进步的追求。
汶川大地震一时冲淡了奥运的喜庆,但同时隐然塑造出社会凝重但积极的精神面貌,提供北京奥运一个向世界展示焕然不同的中国形象的契机。随着当局试图营造一切如常的氛围,一个不小心, 5月12日以后中国对外的形象,恐怕又将被3月14日拉萨骚乱后的局面所取代;而饱经大劫的中国公民,恐怕再也不能容许一切如常了。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04928432)新世纪附:奥运在即北京未兑现新闻自由承诺
华盛顿 2008年6月9日 |
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两个月时间,在中国的外国记者发现,中国并没有完全兑现有关采访自由的承诺。外国记者,尤其是各国电视网的电视记者面临诸多采访限制及器材扣留。
在中国的外国记者发现他们在奥运前夕面临许多没有料想到的头痛问题。这些记者抱怨,中国当局开始限制他们在天安门广场和故宫这样的北京标志性场所作现场采访。一些电视网指责中国口岸扣押它们的摄影录音器材,并在采访日程上设置障碍。
*国际奥委会表示忧虑*
记者无国界抗议新闻限制 |
韦德说,这些电视网的高管们对北京奥组委的官员抱怨说,他们的奥运报导计划被迫滞后;他们的器材很慢才能获准运进中国。这些电视网对中国的官员说,他们要求的文件手续繁杂,那些在往届奥运会采纳的惯例看起来在中国难以被采纳。
韦德报道说,国际奥委会官员吉尔伯特.费里就此对奥组委表达了疑虑。他表示自己听到一些条件和要求行不通,不少事情根本不可行。而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则回答说,他需要这样的文件,以便找出主要问题。孙维佳还否认器材在运入中国时存在拖延问题。
*北京收紧外国记者报导限制*
美联社驻北京的体育记者韦德说,他了解北京方面和外国记者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比较紧张,而中国当局对外国媒体在奥运前夕的报导限制,应该和西藏事件有关。
他说:“ 从西藏事件以后,以及其后在火炬传递中在巴黎、伦敦和旧金山等地发生的抗议活动,这些都让北京政府感到很害怕,害怕在奥运期间可能会有人来到北京进行抗议。”
韦德表示,中国当局也不想让外国媒体拍到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抗议事件,所以限制摄录器材进入。
他说:“看样子中国政府也不大想让这些器材很快进入中国。他们担心到时候可能会有两千多辆电视转播车和卫星天线在北京和中国各地移动。我想他们会对这些器材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四处移动感到不舒服。”
韦德就此采访了多名在北京作奥运采访的外国记者,其中加拿大广播公司的体育记者斯考特.摩尔表示,他们有可能无法在天安门广场进行现场报道。在他看来,这非常可惜。
*一切为维护中国举办奥运盛会形象*
韦德认为,中国政府试图对与奥运有关的一切加强控制,意图维护中国的形象。
他说:“他们非常非常担心会出什么差错,担心世界会看到一个他们不希望被看到的中国。他们只想让我们看到宏大的体育场馆、体育比赛、还有欢呼的中国群众。他们不想让什么事毁掉这场表演。”
北京在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时曾经许诺在奥运期间给予境外媒体完全的采访自由。一年半以前,中国政府颁布了一条法规,允许外国记者进行自由采 访。在中国的外国记者俱乐部新任主席,同时也是英国卫报驻中国的记者乔纳森.瓦茨说,这部法规的确使情况有所改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有相当大的问题。
他说:“在接触官员和运动员等方面还存在显著问题;记者会依旧往往流于形式。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许多新闻机构希望派来更多的记者,但却面临签证 难题。这些问题在8月奥运前夕变得严峻起来。届时会有21,500名注册记者,以及另外5千到1万名未注册记者前来进行奥运报道。”
瓦茨说,在中国的外国记者俱乐部去年就采访自由度对200多名成员记者进行了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记者认为中国并没有履行它所做出的奥运媒体开放承诺。
瓦茨希望中国不要将外国记者视作是威胁,应该习惯外国记者和中国官方控制的媒体有着不同的观点。他不希望看到中国进一步加剧与外国媒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这样即便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一场欢腾的盛会,却会进一步拉开中国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北京,奥运,北京奥运会,外国媒体,新闻自由,奥运承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