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6日星期一

顏純鈎:為什麼和平的民主轉型可以在台灣實現?

作者臉書

國民黨本也是一個專制的政黨,蔣介石敗走台灣後,偏安一隅,痛定思痛,一度實行嚴酷的管治,但小國寡民,生存永遠是難題。再加上上世紀六十年代,台灣被迫與美國斷交,被趕出聯合國,更幾乎走上絕路。
但在政治文化上,國民黨一開始就受西方的影響。孫中山是受西式民主思想影響從事民國革命的,蔣介石在日本留學,國民黨高層政治精英,很大部份都受西方教育。宋美齡是基督徒,蔣介石後來也受洗,國民黨的黨文化,基本上以西方文化為源流。
上世紀四九年前的中國,奉行私有制和巿場經濟,保護私有產權,西方的現代學科在中國傳播,城巿建築模依西方風格,城巿生活充滿西方色彩。當時的人穿西裝,過西方節日,學習西方禮儀和習俗,模仿西方法治,奉行相當程度的言論自由。國民黨的黨文化,基本上屬於西方一路,與俄國的無產階級文化風馬牛不相及。
蔣介石雖然也是獨裁者,但原則上還維持和受制於國會,在黨內雖然一言九鼎,但仍要照顧地方軍閥和黨內不同派系的利益。最要緊的還是,蔣介石還有人性,不像毛澤東那樣,聲言打核戰死一半國民面不改色,以踐踏人性為樂事。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從南京撤退到重慶,蔣介石下令讓婦女和孩童先走,四九年國民黨從大陸撤退到台灣,蔣介石又下令讓婦女和孩童先走。蔣介石有人性,老毛沒有人性,根本差別在此。
國民黨在台灣實行土地改革,不像中共在大陸那樣,大量屠殺地主富農,掠奪他們的土地分給農民,再從農民手上把土地奪回交給集體,再由集體無償讓渡給中共。國民黨在台灣以資金贖買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和平地實施土地改革,發展農村的生產力。
蔣介石初到台灣,也實行一段時間的嚴酷管治,但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國民黨就在台灣基層縣巿推行民主選舉。當時有黨外人士參選,蔣介石最初下令封殺,隨即又收回成命,最終由黨外人士當選台中巿長。也就是說,後來蔣經國開創的民主新局,是有他父親的先行作為基礎的,蔣經國的民主轉型理念,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國民政府遷台後,致力於發展經濟,蔣介石和蔣經國都重用經濟人才擔任政府重要職務,如嚴家淦﹑孫運璿﹑李國鼎等,這些經濟專才對科技發展趨勢有充份掌握,老毛還在興烚烚搞文革時,台灣已經在規劃科技工業園區﹑推動金融巿場現代化。早在全世界都未重視晶片產業的年代,台灣就羅致了張忠謀,成立台積電,經過幾十年打拚,終於打下今日成為世界科技重鎮的基礎。
政治外交上受壓,只能以經濟自救,經濟發展推動了科技進步,科技進步又對政治體制提出更高要求。當美台關係大倒退,中共在聯合國趾高氣昂之際,蔣經國意識到,只有將台灣命運交給台灣人,才能萬眾一心抵禦外來的壓迫,至此,台灣的民主轉型便條件成熟了。
蔣經國初啟民主改革時,也曾受到黨內保守派的壓力,有人說這樣改下去國民黨的執政地位不保,蔣經國答以「世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有人勸他要對反對派實行鎮壓,他說用權是很容易的,難是難在有權不用。
首先是國民黨的政治文化來源於西方文化,其次是國民黨領袖都具有基本人性,再次是國民黨始終將發展經濟保障民生放在施政首要位置,最後是黨的利益置於人民整體利益之下。沒有以上幾個前提,台灣的民主轉型不可能實現,至少不可能和平實現。
當美中蘇三國演義瓜分世界之時,台灣侷處一隅,以默默的自我革新為職志,臥薪嚐膽,勵精圖志,不求聞達於諸候,十年生聚一朝抵於成。時至今日,台灣不但以經濟與科技聞名於世,而且以成熟的國家民主體制傲視亞非拉,與西方民主國家齊肩並進,這不是偶然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至於往日沉潛開拓的國民黨,今日墮落成依附中共的軟骨頭,這是另一個問題。國民黨在台灣完成民主轉型後,執政地位有失有得,本來是民主體制下的正常現象,但國民黨在連戰敗選後,卻想到利用中共的實力來影響台灣,幫助其重奪執政地位,這一來正中了中共統戰的圈套,自此一發不可收拾。直到馬英九上場,因政治無能更變本加厲向外求乞,背離兩蔣的政治初衷,發展到以賣台為能事,這也預示了國民黨氣數將盡的末路。
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國民黨之敗,敗在黨內英明的政治領袖後繼無人。蔣經國李登輝之後,到連戰﹑宋楚瑜再到馬英九,都是扶不起的阿斗,在黨遭遇困難時,缺乏逆境奮發的定力,也缺乏振衰起疲的謀略,反而投靠更專制邪惡的中共,這完全是政治上的自殺,永遠都走不出死亡螺旋。
政黨的興衰取決於黨文化,也取決於時勢,更取決於黨的領袖和路線,國民黨以末落的中共為靠山,必將隨著中共的沒落而衰敗。國民黨要重新出發,唯有擺脫中共控制,回到台灣人的立場上來,才能起死回生,不負兩蔣的歷史貢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