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近年来,大学的学科生态和学院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明显的就是学科的工科化和以课题及论文的"工分制"为考核方式的科研的计划化的出现。而这一幕让人似曾相识,让人不由得想起了我国之前一边倒学习苏联的大学模式所带来的令人遗憾的结果。可以说,大学的工科化和科研的计划化不仅不会真正带来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明,反而会导致其停滞不前,甚至做无用功。
而苏联模式的大学过分推崇专科教育,尤其是强调对理工科的专门学院的扶持,忽视甚至取消人文社科的学科建设,简单的以政治教育取代人文思想的养成。但这样做的结果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性,这也是苏联在后期科技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也对之前设立的以欧美大学模式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进行拆解和改造,如我的母校南京大学就"一气化三清",被分拆成文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等。我之前工作的交大由借鉴麻省理工理工办学模式的理工管文结合的大学变成造船学院,现在所工作的曾以德国大学为模版的同济大学的文科医科工科都被调出,变成单纯的建筑学院等。这些"学院化"的工科学校虽然也为国家建设"速成"了大量人才,但并未产生真正可以推动科学进步的大师级人才。不过,这段高等院校调整的历史已经广为人知,我也就不必赘言,而关于其利弊得失也不必多言。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已经看到,那就是既未能培养出真正的有影响的科学家,也未能真正培养出有影响的人文大师。
但是,如果注意到我国科技和思想的进步与大学模式的关系,就会发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各行各业挑大梁的人才绝大部分都是在欧美模式的高校培养出来的或者基本上都是在欧美的大学里读的研究生。更加让人深思的是,我国的科技与人文在改革开放后之所以又迎来一个大发展,不仅与我们重新派出学生到欧美留学有关系,也与我们的大学逐渐重新回归之前的欧美的综合性大学模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不无关系。
长期以来,因为我们缺乏科学的传统,总是习惯于把科学技术化,同时也总是把科学的发展与人文思想的进步割裂开来,但其实科学的发明与人文思想的革新密不可分,没有思想的自由和更新,人不可能有无拘无束的创造性,更不可能有科学的大胆的突破。
因为科学的进步更不可能通过命令和计划来执行,这样做当然会物极必反,如像最近各个大学强推的各个学科人工智能化的政策就让人哭笑不得,其实即使到今天,在我们的大学里真正懂人工智能的老师也屈指可数,但是忽然要所有的学科都要植入人工智能课程或者要和原有课程"杂交",其效果可想而知,无非是又出现了一批非驴非马的"计算机+"或者"网络+"的课程,徒然浪费老师和学生的宝贵时间而已。
而更为荒诞可笑的是,如今我们的大学不仅工科化和计划化,这些年来还出现了学科"排行榜"的游戏,那就是自己关起门来"过家家",把自设的课题和论文作为大学学科排名的重要标准,这也导致了各个大学不得不"闻鸡起舞",只能不惜工本硬着头皮"全民"动员和"辅导"老师们申请各种课题,却因此忘记了大学的"初心",那就是教书育人,努力为国家培养健全的有创造力的人才,同时让老师们专心学术的研究,有力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的进步。而大学办学如今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极其荒诞的一幕,那就是很多学校都在围绕着学科排行榜的指标在办学,而不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生的需要和学科的良性生态来办学。而这场闹剧给大学带来的伤害已经开始,未来将更为可怕。
现如今我们的大学重回苏联模式,再度强调学科的"工科化"和学术研究的"课题化",并且有意无意压抑和限制人文学科的必要的且同步的发展,很可能在未来我们最需要创造性人才的时候却捉襟见肘,再次陷入到无人可用的境地。为此,有必要警惕大学重蹈苏联模式的覆辙。
2025年1月2日匆草于五角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