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八月底完成了他任內第一次、也應該是最後一次的中國行。外界關注他此行達成的幾個目標,但另一方面,他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時,兩人發言凸顯美中對彼此關係的認知存在著難以跨越的鴻溝。
蘇利文訪中的三個成果
蘇利文取得的成果中,最重要的是為他即將卸任的老板拜登(Joe Biden)敲定任內最後一次拜習會。會面安排在十一月十五、十六日秘魯舉行的APEC峰會,或者緊接著在十八、十九日於巴西舉行的G20峰會。第二個成果是與軍委副主席張又俠見面,蘇利文稱這次與張又俠整個團隊會面,「聽取他們對關鍵問題的看法,這是無可取代的」。前美國國防部中國、台灣和蒙古辦公室主任唐安竹(Drew Thompson)分析說:「中國政府將雙邊軍事關係視為整體關係的一個重要政治指標。」這次會談確保了美中軍方後續溝通的順暢,這將有助於控管台海、南海的緊張情勢。
第三個成果,也是蘇利文此行的重頭戲是和老對手、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舉行兩天六輪共十一個小時的「戰略溝通」。中國官方以及西方媒體都強調兩人在全球各不同地點多次會談。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形容這是「季辛吉式接觸」,也就是仿效當年季辛吉擔任尼克森國家安全顧問時,繞開國務院官僚系統直接和中國打交道,最終促成尼克森訪華。二○二三年一月中國間諜氣球事件發生,打壞了蘇利文預訂好的訪中行程,之後十八個月間,他和王毅在維也納、曼谷等地舉行了五次會談。倫敦《金融時報》引述美國官員描述他們在維也納的見面:「非常簡單,你飛過來,坐車到酒店,進入房間,然後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種類似季辛吉的秘密外交維繫了美中兩國的溝通順暢。
蘇利文與王毅的「季辛吉式接觸」
蘇利文與王毅進行的「戰略溝通」或「季辛吉式接觸」,本質是在設置護欄、管控雙方分歧的「預防式外交」,美方認定彼此是競爭關係,並不認為雙方基本矛盾可以解決。所以蘇利文與習近平見面後的記者會上說:「我們認為與中國的競爭不一定會導致衝突和對抗,關鍵是通過外交進行負責任的管理。」而且競爭中也可找到利益一致的議題進行合作。這就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二○二一年提出來的「競爭、合作、對抗」(compete、cooperate、adversarial)並存的美中關係,而這點可以視為拜登時代美國對中國外交政策的特色。
蘇利文在北京與習近平會面時,兩人對美中關係的定位與期許完全迥異。蘇利文說:「拜登總統以負責態度致力於管理這段重要關係,以確保競爭不會演變為衝突或對抗,並在雙方利益一致之處共同努力。」也就是在重覆「競爭、合作、對抗」的基調;相對的,習近平的說法卻是:「首先要回答好中美到底是對手還是夥伴這個管總的問題。」他要美國與中國共同努力找到「正確相處之道」。而在同一時間,中國駐美大使在美國參加論壇時也說:「中美關係不應是你輸我贏、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我們願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
習近平不願承認「競爭、合作、對抗」是美中關係現狀
換言之,習近平不願承認「競爭、合作、對抗」是美中關係實存現狀,而強調美中要建構「雙贏」關係。從去年十一月和拜登在舊金山見面、今年四月在北京接見布林肯,一直到這次與蘇立文見面,習近平都拒絕承認兩國是競爭關係而堅持「雙贏」基調。
對此,《華爾街日報》(WSJ)首席中國記者魏玲靈(Lingling Wei)的解釋是:第一、美中數十年來的交往(engagement),中國人喜歡稱之為「雙贏合作」,中國經濟受益於貿易和投資而起飛。如果北京領導人公開接受華府以「競爭」界定兩國關係,代表著承認美國可以藉限制科技與投資做為正當競爭工具,也就是承認「交往」時代已完全結束了。
其次,北京一向對外宣稱它是和平崛起,一旦把美中關係視為競爭為主的關係,這就與它對外宣傳矛盾──尤其在中國被許多西方國家視為愈見野心勃勃的全球強權之際。
不過魏玲靈也指出,這些都是中國對外的說辭,其實骨子裡想的、全力奔赴的目標就是要打敗美國。因此拜登時代設置護欄管控風險並未真正消弭衝突的火種,中國一方面厲馬秣兵,準備有一天與美國一決雌雄;一方面不時伺機擴張地盤,包括在南海、台海甚至在日本領海展現肌肉。
拜登即將下台,十一月的拜習會也是在當月五日美國大選後上場,等於只是留一個歷史記錄,對未來美中關係並無實質影響。不過,中國經濟正處於「三十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循環的內循環已轉不動,若美國再升級對中國科技、貿易的制裁,中國經濟將更陷入絕境。即使拜登已跛腳,習近平也得和他的政權保持穩定關係。
美國大選後才會看出中國的新對策
中國經濟情況慘澹,七月中共三中全會後,各界期待中南海會有積極的挽救經濟措施出爐,結果直到八月底才提出一個謹慎的貨幣寬鬆政策──人民銀行透過一級市場購入四千億特別公債以釋出信用、鬆綁銀根。中國目前對經濟的態度,用總理李強的話形容是:「經過疫情幾年的衝擊,經濟運行就像一個人生了病,大病初癒,按照中醫理論,這個時候是不能下猛藥的,應該精準調理,慢慢調理。」
慢慢調理,其實也是在靜待兩個月後美國大選結果,才能決定經濟大走向。習近平與美國一決雌雄的野心不會因為誰是下任美國總統而改變,只是萬一川普當選重起對中國貿易戰、關稅戰,屆時中國的日子更難挨了,因此北京已在準備因應美中經濟大 戰再起。
作者本名郭宏治,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SUNY-Binghamton 社會學碩士,台大經濟系學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