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星期一

余英時︰台灣的公民抗議和民主前途——中共想摧毀台灣民主

  • 图:余英时在刘宾雁追思会致辞
  • 這兩天我在CNN、英國BBC、日本NHK和美國幾個大電視台上,一再看到台灣大學生群體衝進立法院大廳,靜坐抗議的許多鏡頭。好幾年了,我沒看見過台灣曾這樣受到全世界媒體的重視,三月二十日我又在《紐約時報》上讀到Austin Ramzy的顯著報導("Trade Deal Spurs Protest in Taiwan"),並附有大幅照片。讀報之後,我才知道抗議起源於台灣政府將和中共簽訂「服務貿易協議」。
  • 抗議的人群不信任這個「協議」,認為必將對台灣經濟造成長遠的損害。因此他們要求「協議」必須在國會中進行逐條逐項的實質審查。但由於國民黨在立法院佔有絕對多數的席位,政府方面似乎希望全案在國會中可以很快獲得通過,不必強迫逐條審查、逐條表決的手續。
    據《紐約時報》,台灣的民意調查顯示:反對這項「協議」者百分之四十四.五,支持者百分之三十二.八,沒有意見的百分之二十二.九。但最值得重視的是百分之七十三.七說:他們贊同對此「協議」進行逐條審查。
    反服貿就是保衛民主
    又據香港《蘋果日報》記者陳沛敏的報導(《站在香港 看看台灣》,三月二十日),學生佔領立法院得到數以萬計的民眾在場外聲援,律師、醫生等專業人士紛紛挺身義助,各大學當局也表示尊重學生的行動,教授們更公開發聲支持。尤其令人感動的是一位警員在「臉書」上留言:「脫下制服,我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也反對草率過關…你們今天來到立法院爭取民主,而我們站在立法院前捍衛法治。我們不是敵人,而是站在對面的戰友。」這是台灣的民主風範已發展到極高境界的證詞。
    為了弄清楚這次抗議的真實性質,我曾先後和我十分信任的台北友人們通過電話。他們眾口一詞告訴我:這是一次自動自發的公民運動,而以青年學生為運動的主體,絕不可誤解為反對黨的政治操縱。有一位朋友更指出:抗議群眾甚至拒絕政黨參與運動的要求。


    《紐約時報》已在抗議群眾和反對黨之間劃了一條清楚的界限,對兩者的活動分別敘述,而不是混在一起。它引了一位年輕的醫院工作人員(女性)的話:「我們目前也許有點遲了,但是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活動,我們便不能讓政府聽到人民的聲音了。」這裡流露出來的是真正的民主意識,絕非任何黨派所能假借的。
    中共以經促統被識破
    在整個抗議活動後面,我們很清楚地看到:台灣公民,特別是青年一代,對於海峽對岸極權政府的極端不信任。中共近六、七年的對台政策是運用經濟把台灣牢牢地套住,等到台灣離開大陸無以為生時,「統一」的機運便到來了。這是通過經濟以發揮政治影響的障眼法,但今天已被參加抗議的公民識破了。《紐約時報》說:抗議的人群反對「服貿協定」是深恐給予北京太多的經濟影響力。他們顯然已認清:這種經濟影響力事實上即是政治影響力的化身。


    這次公民抗議是一場保衛並提高台灣民主體制的運動,對於人民和政府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人民固然可以通過運動而鞏固其公民的權利,政府也可以因為「聽到人民的聲音」而提高其民主的素質。台灣已歸宿於民主是一個不可更改的現實,在民主體制之下,人民和政府之間往往存在分歧和衝突,但不可能是敵對的。因為不民主、非民主或反民主的政府已不復有存在的空間。


    中共一直在千方百計地企圖摧毀台灣的民主,台灣的人民和政府都必須把警惕提到最高的程度。民主是台灣安全的最大保證。

    
英時 上 二O一四、三、二十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