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7日星期四

黎蝸藤:中國對日發動十年最大認知戰,為何沒打贏?

黎蝸藤 / 風傳媒 20230907

月底,日本開始排放經過稀釋之後的福島「處理水」(即經過「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LPS)處理的核廢水)。和預期一樣,中國立即向日本實施嚴厲制裁,宣布禁止進口一切日本水產品以及中福島等十個都縣的食品。中國的兩個特區香港和澳門也宣布禁止日本十縣的水產、生鮮食品。中國在國內和國際場合更加用力地抨擊和抹黑日本,在國際場合也就差沒有把日本說成是「邪惡國家」了。 

中國對日輿論戰分為三個階段。最初,以外交部發言人的抨擊為主,輔以大外宣擴大,以及在社交傳媒傳播假消息。

進入8月臨近日本排放,中國開始在聯合國一系列機構的會議上拋出對日本的指控。很多會議根本毫不相干。比如中國在8月9日,向「《核武禁擴條約》 (NPT)第十一次審議大會第一次籌備會」提交「中國代表團關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核污染水處置問題的工作文件」。顯而易見,日本排放福島處理水和核武擴散問題怎麼樣都拉不上關係。中國此舉更顯蠻橫無理。

中國成了一個人「獨奏團」

此情此景令人回想起十年前釣魚台購島事件之後,中國針對日本的輿論戰。毫無疑問,這也是十年來中國對日本發動的輿論戰和認知戰中,最大規模的一次。

中國大陸駐日大使吳江浩針對日本福島核污水問題召開記者會。(圖/翻攝自中國大陸駐日使館官網)
中國全面批判福島排放水。圖為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針對日本福島核污水問題召開記者會。(圖/翻攝自中國大陸駐日使館官網)

在日本正式排放之後,中國各駐外使館開始加入戰團。比如英國發表聲明,支持日本的排放行為;中國駐英領事館罕有地在完全不涉及中國的問題上,專門發文〈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就英方涉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錯誤言論答記者批駁〉。

此情此景令人回想起十年前,即2012-13年釣魚台購島事件之後,中國針對日本的輿論戰。毫無疑問,這也是十年來中國對日本發動的輿論戰和認知戰中,最大規模的一次。

然而,事與願違。雖然中國口口聲聲說(正如駐英使館批駁中所言):「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日本國內眾多民眾都對日方上述行為持反對態度。」尷尬的是,實際上只有中國自己一個國家在「獨奏團」。

當然了,兩個嚴重依賴中國的國家,俄羅斯和朝鮮也附和中國。但誰都知道,這兩個國家都已聲名狼藉,國際社會根本沒有把該兩國視為「正常國家」。它們對中國的附和,無非是跪舔中國罷了。

中國為何在對日輿論戰中無法取得上風?

首先,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尊重科學

中國指責日本「把接觸過融芯的『核污水』」和「核電站冷卻用的核廢水」混為一談。按照中國的邏輯,我們應該對比的也是「日本經過處理稀釋的接觸過融芯的核污水」和「中國未經處理的冷卻核廢水」。

日本官方製作的各國氚排放量統計圖(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日本官方製作的各國氚排放量統計圖(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日本排放處理水,歸根到底就是一個科學問題。很簡單,如果處理水已經符合國際公認的排放標準,它就是可以被排放到大海的。

處理水能否排放的最關鍵指標有三個:第一、除了氚之外的其他放射核原子,是否能被APLS系統處理到排放標準值以下;第二、對APLS系統不能淨化的氚,在稀釋後,其濃度是否低於排放標準;第三、氚的年排放總量(根據計劃)是否低於排放總量上限。

無論從東電、日本獨立研究所、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委託的幾個實驗室,得出的結論都是一致的,即處理水完全符合排放標準,對環境的影響「忽略不計」。

事實上,日本排放的處理水中的氚,雖然高於福島以前的排放水準,但無論在排放濃度和還是排放總量上,都低於世界很多核電站所排放的核廢水,尤其是低於幾乎所有的中國核電站(參看日本交流協會的統計整理)。

如果中國排放的核廢水是安全的,可以排放的,那麼憑什麼日本的處理水不能排放?

中國指責日本「把接觸過融芯的『核污水』」和「核電站冷卻用的核廢水」混為一談。然而,中國也把「未經處理的『核污水』」和「經過APLS處理的『核污水』」混為一談。

所以實際上,即便按照中國的邏輯和用字,我們應該對比的也是「日本經過處理稀釋的接觸過融芯的核污水」和「中國未經處理的冷卻核廢水」。

一個接觸過融芯但經過處理,一個未接觸融芯但未經處理,最後我們判斷的基礎,歸根到底都只有一個,即科學,用科學去鑑別,誰排放的水放射量更大。

在科學數據上,日本顯而易見是佔了上風的。

在排放後,日本每天公佈對附近海域的水質監測結果,一如科學的預測,放射量全部都遠遠在標準之下,更證明了日本排放的科學性。

第二、日本排放合法合理

日本已經採取了盡可能的措施,以把處理水控制在排放標準之內,因此,也不屬於國際公約中所說的「污染海洋的廢物」。

福島核電廠排放「核處理水」的管線。(美聯社)
日本在自己領海中排放處理水而不是在公海中排放。圖為福島核電廠排放「核處理水」的管線。(美聯社)

日本在自己領海中排放處理水而不是在公海中排放,完全是本國內政。按照中國一向的宣傳口徑「各國無權干預」。

中國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指責日本,認為日本違反了194條「防止、減少和控制海洋環境污染的措施」。

根據194條第2款,「各國應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在其管轄或控制下的活動的進行不致使其他國家及其環境遭受污染的損害,並確保在其管轄或控制範圍內的事件或活動所造成的污染不致擴大到其按照本公約行使主權權利的區域之外。」

根據194條第3款,「依據本部分採取的措施,應針對海洋環境的一切污染來源。這些措施,除其他外,應包括旨在在最大可能範圍內盡量減少下列污染的措施: (a)從陸上來源、從大氣層或通過大氣層或由於傾倒而放出的有毒、有害或有礙健康的物質,特別是持久不變的物質;⋯⋯」

然而,這兩條規定絕對無法理解為,凡是有一絲潛在的污染的可能性的物質都不能排放,否則,如何解釋中國能排放冷卻用的核廢水?

相反,日本正是採取了一切必要措施,「最大可能範圍內盡量減少污染」,以確保處理水排放對環境影響「忽略不計」,對本領海也可忽略不計,更遑論對其他國家的領海。

中國又用《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指責日本。然而,日本的排水,不是「傾倒」。所謂「傾倒」指的是「任何從船舶、航空器、平台或其他海上人工構築物上有意地在海上傾棄廢物或其他物質的行為」。而且,日本排放處理水的出口距離海岸線如此之近,只有一公里,其地點是否已經屬於日本的「內水」也很難說。而該公約明確認為裡面涉及的「海域」不包括「內水」。最後,同樣,日本已經採取了盡可能的措施,以把處理水控制在排放標準之內,因此,也不屬於公約中所說的「污染海洋的廢物」。

第三、日本尊重國際組織,尊重權威

在311地震發生後,日本和IAEA緊密合作。日本尊重國際組織,尊重權威,主動請求幫助,是國際社會最終支持日本排放計劃的關鍵。

2023年8月22日,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儲存罐空拍照。(美聯社)
日本政府主動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給予指導意見,定期向IAEA遞交福島核電廠事故處理進度與監測報告。圖為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儲存罐空拍照。(美聯社)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是聯合國指引下,全球唯一的有關民用及和平使用原子能的權威組織,獨立地運作,擁有和全球幾十個實驗室合作的網絡。和所有國際組織一樣,它不是「國家之上」的組織,但其意見對各國有重要指導意義。

在311地震發生後,日本和IAEA緊密合作。日本政府主動要求IAEA給予指導意見,定期向其遞交福島核電廠事故處理進度與監測報告。日本主動要求IAEA評估日本排放處理水的方案是否安全、符合標準,並請求IAEA獨立檢測樣品。在即將排放前,還先在福島現場啟用供IAEA長期直接監測的辦公室。日本政府不惜多等一段時間,務必要國際原子能機構最終報告出台,確認排放符合標準和對環境影響微乎其微,才開始排放。

當然,IAEA辦事也毫不馬虎。它組建了由11國專家組成的「任務團隊」三次赴日本實地考察,並採集樣本,交由國際原子能機構本身實驗室和第三方獨立實驗室各自獨立檢測,最後寫成最終報告。這11國專家包括中國科學家,沒有專家對報告提出「反對意見」。

報告確認了日本排放處理水,完全符合排放標準,對環境的影響「忽略不計」,排水方案也符合國際慣例。

正是因為IAEA的權威意見,很多原先對日本排放心存疑慮的國家,也開始支持或者至少不再反對日本排放。正如太平洋群島國家論壇IAEA主席國庫克群島總理布朗所發表正式聲明,太平洋國家站在科學的一邊,承認國際原子能組織的權威性。實際就是為日本排放放行。

可以說,日本尊重國際組織,尊重權威,主動請求幫助,是國際社會最終支持日本排放計劃的關鍵。

第四、日本誠意十足

如果有國家是從一開始就打算反對日本,那麼再多的解釋也是沒有用的。但即便如此,日本還是盡了最大努力。

日本東京電力製作雙語網頁公布福島核資後續處理細節(TEPCO網站)
日本東京電力製作雙語網頁公布福島核資後續處理細節(TEPCO網站)

日本政府始終堅持公開透明、耐心向國際社會說明,以求取得最大共識。在整個排放計劃從設計到實施,日本政府和東電始終公開透明。東電公司設立日英雙語網站,不但詳細解釋了APLS系統的處理流程,更重要的是定期發布監測和測量數據。只要想查,全世界人都可以免費查閱。

有人質疑這些數據「造假」。然而,一個反證就是,所有那些質疑東電處理水「質量不過關」的文章(其實大都是誤解或吹毛求疵),其所有數據都是從東電網站公佈的定期報告中得來的。試問,如果東電要「造假」,何不把數據造得「好看一些」?何必自暴其短?

為了打消他國疑慮,東電還專門建立了一個五語網站(日、英、韓、繁中、簡中) ,解釋處理水的流程,發布最新消息等。日本還投放大量資源,不斷和各國溝通,解釋,以尋求各國理解。

當然,如果有國家是從一開始就打算反對日本,那麼再多的解釋也是沒有用的。但即便如此,日本還是盡了最大努力,根據日本駐中國大使館所言,「日本駐華大使館指出,日方每個月定期都在東京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駐日使館、媒體簡報。」於是,誰是無理取鬧的一方,國際社會一清二楚。

日本為世界作出榜樣

如果有人向大海「倒垃圾」,我們一定要用日本為準繩去衡量,有沒有把「垃圾」先清理乾淨、無害化、有沒有公開透明……

美國駐日本大使伊曼紐爾於2023年8月31日在福島縣品嚐桃子,並且豎起大拇指比讚。(美聯社)
日本開始排放的第二天,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支持日本。圖為美國駐日本大使伊曼紐爾於8月31日在福島縣品嚐桃子,並且豎起大拇指比讚。(美聯社)

《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長居日本的作家布朗(Azby Brown)的評論,認為日本這次排水為世界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以後誰都可以向大海「倒垃圾」了。

筆者認為恰好相反,日本在遭受不幸之後,表現出極大的勇氣,那種公開、透明、耐心、尊重國際組織,和國際社會緊密合作,最關鍵是堅持基於科學的態度,為世界樹立了一個處理災難的優秀先例。

試想以後,如果有人向大海「倒垃圾」,我們一定要用日本為準繩去衡量,有沒有把「垃圾」先清理乾淨、無害化、有沒有公開透明;是主動要求國際權威組織鑑定,還是「關起門來,內政不容干涉」;有沒有過硬的科學證據等等。要做足了這些才能「倒垃圾」,就問有多少國家能做到?

正如在日本開始排放的第二天,美國國務院發表了支持日本的聲明:「從災難發生以來,日本一直保持開放和透明的態度,尋求負責任地管理福島第一核電廠以及核處理水的最終排放,並積極與印太地區的科學家、合作夥伴以及IAEA協調。⋯⋯正如國務卿布林肯8月15日所說的,美國對日本安全、透明和基於科學的處理程序感到滿意。」

這些就是中國無論怎麼打輿論戰,都不可能佔上風的根本原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