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CHIR SHARMA
2018年8月16日
周一,伊斯坦布尔一家货币兑换店。土耳其里拉上周出现暴跌。 LEFTERIS PITARAKIS/ASSOCIATED PRESS
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以处境不佳的强人统治者惯用的借口,将本国的金融危机归咎于卖国贼和外部势力,形容坚挺的美元是外国人对土耳其发动"经济战争"所使用的"子弹、炮弹和导弹"之一。
许多新兴市场的开支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并依赖外国贷款机构为这些恣意挥霍的习性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导致自己面临金融危机的风险。但土耳其在埃尔多安2002年上台前,就已经是这种情况的一个极端例子。近来,埃尔多安的鲁莽经济政策——包括人为压低利率水平,推高债务、赤字和通胀——只是让事情变得更糟。许多富裕的土耳其人已看到了又一场危机的来临,早在外国人加入到逃离大潮之前就已外逃,加速了土耳其里拉在过去几天里的下跌。
土耳其的麻烦是自己制造的,针对土耳其的经济战争是埃尔多安阴谋论的凭空想象。但是,在美元飙升的影响上,他说的有些道理,美元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伤害的问题由来已久。
与土耳其之前的许多新兴市场货币危机一样,这次危机也发生在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升值之际。随着美元走强,土耳其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偿还美元债务的难度加大,最终让投资者开始逃离。
现在的问题是,土耳其是否会像1997年的泰铢贬值那样,处于一场更广泛的全球危机的边缘。答案并不清楚。土耳其里拉的贬值已对其他新兴市场的货币产生了负面影响,但这些国家中很少有像土耳其这样,面临着巨额外债和助长通胀的政府政策的双重问题。
但是,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正在逼近:正在削弱土耳其经济的强势美元,可能也在危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
中国易受美元走强的影响有不同的原因。在某个层面上,中国对进口的依赖远低于土耳其,土耳其不得不从外国进口几乎所有的原材料,包括石油。而且,中国还有一个与土耳其不同的地方,它没有长期的贸易逆差,不需要靠大量的美元贷款来为本国的海外购买提供资金。
但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政府曾试图通过命令国有银行发放新贷款来保持经济增长。全球债务在过去十年的增长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境内发放的国内贷款。在中国流通的货币量比在美国流通的多得多,其中大部分掌握在不断寻找更高回报的中国人手里。
中国南通,银行职员在清点100元面值的人民币。该国目前流通的货币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因此,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资本外逃风险。上一轮的外逃始于2015年,当时有初步迹象显示,美联储将开始加息。中国通过收紧货币控制阻止了那次外逃,但控制措施很少能长期有效。精明的国人会找到创造性的方式把他们的钱带出去。
今年,美联储的紧缩政策进一步推高了美元,而中国政府的宽松货币政策则进一步削弱了人民币,这就加大了中国投资者将人民币换成美元的诱惑。现在,中国人在美国可以挣到同样的利息,风险却低得多,因此他们逃离中国的意愿强烈,而且随着美联储的进一步加息,这种欲望会越来越强。
北京也可能试图通过让人民币升值来削弱强势美元的吸引力。但这将意味着收紧人民币的供应。在中国经济增长由于债务负担过重已经放缓时,这样做可能会让经济脱轨。
中国还在试图通过让人民币在世界上更受欢迎来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但这是一个长期计划,尚未取得成功。尽管美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已从2001年的32%下降到23%,但美元仍是世界上遥遥领先的最受欢迎货币,从贷款到进出口贸易的支付都会使用美元。
世界各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中,60%以上是美元,中国让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雄心几乎没人买账。各国的央行和投资者仍对持有人民币持谨慎态度,中共当局可能随时对这个货币加以控制,就像他们在2016年所做的那样。
随着此次危机的展开,人们的注意力可能会从土耳其对全球构成的相对较小的威胁转向中国构成的更大威胁,从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战转向货币战。虽然特朗普政府已指责中国通过压低人民币汇率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但在过去几天里,中国已转向试图阻止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下跌了7%。中国政府最不希望看到的是突然出现信心危机。
因此,中国正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不断走强的美元可能会引发更多的资本外流,但任何支撑人民币的做法都可能会进一步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靠印更多的人民币来应对经济疲软的迹象,这种做法在美国实行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有效。现在美国正在提高利率,中国降低利率的做法只会让中国投资者有更多的理由撤资。
世界经济的命运取决于中国如何应对这一困境。中国14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是土耳其的15倍以上,约占全球经济体量的16%。
这是决定性的。
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里拉的崩溃可能转瞬即逝,而中国则有可能决定这场危机的走向。
Ruchir Sharma是观点文章作者,目前在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担任新兴市场主管及首席策略师。
翻译:Cindy Hao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