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山东省副省长黄胜(见图)贪腐案已经揭晓,昨天官方公布了对他处理的初步结果,估计司法审判程序马上会展开。黄胜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都是在曲阜师范大学读的本科,他是历史系79级的,我是中文系78级。曲师虽在孔府圣地,但地处农村,名气不大,按大学正规排序,大概只能跻身于三四流之列。可能是受惠于孔子遗风,曲师出了三个“大秘”,名震齐鲁。黄胜是原省委书记赵志浩的秘书,除他之外,中文系77级的于明,曾担任原省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的秘书,中文系79级的邹唤德,在省长李春亭当厅长时就开始跟班,一直跟到省府,成为“首秘”。母以子贵,母校也不例外,因优秀学生而荣耀。然而,这三个“大秘”的最后结局都不尽人意。邹唤德在早几年就进了监狱,夫人病死,可谓家破人亡;于明患肝癌终告无治,不得善终;黄胜现已如此,只能听候命运审判。本文是在黄胜“出事”后写的,于去年底登在曲师中文系78级的博客上,既算是回忆,也算是反思。现稍作修改,向公众披露,此类事太过普遍,记录而已。
去年11月,我去广州中山大学参加一个会议,会后由校方组织去开平阳江等地观光。路上,接到同学赵延彤的一个电话,他还是那个毛病,说话吞吞吐吐,磨磨叽叽,最后才费劲告诉我,黄胜可能出事了。听到这消息,我并不愕然。这些年来,我认识的官场朋友落马的不少,大环境如此,仕途已成凶险之地。我给同学汪家明发了一个短信,确证此事。家明回信说,正在查,有人算计黄胜。谁知仅过了两小时,收到手机报,新华社公布,黄胜被双规。回京后有女同学李盈来电话,又谈起此事,分析、猜测、不解、惋惜,最后我说,当官又啥好的,死的死,坐牢的坐牢,不得善终。李盈完全同意我这个看法。
黄胜、于明、邹唤德,山东的三个大秘,可都是从我们曲师出来的,两个还是我们中文系的同学,一直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大凡校庆,他们是可以坐主席台的。三位同学分别跟随山东两个书记一个省长,没有水平是伺候不下来的。黄胜在学校时已是团的干部,主持学生会工作,一招一式已有领导的派头。于明聪明善辩,性格细腻,显示出是做秘书的人才。唤德当时看起来蔫不啦叽,老实巴交,但干活扎实,遇到贵人能起来。他们三位的仕途大致相同,先学徒一样的在首长身边打杂,历练几年便进入中枢,后来就是大管家了,事无巨细都得搭把手。首长上去了,成一方诸侯,做秘书的更是搭上顺风车,万人仰慕,万人相求,看似功成名就,祸根可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埋下了。
我和于明交往多些,他在学校时好和我辩论,彼此情谊却很深。93年,我回山东办公司,他提了一兜苹果来看我,顺便聊起他的工作。那时他老板已高升中央领导,他没跟着去,显然错失机会。没有人罩着就大不一样,在省委研究室副主任位置上一呆就是好几年,说起这些,于明很不满意。他自己就说,跟准一个人有好处,是非也不少。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在大多数从政的同学还在为一个副处或正科的位置拼搏时,已是副厅的他却满是郁郁不得志的怨气。当了多年的幕僚,他的目标是主政一个地市。这个想法其实也没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志在为人民做更大贡献。几年后,好像终于有了机会,于明被派到潍坊市当常务副市长,当时市长已临近退休,组织叫他去主持常务工作明摆着是要让他接班的。于明很珍惜这个机会,去了潍坊后干劲很大,上下反映也不错。他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到潍坊投资,并指定奎文区的区委书记接待我。知道我是于市长的同学,区委书记鞍前马后地作我向导,言语间对于市长至为崇拜。就在上下左右普遍期待于明按时转正时,情况却突然发生变化,省委下命令调于明去省社科院任党委书记。当了17年的副厅终于转为正厅,但当市长主政一方的理想就此破灭。于明对这个任命非常不满,他是一个修养极好的人,在和我谈起这事时也忍不住爆出粗口。
社科院党委书记,省委候补委员,这个位置是多少在仕途中艰难跋涉的官员梦寐以求啊,但于明却不以为然,说穿了,他不是嫌官小,是嫌这个位置太闲太虚,做不了实事。大概不到一年,于明借口养病,居然辞了这个职务。真辞了也就罢了,你如真看透官场,就此洗手不干,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那还真是一件好事,至少那个病是不会找上门来的。但于明那放得下,辞了职务,心根本没有收回来,反而更纠结,原本想和组织叫下板,谁知组织不理你,由你去。这时,于明就没着没落了,天天闲在家里,闲的发慌,甚至有意做我的副手,在山东做生意。我这么小的庙那容得下他这尊大菩萨,关键是他的心态调整不过来,还陷在官场不能自拔。就这样纠结了好几年,上级终于开恩,安排他去省煤炭办公室任副主任,正是这个位置最后要了于明的命。
于明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时,我去看他,临近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终于醒悟。他对我说,他犯了两个致命的错,一是对官位看的太重,社科院是多好的地方,没有任何压力,他居然弃之若履;二是不该任最后那个职务,下去视察遇到的都是一些酒鬼,把肝给活活喝坏了。看着于明黯淡的脸色,我知道他内心一定有一个祈求,如果有来生,绝不再为官。
邹唤德和于明比,性格上倒是极放得开,说话口气大,胆子也大。在学校读书时,他可不是这样,一个见到我就能崇拜上我的老实农村孩子,显然没见过啥世面,看我平时张扬以为就是英雄。后来他当省长秘书,见多识广,性格变的比我张扬多了,一上来就想迫不及待地告诉你,他当着省长半个家呢。一次在南郊宾馆,不知怎么就凑在一块聊天,他说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作品,还是中国作协的会员,他同时特别强调,汪家明只是省作协会员。按理说,当着官还能保持着这份文学理想殊为难得,但做人不到家,总感觉这个作协会员放在他的身上有点错位。于明当官,谨小慎微,唤德当官,胆越来越大,凡当官的恶习他可都沾染上了。泡个情人从不避世人耳目,恨不得满大街都知道他那档子事,欲望膨胀不知丝毫收敛和伪饰,他不出事谁出事?一个曾经老实巴交充满理想的文学青年,被官僚体制完全毁掉,搞得家破人亡,锒铛入狱,可谓人生惨败。
黄胜在处事和为人上,均高于这两个同学,他们差不多从同一起跑线出发,人际资源优势也大致相同,但黄胜走的更远些更快些,这和他的个人禀赋有关。黄胜讲原则,有涵养,对同学能关照,也会给面子,懂得做人,没有于明那种迂腐和刻板,当然更没有唤德那种胆大妄为的做派。同学们私下里比较他们三个,一般都看好黄胜,认为他的个性和能力非常适合官场发展。我和黄胜接触不多,他刚去德州当市长时,夫人严茜子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痛苦不堪,来北京治疗,我帮着联系过医院和大夫,黄胜为此专门给我电话表示感谢。以后好像再无联系,只是偶尔从同学的口中得知他的一些零星消息。他在德州主政13年,不是一件好事。共产党的体制是书记一人说了算,没有制约因素,他在那里干了这么长,难免不会有骄纵独断行为,利益输送和交换更是一念之间的事,防不胜防。而贪欲一旦激发出来,便不可收拾,最后会把人引向深渊。
中文系78级从政的同学不少,现在官至厅级高干的也有几个了,如商敬工、骆宝臻、王离京、汪家明、赵延彤、宋玉山等,县处级干部更是多了去,但至今未有谁东窗事发,均能保持大节和晚节,令人欣慰。我总结其中的原因,一是我们年级出来的干部,思想境界高,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牢记于心;二是多在清水衙门谋职,什么科协、民主党派、工商联、研究室这些虚头八脑的单位,既不掌握资源分配,也不管着人家的饭碗,门庭冷落,没人巴结送礼,想腐败也难。
以前在比较新旧社会的优劣时,有一句常言:“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话现在大概要反着讲了,至少在官场上,我已经耳闻目睹了太多的由人变成鬼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要再不断地讲下去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