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星期日

高路:“大国梦”与阿以“六日战争”

图:六日战争中的埃及被俘者


狂热、盲目,自以为强大,加上军方夸大其词、民众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驅使,是纳赛尔丧失理智、在六日战争中败给以色列的主要原因。纳赛尔之败教训,足为北京执政者镜鉴。

北京对外政策越来越咄咄逼人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北京的对外政策越来越咄咄逼人,不但外交部发言人盛气凌人,到处指责周边国家领导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军方也在东海、南海炫耀兵力。此外,民间的民族主义情绪更是十分高涨,网民对与中国有海域纠纷的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一片喊打声,诸如"灭掉小日本,一雪百年耻辱"、"不费吹灰之力全歼菲律宾海军"、"痛击越南让他们知道中国的厉害"等等,不一而足。
从中国现任领导层的言论看,习近平及掌控军方的太子党已经抛弃此前的"韬光养晦"政策,自以为除了美国之外,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强国、亚洲第一强国,并且欲以武力为后盾来解决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纠纷。中国的国力,尤其军力是否强大,这是一个人言人殊的话题,但以目前的亚太情势而论,中国政府、军方颇有必要吸取当年纳赛尔狂妄自大、妄图称霸中东地区、圆"大国梦"结果却在"六日战争" (或称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一败涂地的教训,不要重蹈他人的覆辙。
一九六七年六月五日爆发"六日战争"前,埃及强人纳赛尔不仅在本国,而且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威信极高,狂热的阿拉伯民众将他视为对抗以色列的唯一民族领袖。当时埃及国内民众普遍相信,只要纳赛尔愿意,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以色列;国内到处可见巨人埃及将小个子以色列捏在手中的海报、漫画;在各种反以色列群众集会中,情绪激昂的民众高呼向以色列开战的场景司空见惯;埃及军方也自认陆军、空军实力在中东排名第一。在这样一种盲目自大的情绪控制下,纳赛尔不但公开宣称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并且逐步付诸实施。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联合国原本在埃及及以色列之间布署了维和部队,但在"六日战争"爆发前,埃及政府多次提出并下达最后通牒,要求联合国撤出观察员及部队,同时封锁西奈半岛海峡,将以色列的出海口堵死;又联合约旦与叙利亚,派遣重兵前往边境,大有不将以色列彻底摧毁决不罢休之势。然而,根据当时美国情报部门的分析,埃及军事实力虽然貌似强大,其实却不敌以色列,如果开战的话,很可能被打败。但纳赛尔以及埃及民众根本不这样想,民众只是从阅兵式上展示的武力以及报章电台的宣传中,盲目以为埃及的军力是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强大到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小小的以色列打败;而纳赛尔则更自信,陶醉在阿拉伯世界的欢呼声中,也被军情部门夸大其词的自我描绘所迷惑。以色列在开战前,为了保险起见,曾多次寻求美国的援助,但被白宫拒绝。美国情报部门相信以色列可以独自打败对手,美国也不愿卷入与苏联的对抗,当时苏联是埃及准备军事动手的后台。不过美国保证,一旦苏联直接插手阿以战争,美国决不会袖手旁观。

改变中东格局,葬送纳赛尔性命
面临埃及、叙利亚、约旦的大军进逼,以色列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不得不倾全国之力发动突袭,结果证明,号称中东军事第一强国的埃及不堪一击,三天内便丧失战力。可悲的是,为了掩盖大败真情,纳赛尔不仅下令电台报章虚假报道战事,号称开战第一天取得重大战果,还将从西奈半岛逃回本土的军人处决,恐怕他们将战败的消息告诉民众。在不明实际战况的情形下,原本犹豫不决的约旦国王听说埃及取得了初战胜利,于是宣布参战,结果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约旦陆军,被早有准备的以色列军打得抱头鼠窜。到了败像再也无法向民众掩盖时,纳赛尔想出一招,宣称美、英两国参加了战争,因此埃及军队才力不能支,打了败仗。原本兴高采烈天天等着听好消息的埃及民众,根本无法接受大败的事实,于是将满腔的怒火撒到美国头上,从此种下反美的种子。
阿以"六日战争"的结果,不但改变了整个中东的格局,也最终葬送了纳赛尔的生命,战败后虽然埃及民众依然拥戴他继续执政,但纳赛尔始终对惨败的事实无法释怀,郁郁寡欢,不过几年就英年早逝。
狂热、盲目,自以为强大,加上军方夸大其词、民众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驅使,是纳赛尔丧失理智、在六日战争中败给以色列的主要原因。纳赛尔之败教训深刻,北京执政诸君应该牢记。

——原载《动向》杂志2014年6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