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3日星期日

刘洪波:选择悯恤之道,证明心的柔软

气象预报说,新一轮雨雪冰冻天气袭击南方。

处身武汉,雪灾中的城市,我再度呼吁应对灾情应当优先于一切反思。

我已经看到雪灾带来了城市生活怎样的困难,不知刚刚因为天晴得以稍解的灾情是否会因为新一轮雨雪天气的来临再度扩大,不知那些平常年份都需要"送温暖"才能过好年的市民怎样承担高出几倍的菜价。

如果说雪灾对城市的影响尚显短暂,对于农村它既是短暂而强烈的打击,还很可能预示着一季收成的失去。

我想,无论哪一个社会,出现骤然到来的灾难,首先在于救赈,尽一切力量使人脱离危险,而不是去反思灾难何以铸成。灾难的反思,是在灾难的紧急救赈基本完成 以后痛定思痛。在火场,需要的是扑火,这也包括及时调整救火方案,但不是追究安全措施为何不得力。911事件发生时,我们看到整个美国社会瞬间凝聚起来, 共同面对那一场恐怖攻击,此时没有政敌,没有什么深思。

南方雪灾是一场灾难,而不只是一个话题。对于灾难,我们需要的是关切,需要的是行动;如果只是一个话题,可能你只需要关注,只需要发出声音,甚至你只需要 去呈现一下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灾难压缩了生活的可能空间,人面对的问题从生活降到生存,灾难就是这么简单然而粗暴地展现那种将人剥夺到底的力量。

如果说灾难预警系统可能使一些事情不至于构成灾难,那么灾难一旦发生,可供人们信靠的更多的只是基于人性本能所作出的反应。灾难是和平状态下的战争,它以极端的方式唤起人们也许被日常状态遮蔽的情感,使人们感受强大与脆弱,使人们相互体恤。

灾难中的人们,也许会羡慕,但不会嫉妒那些生活在平静地区的人们,而处身灾难之外的人们,又将怎样自处?如果广及14个省市自治区的灾害,都无法使一个国 族的人们紧急动员起来,去守望相助、扶持赈济,如果这样的灾难仍然不足以使人们暂时凝聚起来去共同应对,那么国家、民族和社会失去的岂止是基本认同,我想 失去的可能还包括人作为类存在物的那一份道义。

我想,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一定有十分深刻的原因。我固然不能原谅那种伤害国族情感和人类道义的东西,但我仍将会为这种情感和道义的失去而深为悲凉。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就是说人心本是脆弱的、柔软的、温暖的。

发生在春节临近时期的这场雪灾,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很多人无法与家人团聚,使很多人在严寒中被煎熬,很多人的日子雪上加冰,很多人在来年缺乏生活的基础,很多人被冻伤、被摔伤,一些人失去最薄的板壁,一些人已经在雪中失去生命。

央视春节年欢晚会彩排中出现的一句"南方春意盎然",不知遭到多少人的批评。一切照本宣科的格式化演出,使居于其中者完全失去对社会生活的敏感。然而,批 评又如何呢?如果那只是基于找话靶子的关注,而不是基于行为与守望之情的关切,那么也并不会比"南方春意盎然"好多少,因为找话靶子的关注与"南方春意盎 然"一样,都不会对南方雪灾往心里去。

人们在呼吁春晚带头慷慨解囊,从春晚广告和短信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赈灾款项。现在,据报央视春晚将会加入赈灾内容,但春晚自身是否会晚会收入捐献一部分 未得知晓。我想说,对于政府,赈灾既是一种道德责任,也是一种法律与政治责任,它必须倾力解救灾民于饥寒;而对于社会和公民,赈灾行为虽是基于自愿,但也 体现其道德责任意识,体现其体认良知的水平。央视怎么做,当然重要,但当每个组织、每个人决定自己的行为时,不见得要以央视为风向标,而只须对组织的精神 追求和个人的心灵负责。

南方在雪灾中。南方需要自救。南方也需要赈济,但这不是一个命令,也不是一个请求,而是你的心要做的一个选择,一个证明,选择悯恤之道,证明心的柔软。
2008-1-31

附:

抵抗雪灾优先于一切反思

刘洪波

  50年不遇的暴风雪,扫荡了人们关于冬雪的诗意,雪灾正在南方一些省份蔓延。
  年关将至的车站和机场已经很难让人们“走得了,走得好”,已经启程的人在风雪中滞留,一些尚未启程的人开始准备过一个无法返家的春节。

  在雪灾造成的多种后果中,春运受阻还不是最令人揪心的问题。民政部的数据说,截至28日14时,雨雪天气已至14个省(市、自治区)7786.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4人,直接经济损失220.9亿元。

   雪灾已成为一场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在遭受雪灾的每座城市,市内交通开始变得困难,供水供电事故频发,蔬菜价格上升,电力、煤炭警报不断,跌伤病人大量 增加。在遭受雪灾的农村地区,房屋安全、作物安全面临考验,电力中断导致一些地方通讯信号消失。无论在城市在农村,无论居家未出还是旅行在途,生活的风险 在上升。

  与一切灾害一样,雪灾挤压着人们的生活,拉平了人们之间的生存状态,道路和机场关闭使所有人无法出行,选择交通工具因而变得失去意义。水管冻裂和供电中断使所有人生活困难,生活品质已经不再与经济能力有太大的关系。

   我们很难讲“人定胜天”的道理,在受灾地区,人们更多地依靠韧性而不是依靠战胜灾害的豪情在生活,更多地依靠人与人相互的体谅而不是严格的人际空间归属 在共同面对。灾害不是点状发生,而是广及14个省(市、自治区)的雨雪和冰冻;灾害虽然更容易击中穷人,但这种“选择性”已是很大程度上弱化了。1月25 日,江西高速公路上因道路结冰而发生的一起重大车祸,几十辆车撞在一起,大货车倾覆,小轿车被毁,一辆警用车甚至被挤压到不足两米长,死伤者无分高低贵 贱。

  现在,受灾地区的人们还在苦苦地支撑,而未来几日的气象预报表明恶劣天气会持续,而且有向北方扩大的趋势。这场公共危机,需要每个人更大的忍耐,也需要社会各方面调整姿态,以抵御灾难的态度去面对。

   这不是一个农民工春节返乡问题,不是一个春运问题。类似于SARS的袭击,雪灾全面扰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和社会运行的节奏,春运受阻只是社会运行节奏和 正常生活秩序被扰乱的一个方面。受灾地区的交通中断导致春运受阻,会使很多人无法与家人团聚,但如果只是这样,相比于灾害中有安全之虞的人们来说已是幸 运,毕竟如果能够平安地迎来灾后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应当紧急启动减灾机制,调动一切必要的社会力量,控制灾害后果,降低灾害程度。这次雪 灾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这些地区无论在经验方面、储备方面都缺乏防御雪灾的足够能力。它们在国家规定的“冬季暖气供应”地区之外,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些 地方从基础建设开始,就没有充分的抵御严寒准备。因此,灾害降临的时候,更加需要以即时的社会动员、人们相互之间的温暖来应对困难局面。

  现 在,灾害正在持续之中。这不是检讨的时候,不是反省的时候,不是指责的时候,而是临难而上、抵对灾害的时候。一切检讨、反思,请放在灾后进行,我们是否太 掉以轻心,是否有应对失当,是否缺乏未雨绸缪,是否准备不周,这些问题应在灾后回溯。现在,请像我们曾经应对SARS那样,首先众志成城,度过危机。
   2008-1-29 (作者博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