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抵制《我的戰爭》 清算「抗美援朝」思想遺毒
當毛粉還沉浸在他們的「偉大領袖」去世40周年的巨大悲憤之中時,朝鮮卻在一旁放起了歡慶的「禮炮」,無疑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甚至具有挑釁意味的事情。
當毛粉還沉浸在他們的「偉大領袖」去世40周年的巨大悲憤之中時,我們的友好鄰邦、血盟小弟朝鮮卻在一旁放起了歡慶的「禮炮」,這在儒教文明圈的傳統中,無疑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甚至具有挑釁意味的事情。所以,韓國怒了,日本怒了,甚至大洋彼岸信耶穌的美國人也看不下去了。相比較而言,擁有「三個自信」的中國反而顯得很淡定,甚至一幫毛粉藝術家最近還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三八線」,挺進了首爾城。
本來,在中韓建交都快四分之一個世紀,在兩國人員往來數量每年突破千萬大關的今天,去韓國去首爾旅遊、購物、整容、交流是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毛粉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能夠把平常的事情演繹出不平常的效果。比如明明人家導遊就是想介紹一下首爾的現狀,毛粉們卻非要扯什麼歷史,還盡說些「我們是六十多年前來的!」「那時候不用護照!」「我們是舉着紅旗進來的!」「那會兒這叫漢城!」的混話,那情景那場面,就差沒直接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了,渾然不覺自己其實是一幫戰犯。
好在段子手們機靈,馬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編出了《三光東北》、《金陵戰爭》等劇情︰一群年過九旬的日本老人來南京旅遊,中國導遊熱情洋溢地鞠躬,歡迎大家第一次來南京。而這群日本老人卻用顫抖的聲音亢奮地說:「我們70多年前來過!」「中國那時還叫支那!」「我當年正在16師團服役!」「我們是舉着太陽旗進南京的!」也好在上述場景並非真實事件,而是來自即將於9月15日上映的電影《我的戰爭》的宣傳片。據說其創意源於一個流傳多年的網路段子。可見,學好辯證法是多麼的重要,同樣是段子,立意、表達以及回饋效果,差距咋就那麼大涅?
目前,這部由香港導演彭順執導(沒錯,就是那個職業拍鬼片的傢伙)、知名編劇劉恒操刀,集結了劉燁、王珞丹、黃志忠、楊祐甯、葉青等明星連袂出演,目標是5億票房的電影,還未上映就已經在網路上招來了一片板磚,抵制該片、要求下線的呼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作為許久不進電影院看國產片的吃瓜群眾,我表示很欣慰。只是,抵制一部「恐怖片」容易,抵制電影背後那種延續了60多年的所謂「抗美援朝」的恐怖思維卻很難。而如果不能以人類文明的視角和國際法的思維,來重構我們對於朝鮮戰爭的敘事,那麼便無法正確看待今天的中朝關係,朝核問題也不可能得到真正妥善的解決。
今天中國內地許多專家學者談起朝鮮問題,哪怕是主張「棄朝」一派的發言,其立場和著眼點也僅僅停留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緩衝地帶意義的喪失」「朝核問題為日本解禁自衞隊、美國重返亞太提供口舌」的層面,搞得它好像只是個現實問題似的。其實,朝鮮問題首先應該是個歷史問題,而這幕歷史鬧劇的起局點便是爆發於1950年,持續了整整3年的朝鮮戰爭。在過去中國官方的宣傳語境中,這場戰爭往往以「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面目出現,但今天看來,這八個字中除了「援朝」一詞,其餘的表述都不準確,甚至存在刻意的歪曲。
首先,朝鮮戰爭中中國軍隊對抗的不是美軍,而是聯合國軍。而當初聯合國之所以批准發兵,其目的是為了打擊侵略南方的北朝鮮,其性質有點類似於今天的維和部隊。想想看,如果中國的維和部隊遭到襲擊,比如前不久在索馬里發生的事情,我們是應該回擊襲擊者及其背後的支持力量呢,還是謳歌他們為索馬里統一所作的努力?再說「保家衞國」,講真我一點都沒看出援朝戰爭怎麼保衞了我的家園,莫不成此後的大躍進、大饑荒、文革,就是某些人「保家衞國」的成果嗎?
本質上,朝鮮戰爭就是一場由北方發動、中國被動捲入的非正義戰爭,盡管後來戰局逆轉,但它保衞的也只是共產黨政權,而非其治下的人民。所謂「最可愛的人」,對當時生活在朝鮮半島上的人來說,其實是最可恨的人;所謂「英雄兒女」,不過是炮灰的代名詞罷了。這也是為什麼在朝鮮戰爭停戰60周年之際,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表示︰「我們可以滿懷信心的說,那場戰爭並非平局,而是一場勝利。5000萬韓國人民生活在自由和生機勃勃的民主制度下,韓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同朝鮮半島北方的壓迫和貧困形成鮮明對照,這就是勝利,這就是你們留下的遺產,你們贏得一個國家的感恩,你們的英明將為後世所傳頌。」
說實話,我很能理解今天的朝鮮人骨子裡為何不恨美國,不恨日本,偏偏對中國咬牙切齒。事實上,朝鮮並非一個不懂得感恩的民族。乾隆年間,出使北京的朝鮮人洪大容告訴探問東國(朝鮮)歷史的嚴誠和潘庭筠說,「我國於前明實有再造之恩,兄輩曾知之否?」當不明歷史的兩人再問時,他動情地說,「萬曆年間倭賊大入東國,八道糜爛,神宗皇帝動天下之兵,費天下之財,七年然後定,至今二百年,生民之樂利皆神皇之賜也。且末年流賊之變,未必不由此,故我國以為由我而亡,沒世哀慕至於今不已」。然而,志願軍顯然不是大明軍隊,要不是它的插手,今天朝鮮半島北方2500萬人民原本也能夠生活在大韓民國的天空下,享受着富足、自由、民主的生活,而不是在金家的魔爪下苟延殘喘,這能不讓他們恨中國嗎?
所以,是時候與國際接軌,重新評價朝鮮戰爭了。就像不清算文革,便無法開啟現代中國的轉型一樣,如果我們對60多年前那場戰爭的認知,還停留在「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層面,那麼就無法認清當今朝鮮問題的核心與本質。然而,要想重評朝鮮戰爭,就勢必涉及到對近代國際共運史、對紅色中國的再定義,而這在今天顯然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朝鮮問題也就只能夠無限期地拖延下去,任憑金三胖在毛粉爺爺的忌日裡放炮慶祝。對此,沒什麼好抱怨的,外交部也根本沒必要裝模作樣地抗什麼議譴什麼責。這盛世,不正如你們所願嗎?
本來,在中韓建交都快四分之一個世紀,在兩國人員往來數量每年突破千萬大關的今天,去韓國去首爾旅遊、購物、整容、交流是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毛粉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能夠把平常的事情演繹出不平常的效果。比如明明人家導遊就是想介紹一下首爾的現狀,毛粉們卻非要扯什麼歷史,還盡說些「我們是六十多年前來的!」「那時候不用護照!」「我們是舉着紅旗進來的!」「那會兒這叫漢城!」的混話,那情景那場面,就差沒直接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了,渾然不覺自己其實是一幫戰犯。
好在段子手們機靈,馬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編出了《三光東北》、《金陵戰爭》等劇情︰一群年過九旬的日本老人來南京旅遊,中國導遊熱情洋溢地鞠躬,歡迎大家第一次來南京。而這群日本老人卻用顫抖的聲音亢奮地說:「我們70多年前來過!」「中國那時還叫支那!」「我當年正在16師團服役!」「我們是舉着太陽旗進南京的!」也好在上述場景並非真實事件,而是來自即將於9月15日上映的電影《我的戰爭》的宣傳片。據說其創意源於一個流傳多年的網路段子。可見,學好辯證法是多麼的重要,同樣是段子,立意、表達以及回饋效果,差距咋就那麼大涅?
目前,這部由香港導演彭順執導(沒錯,就是那個職業拍鬼片的傢伙)、知名編劇劉恒操刀,集結了劉燁、王珞丹、黃志忠、楊祐甯、葉青等明星連袂出演,目標是5億票房的電影,還未上映就已經在網路上招來了一片板磚,抵制該片、要求下線的呼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作為許久不進電影院看國產片的吃瓜群眾,我表示很欣慰。只是,抵制一部「恐怖片」容易,抵制電影背後那種延續了60多年的所謂「抗美援朝」的恐怖思維卻很難。而如果不能以人類文明的視角和國際法的思維,來重構我們對於朝鮮戰爭的敘事,那麼便無法正確看待今天的中朝關係,朝核問題也不可能得到真正妥善的解決。
今天中國內地許多專家學者談起朝鮮問題,哪怕是主張「棄朝」一派的發言,其立場和著眼點也僅僅停留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緩衝地帶意義的喪失」「朝核問題為日本解禁自衞隊、美國重返亞太提供口舌」的層面,搞得它好像只是個現實問題似的。其實,朝鮮問題首先應該是個歷史問題,而這幕歷史鬧劇的起局點便是爆發於1950年,持續了整整3年的朝鮮戰爭。在過去中國官方的宣傳語境中,這場戰爭往往以「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面目出現,但今天看來,這八個字中除了「援朝」一詞,其餘的表述都不準確,甚至存在刻意的歪曲。
首先,朝鮮戰爭中中國軍隊對抗的不是美軍,而是聯合國軍。而當初聯合國之所以批准發兵,其目的是為了打擊侵略南方的北朝鮮,其性質有點類似於今天的維和部隊。想想看,如果中國的維和部隊遭到襲擊,比如前不久在索馬里發生的事情,我們是應該回擊襲擊者及其背後的支持力量呢,還是謳歌他們為索馬里統一所作的努力?再說「保家衞國」,講真我一點都沒看出援朝戰爭怎麼保衞了我的家園,莫不成此後的大躍進、大饑荒、文革,就是某些人「保家衞國」的成果嗎?
本質上,朝鮮戰爭就是一場由北方發動、中國被動捲入的非正義戰爭,盡管後來戰局逆轉,但它保衞的也只是共產黨政權,而非其治下的人民。所謂「最可愛的人」,對當時生活在朝鮮半島上的人來說,其實是最可恨的人;所謂「英雄兒女」,不過是炮灰的代名詞罷了。這也是為什麼在朝鮮戰爭停戰60周年之際,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表示︰「我們可以滿懷信心的說,那場戰爭並非平局,而是一場勝利。5000萬韓國人民生活在自由和生機勃勃的民主制度下,韓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同朝鮮半島北方的壓迫和貧困形成鮮明對照,這就是勝利,這就是你們留下的遺產,你們贏得一個國家的感恩,你們的英明將為後世所傳頌。」
說實話,我很能理解今天的朝鮮人骨子裡為何不恨美國,不恨日本,偏偏對中國咬牙切齒。事實上,朝鮮並非一個不懂得感恩的民族。乾隆年間,出使北京的朝鮮人洪大容告訴探問東國(朝鮮)歷史的嚴誠和潘庭筠說,「我國於前明實有再造之恩,兄輩曾知之否?」當不明歷史的兩人再問時,他動情地說,「萬曆年間倭賊大入東國,八道糜爛,神宗皇帝動天下之兵,費天下之財,七年然後定,至今二百年,生民之樂利皆神皇之賜也。且末年流賊之變,未必不由此,故我國以為由我而亡,沒世哀慕至於今不已」。然而,志願軍顯然不是大明軍隊,要不是它的插手,今天朝鮮半島北方2500萬人民原本也能夠生活在大韓民國的天空下,享受着富足、自由、民主的生活,而不是在金家的魔爪下苟延殘喘,這能不讓他們恨中國嗎?
所以,是時候與國際接軌,重新評價朝鮮戰爭了。就像不清算文革,便無法開啟現代中國的轉型一樣,如果我們對60多年前那場戰爭的認知,還停留在「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層面,那麼就無法認清當今朝鮮問題的核心與本質。然而,要想重評朝鮮戰爭,就勢必涉及到對近代國際共運史、對紅色中國的再定義,而這在今天顯然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朝鮮問題也就只能夠無限期地拖延下去,任憑金三胖在毛粉爺爺的忌日裡放炮慶祝。對此,沒什麼好抱怨的,外交部也根本沒必要裝模作樣地抗什麼議譴什麼責。這盛世,不正如你們所願嗎?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