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7日星期日

《端传媒》:是谁吹散了“香港神话”?

端传媒记者 吴婧 实习记者 林可欣、訚睿悦 发自香港
摘要:2013年政改开幕、占中启动,在内地官媒笔下一直"充满生命力"的香港,开始被描述为"激进"、"常态乱"。
转变似乎从2013年开始。在内地主流报纸上,曾经和"繁荣"、"美好"等字眼紧紧相连的香港,开始越来越多地同"负面"、"极端"、"竞争力堪忧"出现在同一画框里。
2013年,香港工人在葵青货柜码头发起长达40天的罢工,曾被港人视作"狮子山精神"代表的李嘉诚被画上魔鬼的犄角和獠牙,印在横幅上。那是"自由行"开放第十年,港人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跌至1999年来的最低点,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蝉联12年冠军的香港首次跌至第五名。也是在那一年,"占领中环"被正式提出。
2007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大常委)决定香港最早可于2017年实行普选。但关于普选方法,《基本法》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经由近20年的讨论和改革,香港社会仍未实现港人期待的真普选──即每个港人都拥有相同而平等的投票权、提名权及参选权。
2013年初,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健民及基督教牧师朱耀明提出"占领中环"的行动方案:示威者违法长期占领中环要道,瘫痪香港政经中心,以此为杠杆向北京争取真普选。
从那一刻起,一切都开始变调。官方喉舌《人民日报》和以"民族主义旗帜"著称的《环球时报》设定了内地媒体关于香港形象的新议程:不再讲娱乐、民生、中港互惠及同胞情,取而代之的多是政治场域的一件件风波,伴以"暴力"、"沉沦"、"乱局"等负面词汇。
Screen Shot 2016-04-16 at 下午1.46.27
图:端传媒设计部
梳理这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官方媒体从1997至2015年间有关香港报道的标题,这种态度的转变显得愈加触目惊心。原本的"和风细雨"变成僵硬的祈使句和判断句,从《东方之珠大放异彩》、《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特区发展经济》、《香港和澳门人民永远与四川人民心连心》到《中央对于香港政改具有毋庸置疑的主导权》、《"占中"头目是乱港小丑和罪人》、《香港民主给内地做了糟糕示范》、《如果香港社会能容忍乱,内地何需急》。
是什么浇熄了两大媒体对香港的爱?
有一种猜测认为是香港自身经济地位的衰退:回归十九年,香港在中国GDP的占比从18%跌至不足3%,港口货物吞吐量从全球第一跌至第四。
Screen Shot 2016-04-16 at 下午1.47.35
图:端传媒设计部
但经济疲弱从来都不是香港在官方舆论中"减分"的原因。在香港深陷金融风暴的1997、98年,《人民日报》用数量惊人的文章报道香港回归,却鲜少提及这场风暴,寥寥可数的几篇中亦透露着乐观和信心──《金融风波过后香港未来会更好》。尽管,香港用了9年时间才恢复到1997年的人均GDP水平。
2011年,北京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超越香港GDP的城市,内地主流媒体亦未因此贬低香港。发行逾200万份的《环球时报》从正面视角报道香港──《港金融排名首次全球摘冠》。
2013年以前,在两大媒体的报道中,香港是内地学习的榜样,顶着光环:《与香港合作大有可为》、《香港服务,处处很到位》、《香港反贪,廉政公署功不可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设好香港、澳门》……这光环如此耀眼,以至于香港回归以来真实经历的变故,内地人一无所知。
香港有两张"脸"
2003年6月29日,时任总理的温家宝访港,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CEPA容许香港产品免税进入内地,或出口至与内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第三国。这被视为北京送给香港的金钱大礼包。
两天之后的7月1日,平均气温超过摄氏33度,香港天文台发出酷热天气警告。大批身着黑色的市民涌入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足球场,人数之多,远超过游行主办方民间人权阵线的预料。
起因是基本法23条。1989年64事件之后,中央政府在香港基本法中新增这一条款,规定了包括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窃取国家机密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其定义模糊,常被批评者认为是威胁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隐形炸弹。2002年港府推出咨询文件,建议立法,引发香港社会强烈反弹。
最终,超过50万人在2003年7月1日走上街头,反对23条立法。几天后,民主派团体再次发起游行,提出只有民主普选,才能根本保障一国两制、香港法治与自由不受威胁。这是1989年150万人上街声援北京学生运动之后,香港规模最大的游行,并最终导致港府撤回23条草案。
从此,香港每一年的"回归纪念日",头也不回地转换为"社运抗争日":民主、自由、特首下台、捍卫法治与新闻自由……成了年年回响的主旋律。中央政府送来的CEPA礼包则无人再提。
那场声势浩大的反23条游行并未出现在官方媒体上。事实上,此后每一年香港为争取普选、实现民主而举行的大游行,都鲜少在两大报纸上露面。在官媒的勾勒下,香港的面孔被简化为几个符号:《无间道》、梅艳芳和旅游购物天堂。
身处内地的人们,对香港人的民主追求知之甚少。他们知道中国对香港在经济上处处让利、帮扶,却不知中港交流中的摩擦、香港社会的日渐撕裂、红色资本渗透下日渐萎缩的自由以及经济萎靡、房价飞涨引发的民怨。2012年,当香港网民在报纸上刊发《香港人,忍够了》的广告,将赴港生子的内地孕妇比作"蝗虫"时,不少内地人才第一次惊觉──原来香港人这么讨厌内地。
内地网民气愤难平:"需要内地的时候,内地就是他们的支持,不需要内地的时候,内地就是他们的拖累。香港是被祖国妈妈宠坏了的小孩。"这是一种至今仍广泛流行的看法──建立在人们"自以为"对香港多年的了解上。
不过,当中港网民在互联网上谩骂攻讦时,中国官方媒体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淡定。2012年2月4日,《环球时报》发表社评"灭火"──《别用"蝗虫"与"狗"清算彼此感觉》。"中国的大一统没那么脆弱,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以及内地人对香港的认同感也不会不堪一击,"文章说道,"摩擦挡不住香港与内地的进一步融合。"
同年,香港陆续爆发"反国教"运动(港府2011年起计划在中小学开设"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培养学生对中国的身份认同,被民间讽为"洗脑"),港府不得已宣布搁置计划。《环球时报》发表社评《看香港政治,内地应有超脱心态》:"香港在任何时候都'出不了大格','港独'绝不可能出现,"文章写道,"内地的调控杠杆很多。如果发生对抗,香港的力量毫无胜算"。
官媒的这种"沉著"在一年后戛然而止。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允许国家分裂"
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于1997年7月1日起实施。在这部法律中,中央承诺给予香港普选权。
2004年,香港争取07年行政长官、08年立法会双普选,被全国人大否决。至2007年,香港再次争取2012年双普选,又被否决,普选的时间表被推到2017年。
普选是横在北京和香港心口间的那根鱼刺。北京一次次拖延,香港一次次失望,如今已到了必须把刺拔出来的时刻。有声音认为,北京的犹豫源自忧虑──香港的普选会在内地引发类似的普选诉求,释放出它无法控制的力量。
于是,当争取真普选的"占领中环"行动被提出时,面对香港问题一向"沉著"的官方媒体再也坐不住了。这一年,《环球时报》对香港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报道数量较2008年增长了6倍多,这一数字在占中发生的2014年达到最高峰。与此同时,代表官方的《人民日报》则对占中进行了"冷处理"。
Screen Shot 2016-04-16 at 下午1.49.02
图:端传媒设计部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2017年特首普选方法设下框架。在这一框架下,所有不被北京看好的参选人几乎都无法挤进提名,和港人追求的真普选相差甚远。
"占领中环"运动随后发布新闻稿:"我们非常难过地说:今天对话之路已经走尽,占中必定发生。"
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数以万计的香港民众填满了金钟、添马舰、中环、湾仔、铜锣湾、旺角和尖沙咀的马路,构成了香港历史上最大型的公民抗命运动。据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推算,整场运动的参与人数可能达到120万,占全香港人口的1/6。
这场以学生为主体的运动在很多方面同1989年的那场运动相似。BBC中国总编辑Carrie Gracie评价说,"颜色革命是北京最坏的噩梦。理想主义的中国年轻人举着标语牌、头上扎着黄布条。这番景色让中国政府进退两难。"
与此同时,内地的市场化媒体通通被噤声,报道占中的话语权牢牢握在官媒的手上。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的大篇幅报道中,占中被描述为境外势力通过香港来颠覆大陆的"阴谋",占中发起者则是目无法纪、祸害香港的"小人",香港市民的政治改革呼声被污名化为简单粗暴的"反华"、"反大陆"。
这些舆论发挥出惊人的影响力。在BBC中文网一篇关于占中的报道下方,大批内地网民翻墙来留言:
"拉着反共、驱赶内地人的横幅,与自己追求真普选、落实真民主的初衷相符吗?给人一种错觉就是在搞独立、闹分裂。"
"泛民主派想在2017年就在直选中得到香港的控制权,那只能是妄想。香港这次打头阵的学生们肯定有人在幕后操纵。希望你们汲取八九年的教训。"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允许国家分裂,无论是谁,只要搞分裂,他一定会遗臭万年!而且他一定会失败!"
这种舆论污染令中港两地民众更加无法理解彼此,也将香港民心推向更远。"北京和建制派过去十几年来一直念兹在兹的'人心未回归',经过两年多来的局势演变与政治操作,终于演变成了今天的'人心不回归'",梁文道在《北京为什么担心?》一文中说,"现在这么简单的占领示威也被打成'港独'的实际环境之下,大声说出'香港要独立'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2015年底,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公布最新民调,港人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再创新低。受访者中,自称是"中国人"或"香港的中国人"的分别只有18%和13%。另据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今年3月进行的一次调查,超过8%的受访市民自认为是本土派。在18至29岁的市民中,选择本土派的接近30%。
Screen Shot 2016-04-16 at 下午1.49.34
图:端传媒设计部
"香港神话正在破灭"
"政治化"就像一面灰色滤镜,在《环球时报》和《人民日报》眼中,香港的一切都变得暗淡、混乱:《民调:港人幸福感逊于内地人》、《香港在内地阴影下寝食难安》、《香港神话正在破灭》。其中尤以《环球时报》为甚。
而透过这面滤镜看香港的内地民间,热情地呼应了主流媒体的唱衰之音。
2015年3月9日,一篇名为《明天去香港了,如何装成香港人?》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阅读量破10万。就在一天前,上水、屯门、尖沙咀相继发生反水货客示威,一对母女被示威者包围,小女孩被吓哭的视频火爆中港网络。
文章作者自称是"爱看热闹的香港人",看到内地论坛上有人发问:"求助!明天去香港了,怎样装成香港人?怕被港独围",遂写了这篇文章给网友支招。招数包括:装台湾人、讲英文、穿黑白灰色的衣服、戴口罩假装感冒的香港人……它们勾勒出了不少内地人心中的港人形象:崇洋、势利、以貌取人、歧视内地人。
2015年4月初,腾讯发布一项民意调查《最近你愿意去香港旅游吗?》,7594名受访者中超过八成表示不愿意,原因依次为对安全问题的担心、占中影响、旅游环境差以及"反水货客"影响。这些原因恰好与官方媒体对香港的描述相吻合。
在另一篇文章《香港,请将我遗忘──一个7年港漂的心路》中,作者在留港的第七年,放弃成为香港永久居民,搬回深圳工作。文章提到自己最初对香港的向往和喜爱,这份感情即使在经历了多次中港矛盾和无数白眼后依然未变,对香港未来的灰心──是促使他决定离开的原因。
文章讲到香港GDP相继被内地城市超越,金融业愈发"老态龙钟",以及大多数港漂者都认同的一句话:"要发展,要么去美国,要么回大陆,留香港看不到什么前途。"
"一河之隔的深圳,如同一个黑洞,把科技创新人才全部吸走。这样继续下去,如果人民币开始国际化,深圳上海金融业开始腾飞,香港的未来在哪里",作者在文章结尾说道。
这篇向香港告别的文章收获了超过10万的阅读量和629个赞。在微博、微信平台上,类似的声音层出不穷。于此同时,香港的清廉、司法独立、言论自由……这些原本被内地人羡慕并梦想的迷人之处,淹没在对香港政治风波的不解和唱衰香港经济的声音里,微弱难辨。
"香港神话正在破灭"──这句话像春天的沙尘暴,从官方和主流媒体的口中呼出,窸窸窣窣,笼上整片大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这个神话的织就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