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臉書
【按:2025臺北書展登場。昨日晨起見印刻編輯陳健瑜發我兩幀照片,她在佈展。年年書展,都是我們書寫者的盛大節日,尤其我這個流亡作家,已然視臺灣為我的「文字原鄉」,卻因「武漢病毒」肆虐三年,而望洋興嘆;2023台北國際書展,我本計劃參加的,也向健瑜繳上一本書稿《海慟》,卻在手中趕寫著另一本,尚未殺青,我思忖還是寫出書來要緊,於是日夜伏案,不計晨昏,這本新書去年十月底完稿送健瑜,書名反覆斟酌後定為《雨煙雪鹽》,年底又做完一校,我奢望於這次書展它能面世的,今知尚在二校中;數次書展之際,世態炎炎,容我疏理一番亞洲這個重要書展與世局時局的互動,足見文字出版與烽火、瘟疫、制度、海陸、文明、異議、流亡的息息相關,順序由近及遠。】
《印刻文学》8月8日——
《海慟》從延安講到北京,讀書人成猴子、黃梅戲巨星被剖腹,上承商鞅酷政,從古至今的歷史經驗脈絡相承,習與毛沒有血緣關係,嗜血的遺傳清晰可辨。
「大國崛起」的中國,在他筆下仍是一片蠻荒,中國溺嬰數億、五億女性仍是生育工具,「五四」以來有何「進步」?
今日亡天下,而昨日溫美,民初真是一個群星燦爛的年代,「慟者,痛也、哭也、悲也,抑或醒也?」,「天蠻地荒」也是人類現狀?悲切之餘,遂集結成《海慟》一書。
《海慟》8/10出版上市
8/9我在臉書發帖《太平洋等來了一匹戰狼》,按語中介紹:健瑜寫道:『明天出版的新書,直接把一個「慟」字給搬上來了,那是相對「河殤」而言,大海之慟。』《海慟》這本書的思路和結構,完全出自於她:「以當代環境的全球大格局切入、以大洋視野檢視海陸文化的激盪」,這才得以延續《河殤》的氣魄,然而不止要講比「河」更遼闊的「海」,更要講海陸對峙,一個全新的話語。她又要我做幾分鐘視頻給她,用作宣傳這本書,我這老頭子最怕弄這些IT玩意兒,拿視窗11自帶屏幕錄製,做了八分鐘視頻《太平洋等來了一匹戰狼》,我就直接採用大陸「戰狼電影」吳京的語言(亦如《上甘嶺》等),然而在中國歷史脈絡中順藤摸瓜,戰狼文化可以一直摸到秦始皇那裡,原來有兩個東西:大一統和殘暴,從兩千年前一直順延到今天,「五四」以來反傳統,一直在反儒家,從未觸碰過商鞅酷法,反而是毛澤東早在十九歲時便因驚嘆傳統中有這套黑術而作《商鞅徙木立信论》,而今天大陸已是滿屏「重讀商鞅」。
2023年7月27日 《印刻独家》推薦「蘇曉康七冊套書」:《離魂歷劫自序》、《寂寞的德拉瓦灣》、《屠龍年代》、《鬼推磨》、《西齋深巷》、《瘟世間》、《晨曦碎语》并附言:
一九八八年,他以《河殤》聲震華夏,也因《河殤》被迫遠走他鄉。
流亡超過三十年,蘇曉康從未停止思索,繼續剖析中國,筆耕不輟。
以流亡者視角談中國,從大河民族、傳統文化,以及這幾年的大疫時代。八九流亡的這群人,即便離開那塊大陸,仍受到了威脅。沒想到除了政治,還有來自病毒的侵擾。
他在幻滅、休克與重生煎熬出來的每本著作,是自己的思想紀錄以及不寫不行的使命,都幫助讀者能以更犀利的眼光凝視中國、回顧歷史。
七冊原價$2390,印刻獨家優惠,只要$1670
我在臉書以《生命堅韌,十年六书》回應:
三十年輪廓清晰:九三年車禍後,曾哭天搶地三年,然後移居德拉瓦,寂寞十三年,其間傅莉卻摔倒樓梯之上,我們第二次滅頂,這當中我還寫了兩本書《寂寞的德拉瓦灣》、《屠龍年代》。2015年移居大華府至今,我其實還在喪魂失魄之中,不堪回首者,2012年我已經六十二歲,卻仍舊咬碎牙根吞下肚裡。
十幾年各種採訪每每問及車禍,夫復何言?然後思之竟得二味:生命何其堅韌,不屈不撓,似並非希望牽引之,而是茫然不肯放棄的不甘之心,在最暗黑之中匍匐爬行;劫後之生命,何其甘甜也!有享受不盡的韻味,所謂苦盡甘來。
2012年春傅莉從跌倒中漸起,一場春雨之後我的心境裡出現唐詩意境:「梨花一枝春帶雨」,回頭再去品味,彷彿又是一本書了,我的《離魂》難道可成三部曲?
坊間有言:書寫癒療痛苦,在我或許是翻過來:痛苦孕育文字。
2023年2月初,2023台北國際書展登場,我在臉書發帖——
今晨陳健瑜,我的印刻編輯,貼出書展一角,其中有我六本書和《印刻文學》雜誌106期我的專號,是出版社與一個作者的結晶,我深為感動。
2023台北國際書展,我本計劃參加的,已向健瑜繳上一本書稿《海驚》,卻在手中正趕寫的另一本,尚未殺青,我思忖還是寫出書來要緊,於是日夜伏案,不計晨昏,這本尚未脫稿的新書中,會有一章《靈動難眠》敘述「十年六書」:
離魂歷劫自序、寂寞的德拉瓦灣、屠龍年代、鬼推磨、西齋深巷、瘟世間——寫《屠龍年代》時,傅莉說是「屠我這條龍」(她本屬龍)……。
借這書展一角,做個新書廣告。
2022年6月4日 「一個出版社的"八九紀念"」
我在臉書發帖:今天「六四」三十三週年,建瑜又貼出台北國際書展上印刻展出的我的三本書;兩年前的「六四」,我寫過「一個出版社的"八九六四"」,傾訴了一個流亡作家跟大洋彼岸的一個出版社和讀者的緣份、情分,這是我的幸運;另一方面,我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談「六四」,《流亡者的堅守、挫折與期待》
「"怎么做? 就是象一个知识分子一样地去做,以自己专业的能力去做所谓『民运』的事情,去做中国政治的事情。" 苏晓康说。」因此,我的書寫就是延續我在中國的發聲和介入,中共不可能禁絕我的文字。
台北印刻文學出版社編輯陳建瑜,今天在她的臉書貼出五本書的封面:"蘇曉康在印刻的作品"。
我見到心頭一熱,馬上跟貼一句:
"谢谢建瑜!这五本书,有四本是你编辑的,没有你也没有这些书。"
她回應:"很榮幸有這個緣分啊。"
我再跟:"当然,也要感谢初安民老总派你来当编辑喽,所以应该感谢整个印刻出版社,为一个中国的流亡作家出版五本书!"
請允許我有一個猜度,這是三十一年後,一個出版社對中國一九八九年六月那場驚天動地的人民抗議的紀念。這個出版社在台北,是一個頂尖的文學出版社,他們的作品玲瑯滿目、遍布中西、橫跨全球,他們的文學書藉號稱"得獎專業戶",然而他們也在八年之內,為一個大陸的流亡作家出版了五本書。
我因《河殤》而被中國通緝,流亡海外三十年;流亡三年後又遭遇車禍,妻子傷殘。哈金說我"為命運之無法宰制留下最佳註解",其實我靠書寫渡卻心靈煎熬,吞嚥血淚,可是寫出來的哀痛,也得有人幫你出版呀。我有幸先遇到季季,她先在台灣推廣《河殤》,後又將我領進印刻——印刻給我出書,第一次就是半年之內連出兩本書:《離魂》與《寂寞》;再半年又是一本《屠龍》。這樣的速度,會令一個作家跌入癲狂狀態,我在"大敘述"與"私人心境"兩端跳躍,哪裡還顧得上悲傷?這三本書的責任編輯,有兩本都是陳建瑜,另一本是尹蓓芳,而三本书的主编都是季季。
今年初,我貼過一篇《兩書成型脈絡》,說的是另外兩本書,《鬼推磨》與《西齋》,寫於去年春夏之間,其中提到:
"两本书先后在七八月间完成,大约写了五个月,而在2018年底我曾有台北一行,那时已跟印刻编辑陈健瑜谈好,此刻赶紧联络她,她让我传去两部书稿就开始编辑作业,并很快通知我,老总初安民吩咐2020年元月出版《鬼推磨》、二月则是《西斋深巷》,我实在受宠若惊,哪有出版社可以为一个作者连续出两本书的?"
一家台灣的出版社,承接下我的傾訴,一個海島上的讀者,隔著太平洋陪我垂淚,陪我伴妻療傷,出版我的"一把辛酸淚",還有比這更幸運的作家嗎?
2021年1月25日 印刻Online 特展
2021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非小說類首獎
蘇曉康《鬼推磨》、《寂寞的德拉瓦灣》、《屠龍年代》、《西齋深巷》
如果沒有疫情,曉康老師應該已經飛到了台灣,親自領取這個大獎。
不過就算彼此隔離,他仍心繫這裡,仍持續書寫,下一部作品《瘟世間》,即將出版
2021年3月23日 《印刻文学》預告
2021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蘇曉康最新作品《瘟世間》4月1日 問世
人類有過兩次熱戰,
熱戰之前是冷兵器時代,
熱戰幾乎引爆核戰,
於是冷靜下來就成了冷戰,
龐培歐在尼克森圖書館的講話被稱之為「新冷戰宣言」,
難道要來一場冷戰2.0?
不。下一次來的是
——溫戰。
有一句老話:風從東方來;
有一句新話:毒從東方來。
克林頓有句老話:笨蛋,是經濟!
習近平有句新話:笨蛋,是病毒!
歸結為一個錢字,欲知底蘊,請讀此書。
全球的經濟學、政治學、思想史,一切從十八世紀誕生的典範,在這波瘟戰中毫無免疫力。人類進入另一個時代,未曾有過的「瘟疫世紀」。
世界末日在眼前,宛如正在經歷第三次世界大戰,從此人類歷史會分為「二○二○年之前」和「二○二○年之後」。
唯一希望是疫苗,但得先弄清楚這隻黑天鵝從哪飛來?
蘇曉康剖析瘟戰時間線:「爆發、隱瞞、封城、甩鍋」四步驟
從庚子國恥、三峽大壩政治學到習近平造帝之術,解構極權豢養術
3/27凌晨起,開放預購
我在臉書發帖《书写点滴》:
去夏七月20日,我在日记中写下"今天正式进入我的疫情岁月"——自三月五日马里兰出现3例covid-19以来,今天感染人数已达78,685,全美达3,904,478。四个月里我无动于衷,而我30年来早已疏离社会,孤伶许久了。我只是想:难道我就这样慢慢消失吗?我亦长期冷漠国内情势,年底的大选和一个大法官去世, 皆未进入我的视野,那大法官走了将牵动同性婚姻变局,美国左右都很着急,我无所谓。
"瘟战之后",一个奇怪的题目跳出来。秋天就问印刻,我用一个月赶写一本书如何?我怕不写东西会死掉,不如跳进"争分夺秒"的兴奋里去,这样写也无非是把瘟疫以来我的随感整理一遍而已,所思所想也无非历史社会之交融。不久《鬼推磨》获奖,更是刺激了我。
十月起笔,十二月四日清晨《瘟世间》脱稿,九章十五万字。2020年初黑天鹅以来种种事件活动,无论公私,皆历历在目,可算一部《疫情自序》,这种借大事变临摹社会震荡、个人惊怵、重大话语、应世论说,囊括种种在内的写法,有点我在八十年代写《世纪末回眸》那种题材的味道,可谓我在西方重回大骨架的尝试。
圣诞夜冷雨淅淅,疫情下没有party,美国还在选举的挣扎中,我却早已失去兴趣,也看不懂是非。2021年是牛年,我的本命年,姐姐和傅莉都要我寻根红绳辟邪,我却只找到一部微雕心经镶在一个核桃壳里,系在一根红绳上,那是1989年末我逃出大陆,第一次访问台湾,友人领我去花莲拜见证严法师时获得的,今年就挂它吧。
元月14日修订完《瘟世间》全稿发印刻,陈健瑜回复"排定四月出版"。二校做完已在二月九日,是日确诊数字全球一亿,死亡234万;美国确诊2761万,死亡47万,书尾写上这些数字。人类在大疫中损失惨重,我这辈子未经历战乱,却经历了文革、屠杀、逃亡、车祸,这次加上瘟疫,见到的生离死别也足够了。
最后还是要写一句:台湾人宅心仁厚,接纳我这个流亡作家!
2020年11月30日
晨起獲印刻編輯陳健瑜電報告知:《鬼推磨》入圍書展大獎。此書年初殺青之際,瘟疫驟起,蔓延全球,歐美卒不及防,亂了陣腳,至今美國大選仍深陷其中,博明稱之為"外力干預",我稱西方已輸掉第一局。其中奧妙並不神秘,可歸結為一個錢字,欲知底蘊,請讀此書。
2020年12月15日,我的臉書《文字的原乡》——
晨起获知2021台北国际书展大奖暨金蝶奖颁给拙著《鬼推磨》,亦接获许多好友的祝贺,甚感荣幸。说荣幸是真心话,因为我是一个流亡作家,离开中文本土逾三十年,尚能得到中文原乡的读者、出版界如此厚爱,真是不敢想象!
我因疫情之故,不能飞往台北参加颁奖公布会以及此届书展,甚觉遗憾,也在此告知朋友们我还在美国马里兰避瘟疫。我向书展基金会提交了一则获奖感言录影,也贴在这里,以饗友朋。
我在感言中特别强调:『這三十年來我在台灣出版了一些書,也發表了不少文字, 可以說台灣是我唯一文學的故鄉、文字的歸宿。台灣能夠保持中文的自由,书写、出版的自由,是跟台灣这块土地的自主、獨立,抗衡中共霸凌、吞并、渗透的威胁,这么一个政治上的前提,直接相關的。』
《鬼推磨》梳理的,正是三十年来中共崛起、威胁人类的路径、秘诀、严重后果,今天我们看到,站在这个巨大威胁第一线的,不是美国,而是台湾。所以我们所有在北美享受安宁的中国人,都应当钦佩台湾人民!
2018/2/10
(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台北10日電)台北國際書展出現中國大陸異議人士劉曉波紀念展位,參與策劃的詩人貝嶺和孟浪強調,這是為彰顯出版自由的重要性;另有其他出版社展示蘇曉康、閻連科等人在中國遭禁的著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