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星期四

陶傑:「中英黃金時代」的大迷夢

 BY 陶傑  CUP 新聞囬带 2022年12月2日



英國首相辛偉誠宣佈,「中英黃金十年」結束。其實此一所謂黃金時代,有沒有真正開始過? 

「中英黃金十年」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2015 年訪英時,雙方處於外交亢奮狀態之下,產生一個當時人人相信的神話。 

Why not?一邊是帶著一本支票簿前來的超級購物家;另一方是擦著雙手等待財神臨門的賣家。然而打開英國這家百貨公司:寄宿學校、倫敦旅遊、哈洛德百貨公司購物、「王冠」和「唐頓莊園」電視影集、BBC 英語課程,這一切就是上門到來的這位北京貴賓想買的英國貨? 

還是曼聯、英國老牌的「泰晤士報」、肯辛頓宮?這三家,如果當時英國能出價,中國一定會優先購買。 

但是英國希望中國買的貨物,幾年下來證明:中國不是並無興趣,就是後來變卦退貨。 

譬如寄宿學校教育,當初一心以為中國准許英國的私校來中國開分校,結果等你批出土地、建造校舍,安置課室教育設施,如電腦和桌椅之後,忽然加上一條:課程內容要審查,還隨時要派黨委輔導員入校監察教學過程。此時英國如夢初醒:原來中國並不歡迎英國貨物中所能代表的一切西方價值觀。

 比起歐洲另一位賣家德國,德國出產的幾乎任何貨物,中國都想貪婪地買。由汽車廠的平治,到船廠的漢堡港口,由西門子電子器材到晶片廠,德國貨對於中國,就有如地上行走的四隻腳動物,除了桌子不能吃,其他統統都可以吞進肚裡。 

相對之下,英國無此「優勢」。不錯,倫敦是世界三大股票市場之一,但中國企業即使要上市,往往選擇華爾街而不是倫敦的金融城。倫敦的騎士橋和邦德街,也是百年名店匯聚之地,維多利亞英國的文化形象,深受以上海為基地的小資歲月靜好中國人戀慕和喜愛。但這一切不足以搭建成一條穩固鵲橋,搭通中英貿易這對看似飢渴的牛郎織女。 

加上其中還有「中英聯合聲明」的一條刺,以及所謂的香港問題。25 年來,英國國會的「香港報告書」,對於「中英聯合聲明」之執行,往往筆下留情,這是看在貿易分上。 

當金錢的因素逐漸消失,英國人如拿破崙口中的 A nation of shopkeepers,是開百貨店的國家,現實的面目漸漸也露出來。 

當然,中國的戰狼本相,也早已向英國顯露了:所謂黃金十年,粉紅色的一通泡沫,十年沒到,已經完全蒸發。 

尤其是因為病毒感染,中國索性完全封關,倫敦的房地產和購物中心,空全缺乏中國的水源。英國把心一橫,推出 BNO,由香港吸錢。這一點,中國當然看清楚,但是身為「國安法」的始作俑者,中國也百詞難辯。 

這時英國選出一個印度裔,六千年的貿易經驗,印度的果阿貿易中介站,比香港和上海歷史更為悠久。辛偉誠雖然近日被英國的「衛報」抨擊為既不「偉」大、也不「誠」實,但是以印度人的基因,應付狡猾的中國,這才是真的是兩雄相遇,雖然辛偉誠只有四十多歲,但其背後龐大的六千年文化,論孫子兵法,還是不可低估。 

英國經濟破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所謂「中英黃金十年」這迷幻藥,時效已過,英國人從迷夢中醒過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