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5日星期五

胡少江:假如习近平、李克强和薄熙来来一场辩论……

2012-10-05

昨天晚上,争取连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进行了首轮电视辩论。这场第一轮九十分钟的总统选举辩论的主题是美国的国内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政府的作用。辩论结束后,根据大多数网媒的民意调查,罗姆尼在第一轮九十分钟辩论领先。北京的决策者目前大概最关心的是如何在两位候选人之间押宝。但是,我想许多中国的老百姓更愿意从电视中看到自己领导人通过辩论阐述自己的政策。

五年以前,胡锦涛计划中的候选总书记李克强在江泽民一派发动的政变中被习近平所取代;几个月前,另一位雄心勃勃竞争中国主要领导人位置的薄熙来又在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政治大剧中被关进大牢,正在等待最后的羞辱和发落。无论是被取代的李克强,还是取代者习近平,还有身陷囹圄的薄熙来,中国人从来没有机会听到他们系统的发表自己治理中国的见解,也没有听到他们对自己被取代或者被惩罚的辩解。

中国执政集团的精英们多年来不断地向中国人民灌输,全民普选是西方的“专利”,在中国水土不服。这些抽像的“反西方民主”的概念早就没有市场。中国人引进了许多西方的东西,即使是政治范畴的东西,也有不少泊来之物,例如宪法、党章、选举、代表大会等等。其实,即使不挑战中国共产党的一党专政的最后底线,让未来的领导人在在公众面前阐述政策,同党内的竞争者进行辩论,这总归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我一直在想像,假如习近平、李克强、薄熙来三个人有机会进行一番辩论,他们会说些什么?我想他们不大有可能在辩论中拿出系统的治理中国的政策纲领,因为假如他们的政策与现任领导人所奉行的政策相似,那么就会显得了无新意,所有对现行政策的批评都实用于他们;假如他们提出不同的政策,那无异于是对现任领导人提出批评,他们将很快因此而失去现有的职位,甚至遭逢牢狱之灾,遑论成为未来的领导人。薄熙来今天的遭遇多多少少与他的标新立异有干系。

这三个人都担当过地方大员,所以他们很可能会利用辩论的机会宣传自己的政绩。但是,人们将有机会对他们政绩背后的秘密进行追问,例如,习近平何以能够在仕途初期不断地横跨行业和地区地进行自我选择?李克强何以没有任何经济工作经验而成为总理的候选人?李克强进入中央之前的辽宁廉租房建设是否得到了中央的特殊“政绩工程资助”?薄熙来在大连的“经营城市”的资金从何而来?薄熙来的在重庆的打黑是 否合理合法?等等,相信这些追问是他们无法回答的。

假如中国引进这样的辩论,任何希望在未来成为领导人的中国官员们大概都会多花一些功夫去了解国情、思考政策,少花一些时间去逢迎拍马;他们的政治操守和个人生活也一定会更加检点。遗憾的是,在中国的执政精英们眼中,中国普通民众太过愚钝,无法进行“明智”的选择;有趣的是,在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眼中,只有二百人的“执政精英”——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们,也只不过是政治花瓶而已,他们也没有能力对最高令人人进行自主选择。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