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恩(Ryan Hass)
當美國為了報復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的恐怖攻擊事件而進軍阿富汗時,這個國家在世界舞台上無與倫比。當時,蘇聯解體已經是十年前的往事。在美國眼前,沒有一個足以匹敵的戰略競爭對手。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地區,美國的實力都傲視群倫。
美國治世時代 拜登承認結束
然而,在揮軍阿富汗的二十年後,全球戰略環境已經發生重大轉變。不論是在外交、軍事、科技或經濟領域,中國都已經成為美國的強大競爭對手。在解釋美國為何要從阿富汗撤軍的時候,拜登總統和他的顧問群強調,美國必須將力量集中在對美國人民的安全和繁榮最重要的地方。他們已經承認,儘管是含蓄地承認,「美國治世」(Pax Americana),或者是美國在世界上各個角落都掌握優勢力量的時代已經結束。
美國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權,一個政治和經濟利益遍佈全球,而且有能力在每個地區投射力量的國家。儘管中國迅速崛起,卻仍與這種境界相去甚遠。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最具活力的社會。不過,美國改造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和其他地方的能力有限,顯得左支右絀。
這個教訓可能會將美國的外交政策推向一個轉型階段。美國可能會將資源集中在應對中國對美國領導地位構成的決定性挑戰上,而不是同時在世界各地追求主導權。亞洲將成為美國戰略焦點的核心所在。為了在與中國的競爭中保持優勢,華盛頓將相對更加重視國內重建,並與合作夥伴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美國人民可能仍將對使用軍事力量有所保留,尤其是在關鍵的國家利益並未受到威脅的情況下。
對於改變他國內政事務的能力有限,美國將抱持堅定的現實主義,另一方面也將繼續秉持支持人權、法治和民主制度的崇高訴求。對維護普世價值的呼籲,將主導美國在拉丁美洲的外交作為,因為當地的拙劣治理被視為促使大批民眾爭相移民美國的推力。美國領導者將繼續堅持共同的價值觀,做為凝聚跨大西洋兩岸的泉源。雖然美國永遠不會忽視或放棄中東,但中東在美國戰略重點中的分量將愈來愈小。同樣地,美國對非洲的關注也將持續下降。
21世紀領導權 美中兩國競爭
這些轉變將使美國調整部署,專注於對美國在二十一世紀的安全與繁榮至關緊要的地區,也就是亞洲。亞洲地區在全球經濟成長中佔有近六十%的比重,美國對亞洲出口創造的就業機會,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區還多。亞洲也是美國五個條約盟國和台灣等重要安全夥伴的所在地。亞洲還面臨著擁有核子武器的北韓和中國崛起的潛在威脅。
正如新加坡學者比拉哈里.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所觀察到的,二十一世紀的美中競爭,可能不會像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時期爭奪霸權的對抗。冷戰年代的美蘇爭霸,促使兩個鮮少互動的不同體系,在一場全面性的鬥爭中競逐主宰地位。相較之下,美國和中國同處於一個全球經濟體系之中,彼此深切融合。美中兩國競爭的是現有的體系將由誰來領導。
二十一世紀領導權的爭奪戰,將取決於對最純粹力量(raw power)的估算。華盛頓及其合作夥伴將需要加強軍事實力,以維持遏制北京透過軍事手段追求政治目標的能力,台灣的情況尤其如此。美國及其主要夥伴擁有能幹的有為政府,而且共享一致的安全目標,這些條件將足以讓應對這些挑戰變得較不費力。
不過,美國在未來數十年裡的地位,最終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科技的進展,而不是戰場上的殺戮。考慮到兩個擁有核武的國家爆發衝突所造成的大規模破壞,我們不敢想像到底是美國還是中國,會在一場正面對決的軍事衝突中戰勝對方。
在二十一世紀,國家的表現將是在國際體系中贏得威望的真正來源。對其的認知,將取決於哪些國家能夠最好地發揮人民的才能、推動創新,為全球挑戰提供解決方案。科技和人力資源將成為國家實力的指標。
美台深化合作 創造戰略紅利
美國和台灣能夠也應該在這些關鍵領域相互支持。深化教育交流,加強技術創新合作,彼此促進關鍵技術的研發投資,強化提升供應鏈安全建設,將為雙方帶來戰略紅利。還有,攜手合作加速綠色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也將創造出相同效益。美國和台灣還可以共同努力,推廣改善民主韌性的最佳做法,反制外部干預民主治理的企圖。
美國外交政策的這個轉型時期,為美國和台灣加強互利協調提供了全新的前景。雙方都應該睿智地把握這樣的機遇。
◎何瑞恩(Ryan Hass)
(作者何瑞恩為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辜振甫暨辜嚴倬雲台灣研究講座、麥可.阿瑪科斯特外交政策研究講座;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自由时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