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0日星期一

无枝:-5℃的夜里,中国人在美国大使馆(沧浪聚会)



图|无枝,北京三元桥,毗邻麦子店使馆区

作者按:194812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ren权宣言》,此后每年的1210日,被定为世界ren权日。

-5℃的夜里,中国人在美国大使馆
文|无枝

12月7日,二十四节气的大雪之日,北京的气温低至-10℃至-5℃,无雪。
下午六点没到,夜幕已经降临,参加《世界ren权宣言》签署70周年纪念活的人们陆续来到朝阳区安家楼55号——美国驻华大使馆,也叫北京美国中心BAC。手机显示实时气温是-5℃,寒风刺骨。
美使馆提前半个多钟头开放。


  • 1、场外

进入美使馆前,虽要出示身份证和网上报名的二维码,可他们并没有仔细查验,晃了一眼就放行了,我错把公交卡当身份证掏出来也没被拦下。但大使馆的安检还是很严格,跟机场一样。
这似乎挺符合"ren权"主题的内涵:只要你是一个人,并且没有危害,就可以来参加活动,享受相应的自由。
倒是在排队时,来来回回的警察和武警,孜孜不倦地对人群的身份证和长相进行打量。后面一位男士对反复的打量表示不满,当场质问一名武警:"您是哪家单位的,是大使馆的吗?你们为什么反复查验?"
"我们这是正常执法。"
几个执法者轮番解释,大概就是围绕一个意思说:"你在我跟前,我就有权查你,你在其他地方我就不会查你"。
旁边一位穿黑大衣的执法者嘀咕:"再闹就别让他进了吧!"
所幸,他的同伴儿们未置可否。

  • 2、island

进入活动场地前,要在门口领一个同声传译的耳机,我的耳机编号是"6""4"(如下图),不由得使人想起29年前,那场中国人争取"ren权"的激烈事件。


美使馆的这个活动场地不是常见的长方形或正方向,而是"L"形,而且天花板很低,显得一点也不气派;可正是如此,给了人一种很放松的感觉,来这里,就像在参加一个朋友间的聚会。
美使馆的外交官也很具亲和力,总是眼含笑意,感觉他跟在场的每个人都曾相识一样。很多人找他合影,他都来者不拒,用带洋腔的中文跟人聊得眉飞色舞。身处其中,竟没有一丝疏离感。
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我成功连上了使馆的WiFi,第一次无需梯子,就能刷推特,还是在国内,而且网速还十分流畅。值得玩味的是,大使馆的WiFi名有几个都以"island"作为前缀,真是名副其实,这个北京美国中心(BAC)还真像是一座自由的孤岛。


通过island的网络,我查了一下维基百科的《世界ren权宣言》(如上图),晚上的纪念活动便是围绕这份文件开始的。主讲人除了两位美使馆的外交官,还有一位长得像裘德·洛的瑞士大使馆ren权外交官(下图右二)与英使馆的一位ren权外交官Tom(下图右一)。很抱歉,我只记得Tom名字,并非因为他长得帅,而是因为这名字跟中国的ren权问题一样常见。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签署这份世界公约时,成员还包括中国,虽然那时还是中华民国,可也是"一个中国"。

  • 3、ren权

英使馆的Tom说:"ren"权并非是从天而降的东西,而是二战结束以后,人们眼看世界在两次世界大战差点被摧毁,深感后怕,便聚在一起商量"我们需要怎样一个社会",通过无数次的辩论,共同提炼出了这样一个公约。
其中ren权,顾名思义,就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但是在中国,每当有人提及ren权问题,官方以及自带官方思维的中国人,就会本能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驳斥。
一是说,ren权问题是西方拿来要挟、遏制中国的一种"惯用伎俩"(外交部用词)。要说ren权是惯用伎俩,其实也没问题,但这并非是西方的惯用伎俩,而是人类的惯用伎俩,而且还是70年前中国代表共同确认的。其次,如果一国没有ren权问题并不严重,别国又如何能以此进行要挟什么?又何必惧怕谈论ren权问题!
二是说,中国人有没有ren权只有中国人知道,别国无权干涉。但关键是很多中国人连ren权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真有ren权?以至于还有些人喜欢说:你说你没有ren权,可你还是能吃饱能穿暖,能享用社会资源,并没有活不下去!这样说是因为很多人认识还把ren权只等同于生命权,默认不包括或者不知道它还包括更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显然这是把人降级到与动物的一种"平权"思想,就低不就高。
当然也不乏认同ren权包括政治权利的人,可他们仍可能会理直气壮地说:"你可以去考公务员啊,当官啊,既然那么关心政治权利!"温和的人则会说:"国情不一样""中国还处在发展中""习惯就好了"……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它的实现,真就应该受到这么多因素的制约吗?到底是谁在制约?为什么要制约?为什么要把人降级到猪?哎,问多了都是敏感词……

  • 4、中国人

参加活动的中国人各式各样,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不少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有能飙一口流利英语的人,也有大多数不得不借助同声传译耳机的人;有北京的群众,也有自称特意从山西等地赶来的外埠人士——看来这样一场例行活动在他们心中的分量是多么重;有带着问题来学习交流的人,也有带着伤痛来诉苦的人……挨挨挤挤坐满了整个屋子,开场后还增加了十来个椅子。
这次活动跟我以前参加过的各种活动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美使馆的提问环节和交流时间特别宽裕,而且尽可能让更多人提问,堪称畅所欲言;跟国内其他活动上象征式的提问环节、套话式的提问方式、套路式的回答内容等形成鲜明对比。
有人是就《世界ren权宣言》的内容进行辩论甚至是质疑,比如"卖淫合法化是否侵犯ren权""ren权既然是人提炼出来的,那它的内涵是否会随着时代的推移会作一些修订""AI的发展是否会存在侵犯ren权的可能""《世界ren权宣言》是一个国际法,它的违法主体,通常来说是国家、政权,那么怎样有效对这样一个抽象的违法主体进行惩罚,只能谴责、打嘴炮吗?假如违法主体是个强国,更会拿它没办法,比如朝鲜,这个宣言对他们来说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些问题的回答,不多赘述,只说一位美国外交官的回答,意思是这个国际法确实没有强制力,通常是从这三方面去发挥它的约束力作用:一是可以让国内维quan律师、社会活动家、新闻媒体、司法机构等去监督政府,使其落实、处理ren权问题;二是联合国会有相关的提醒以及发布国别ren权报告,他重点提到"点名",说这也是一种处罚方式,相信很多国家都是有羞耻心的,"shame";三就是国际上的一些制裁。
但是在一些国家,这样的约束力,轻而易举就会被抵消:针对第一种,那些监督力量要么是被政权控制,为其所用,要么就是被打成"山动颠复国家证权醉";而第二种,一些国家要么就是不在乎什么羞耻不羞耻,要么就是狠怼你"干涉家务",要么就是屏蔽你的点名和报告——比如,我本想把美使馆年初发表的2017年某国ren权报告贴到文末"阅读原文",却发现被屏蔽(如下图),只有发链接到文末,没看过的可以复制到电脑浏览器上看,或者自行去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寻找;针对第三种,一些国家也不乏法宝,比如什么爱国主义、共克时艰、抵制别国货等想得到想不到的。


此外,还有好几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问,谈及自己的ren权被侵犯,他们更多的是向大使馆倾诉,渴求得到伸张正义。比如一位信仰基督的中年男子说,他所在的教堂被挂上一种印有镰刀、锄头的红色旗帜,是信众内心很崩溃;一位中年女子说,她和家庭人员遭受核辐射——她现场捞起衣服,腹部一片红,她跑遍全国医院检查,均被拒绝,还被围堵;还有一位被强拆的人,说起自己的shang访经历也是一波三折……
现场外交官除了记录他们的状况,更多的只有宽慰。正如ren权外交官所说,他们只有坚持做好ren权这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具体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无可奈何。可即便如此,这些受苦的人还是要不辞辛苦找上门,而不是"报复社会",伤害其他无辜者;相信他们的心里还是相信光明的,相信正义能够得到伸张。而另外那些"报复社会"的人,他们应该也并非恶人,而是在绝望以后,不再相信,或者不知道有什么可以相信。
现场还有人利用提问时间,"敦促"美使馆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能多发一些自由世界的相关新闻和真知,那位提问者说,"我们百度度来的都是假的玩意儿,又不会fan墙,只有把你们那个当窗口"。
然而,这位提问者口中的这个"窗口"不仅是狭窄的,而且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它的头上同样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那些无形的手,随时可以限制或者关闭这个窗口。(如下图)


  • 5、美国

不难看出,有些人再怎么反对美国,还是无法阻止人们用脚来选择美国,这个人类文明的灯塔。连美使馆都仿佛都成了一只照明的孤灯,能来的人都想来"取暖"。所以,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向大使馆的ren权官员倾诉的时候,看着既感动,又沮丧。
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跟灯塔相向而行的国家,总是繁荣富强的,具有很高的人类发展指数,如欧洲、日韩等;跟灯塔相悖而行的国家,总是我们国家的好朋友,如俄罗斯、朝鲜、伊朗等。我们这个在河里摸石头的国家,什么时候能上岸啊,什么时候能让它的子民需要倾诉时,不必去麻烦别国的大使馆!
当然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确实也存在很多的矛盾和不足(宕开这一笔,是照顾从小受辩证法忽悠的我们),可它也一直在修正、改变中前进。而且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存在不足,就忽略它的美好,更不该因此诅咒它,希望它堕落、被核平——持这种态度的人或政权都是魔鬼,是人类公敌。
相反,我们应该应该是希望美国越来越美好,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可以跟它一样美好,甚至比它更美好。对美国我们应该持这样的态度,对亚洲的"小美国"中华民国(申明:认同"九二共识",勿喷),也应该如此。

活动结束后,向来胆怯的我,还是走了过去,对那位主持活动的BAC人权工作者表示了感谢,他也热情地拥抱住我。很遗憾我没记住他名字,也忘记问了。

2018.12.9

- END -

renwusuxieben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