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星期四

陈奎德:承命於危難 傳薪自道統——在天安門民主大學開學典禮上的講話(附相关报道)

陈奎德/VOA国符摄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能有機會在這裏向大家報告天安門民主大學的基本理念,我深感榮幸。
我們知道,天安門民主大學是在中國人的一次史無前例的巔峰體驗中誕生的大學,是中國人距離文明人類最近的歷史時刻創建的大學,是在大軍圍城的緊迫情勢下授課的大學,當然,也是在血與火中被毀滅的一所大學。
二十五年後的今天,作為天安門民主運動的文化遺產和學術遺產,作為那場偉大抗爭的精神遺產,民主大學的重生,她與天安門運動血肉相連的關係,鑄造了民主大學的價值理念及其歷史使命。
今天,她肩負如山的重任,重新站立起來了。
作為一所大學,我們追求其普遍性的標準。我們絕不會如北京掌權者對北京大學所訓令的,讓北大不要做中國的哈佛,中國的劍橋。我們深信,世界上一切優秀大學的傳統與精神,都值得我們效法;人類文明的一切重大成就,都是我們守護與探究的內容。
有鑒於此,大學自治,明道明德,宏納眾流,學術自由,這是我們的方針;造就人才,凝聚共識,開放轉型,實現民主,這是我們的目標。
作為對中國大陸六十多年來教育制度的撥亂反正,天安門民主大學拒絕愚民主義、反智主義,抗拒思想壟斷、黨化教育。作為在中西文明交匯的歷史時刻創建的大學,作為在多元文化彙集的重鎮三藩市複校並向中國與世界實施遠程教學的大學,我們將堅守對普世價值和學術使命的承諾與守護。
然而,除了上述普遍性的承諾之外,在這裏,我還想特別強調天安門民主大學自身的獨特傳承,她的特別定位:
首先,本大學直接溯源於1989年六月三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創立的天安門民主大學,是她的生命傳承;
第二.本大學致力於繼承1937——1946年中國西南聯大的精神,承接這所近代中國最偉大大學的理念與傳統;
第三,本大學認同並守護蔡元培時代兼容並包主義的北京大學的寬闊胸襟;
第四,向古代中國的偉大傳統回溯,本大學精神的脈絡可追溯到孔子創立的"有教無類"的私學教育傳統,東漢時期太學生學潮以及明代東林複社讀書人抵抗暴政的傳統,以及白鹿書院、嶽麓書院......等民間辦學的傳統;
最後,第五,我想特別提到一所西方大學——德國的柏林自由大學——她的建校歷程及其傳統。冷戰時期,原柏林大學被劃入東柏林,受到前蘇聯及東德共產黨當局的管制,學術自由橫遭踐踏。為了追求大學自治、學術自由,1948年,原校的一批師生出走西柏林,創辦了自由的柏林大學,也就是今日的柏林自由大學。他們以"真理 公平 自由"為校訓,砥礪奮發,成長為德國九大頂尖學術重鎮之一。這一大學自由的偉大追索歷程,我們心嚮往之。天安門民主大學今日復校的軌跡,與當年柏林自由大學的建校不謀而合。我們借此向該大學的偉大創建者致意並將追隨這些先驅者的足跡。
女士們,先生們,天安門民主大學將是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無圍牆的大學,一所廣袤無垠、無遠弗屆的大學。在這個柏林牆已經倒塌,而翻越長城防火牆的中國人也如洶湧的春潮一樣的當代世界,天安門民主大學將為消除一切思想的、文化的、學術的、種族的、階級的種種隔絕,竭盡綿薄;為拆除人類的一切有形的與無形的精神圍牆,為天下一家的人類自由理想 ,而鞠躬盡瘁,矢志不渝。
謝謝大家!

——纵览中国

【附录】

天安门民主大学浴火25年后旧金山重生

VOA国符/旧金山 — 在一片祝愿声中,25年前在北京短暂闪亮过的一个夜晚的天安门民主大学,星期天下午在美国旧金山正式复校。
 
天安门民主大学浴火25年后旧金山重生

封从德说:"现在我宣布,天安门民主大学正式复校开学。"
 
这是前89年六四事件学生领袖封从德星期天在旧金山图书馆的宣布的消息。
 
天安门民主大学简称天大,封从德现在是天大校务委员会的执行长,他说:"在1989年北京大屠杀的机枪和坦克前,诞生了天安门民主大学,于四分之一世纪之后,浴火重生,这标志了中国的民主大业,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封从德说:"六四的教训是,虽然追求自由民主的人可以很多,数百城市,数千万人都上街游行,但没有思想武装,缺乏基本的常识和共识,失败仍然难免。"
 
*目标:人才 共识 转型 民主* 
 
天大学术组召集人陈奎德表示:"造就人才,凝聚共识,开创转型,实现民主,这是我们的目标。"
 
夏业良教授介绍了天大来自全球各地的师资阵容,他还颁发了聘书给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拉里·戴蒙德教授。戴蒙德将教授转型学。
 
天大顾问余英时说:"转型是一种学问,这是很重要的,但美国一般大学还没有转型学。"
 
天大将为中国民主转型培育人才,转型学是天大的课程特色。
 
演说家辛灝年表示,他希望天大培养出新时代的青年民主斗士。 他说:"将我们今天中国大陆人民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将我们今天十几亿人民对民权的迫切要求,放在这个学校的每一项教科书当中。"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致贺并表示:"我很愿意参加这个学校,成为初级班一年级的学员。"
 
*网络大学也不见容* 
 
天大以无远弗届的网络大学形态出现。但是这个25年前不为当局所容的大学,即使化身网络学校,依然遭到攻击。
 
封从德说:"域名的封锁是一直被封锁住了,国内的人不能直接上网,他们要翻墙才能上网, 但最近有的时候,比如说六四前后,他们是一阵一阵的对我们进行瘫痪性的攻击。。"
 
作为独立学术机构,天大的经费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封从德说:"我们的经费没有一分钱来自政府或政治力量,我们都是依靠民间的力量。"
 
*义工心存民主 任劳任怨* 
 
经费有限,天大主要靠30多个义工通过互联网协调工作。孙海谧是志愿的行政总监,斯蒂芬则是志愿的翻译总监,他们有时工作超过八小时,却能坚持下去。
 
斯蒂芬说:"因为我在美国这么久,在国内也这么久,我能亲身感受到自由民主的国家和专制的国家有多大的不一样,所以我真希望中国有十四亿人这样的大国,能够跟上世界民主发展的步伐。"
 
尽管是喜庆的开学典礼,但64的伤痕并没有消失。
 
*记者亲历六四 难掩心头创痛* 
 
天大筹备组成员葛洵表示,25年过去了,正义并没有得到申张,他因此非常感慨。
 
前华盛顿邮报驻京站长邵德廉上台一度哽咽,他后来表示:"我情绪激动,因为回忆起当时看到的那些遗体,心里很难过。"
 
邵德廉放映了他的妻子89年所拍摄的录像,一直到六月三日军队开枪前两小时,他们一家都感觉北京市民非常友善,北京很安全。而不是官方媒体声称的学生运动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和动乱 。
 
*不忘厘清真相 不让青史抹黑* 
 
现任自由亚洲电台副台长的邵德廉说:"真实和实情将压倒谎言,让我们记得这一点,我也将继续把事实写出来。"
 
对于天大可能发生的作用,邵德廉表示:"要预测很难,但这是一个勇敢的事情。"
 
许多与会的年轻人对天大的期望很高。
 
*天大正面效益受期许* 
 
六四纪录片《我爱北京天安门》的作者赛颂菲表示:"我认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乐于了解过去,来决定将来的行动。我相信这会给他们以行动捍卫信念的勇气,做出有利众人的事。"
 
中国留学生布鲁斯从父母听到一点六四的信息。他说:"他们希望为中国培养出能为中国民主化做出贡献的合格公民。但很快这个运动失败了,今天25年之后,他们可以重建的话,对未来中国走向民主化一定是有所裨益的。"
 
台湾的留学生蔡亚成则希望天大有利两岸交流,他表示:"因为双方都可以用同样的角度,同样民主的视角来切磋。"
 
天大筹备组召集人方政双喜临门。
 
方政说:"三天前,我第三个女儿刚出生,所以今天我非常高兴,双重的喜悦,我们天安门民主大学今天终于开学了。"
 
开学典礼落幕前,夫妻档音乐家汪成用和杨逢时带着六四第二代-也就是参与过六四的人的孩子,邀请在场者合唱他们作词作曲的《自由在召唤》,为典礼画下了休止符。天大即日起接受网路报名。

图片报道网址:http://www.voachinese.com/media/photogallery/rebirth-of-a-university-20140603/1928180.html

"天安门民主大学"横空出世


法广/作者 旧金山特约记者 王山

"六四"25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在"六四"镇压中被迫停课的"天安门民主大学"以网络大学的形式成功复校,6月1日,在美国旧金山总图书馆会堂隆重举行开学典礼。这一天,"天安门民主大学"董事会主席方政和"天大"执行长封从德,向媒体和出席"天安门民主大学"开学典礼的来宾宣布:"天安门民主大学"正式复校开学,"天大"教学网站开始网上注册招生。

"天安门民主大学"复校,是海内外中国民运人士纪念"六四"25周年的重要活动,是"六四"至今25年来中国民主运动的重大事件。
"天安门民主大学"诞生于1989年6月3日下午,创办者为天安门广场学生领袖张伯笠。广场中心,"天安门民主大学"的横幅拉起,便是"天大"的校址。上百万在广场上静坐请愿的学生,聆听了由著名政治学家严家祺讲授的第一课:民主、自由与法治。接着,解放军开进天安门广场,"六四"屠杀开始,"天安门民主大学"与数千学生和市民一起,倒在冲锋枪的枪口前和坦克车的履带下,此时,距"天安门民主大学"开学不到十个小时。"天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也可能是世界教育史上存在时间最短的一间大学,却在中国教育史上、也在世界教育史上写下最为光辉、悲壮的一页。89民运被中共镇压下去,但精神不死;"天安门民主大学"与89民运一样,虽然被镇压,但精神不死。
"六四"以来,海内外民运人士一直希望恢复"天安门民主大学",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使希望有实现的可能。网上远程教学正方兴未艾、蔚为潮流,势将成为人类未来教育的主要形式。去年"六四"纪念日,海内外四十多名著名学者和民运人士,联合发表《天安门民主大学复校宣言》,并在旧金山成立以方政、封从德为首的复校筹备组。方政与封从德当年都曾上过"天大"的第一课。筹备组决心要在"六四"25周年纪念日到来时,"天安门民主大学"正式复校,结果他们做到了。
网路大学,除了没有划出一块地方,建教学大楼之外,其结构与实体大学并无不同。复校筹备组在"天大"复校筹备过程中克服的困难难以尽述,一年来,海内外有众多的义工加入复校筹备工作,使得诸多技术性和事务性难题得以解决。筹备组的所有成员也都是义工,但他们的工作与任何专业人士相比毫不逊色。
一年来,复校筹备组构建了"天大"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校务委员会与所有大学的校委会功能一样,规划和管理学校的运行和发展;而以美国"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博士为召集人、有十一名成员的学术委员会,则堪称当代中国民主理论的学术殿堂,她将守护学校的学术自由,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教学课程。"天安门民主大学"开学之日,首批推出的十六门课程和一个系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语音讲座,涉及中国未来民主进程的大部分重要课题。
中国正面临大变革,需要民主的思想资源。赵紫阳时代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秘书鲍彤为"天大"复校发表谈话指出:进行民主的启蒙,这是迫切的、现实的要求。八十多岁的鲍彤表示他愿意报名就读"天大"一年级,从头学习民主理论。"天大"执行长封从德表示:互联网把中共打回了"冷兵器"时代,在互联网上,中共与网民力量对比,中共不占优势,并终将输掉网络战争。
由此,"天安门民主大学"肩负如山的重任,在互联网上横空出世。她无界弗远,无所不在,无往不利,去唤醒中国教育的良知,唤来自由民主的中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