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4日星期一

崔少明:中年再出发

林行止、曹仁超三十五年的英名。但本港的新闻网址少说也过百,其中一些积极变革,有报馆甚至开办网上电视新闻台。「新来者」想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网民神通广大

 《信报》的影响力虽然历久不衰,但网络是年轻人的玩意,而《信报》拥趸大都是中男熟女。本报上网前,有副刊作者以〈计算机白痴〉为题写道,有母亲当机,见爱子三扒两拨就已解决问题,遂不耻下问,盼能学得几招,不料被讥为 idiot

  幸而 hkej.com 开通后,从留言可以看出,读者已逐渐赶上了时代。由于 hkej尚未提供旧报纸供翻查,有粉丝摸索出回溯前几天报纸的方法,公告天下。网民神通广大、群策群力,怪不得胡锦涛都敬他们三分。

  或因此,hkej 打破本港同行的惯例,看报收钱的同时,用论坛做门面,一打开就是网民就即日事件的议论,看当天的报纸还得多按一次键。这也许可称为「网民为本」。网民可随时发言、设定议题,不像报「纸」,限于篇幅,很少发表读者的看法。

  网上的这种「大民主」近年发展到由网民供料、文责自负,行话称为 Web 2.0。最红的网站由 Wikipedia Facebook,都属于这类。诚然,有人利用这种自由来自我宣传、窜改事实,但「网民自决」利远过于弊。传媒最令人诟病的是监督他人,却不让他人监督,更利用发言权来遂一己之「念」。本报作者林沛理上周四引用战前意大利左翼思想家 Antonio Gramsci 的「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论说,传媒将本身的价值观装扮成「客观知识」或「常识」,模糊背后的假设,利用手中的诠释权来生产意识形态、巩固价值系统、为利益集团服务。

  我好像在本栏说过,「世界第一大报」《纽约时报》的座右铭「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就最具欺骗性。这句话利用文字技巧,隐藏了报老板和总编辑的角色,使你错以为,一宗新闻是否「适合」发表是你决定的。其实,整句话应该是:「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 in the eyes of THIS publisher」。这并非否定该报在越战期间公开《五角大楼密件》的贡献,而只是说像该报那样,太相信自己选择的新闻就最 fit,也就自欺欺人。

  Hkej 开通,初期得益最大的是海外原来的读者。九七移民和在外的香港学生今后不但能得悉香港菁英的观点,更可以参与讨论以回馈社会。

  用论坛做门面,客观上是加快发挥《信报》的影响,由隔日提前到即日,网民的看法反过来又可作为报纸的参考。郑经翰五年前在商台开咪时,迫使政府即日响应事件,被誉为「十点前特首」。信报论坛所起的作用,还待观察。用文字响应本来较电台有深度,但中文不易打,会对一些人特别是精英的参与造成限制。幸亏窗口自XP版本起,附带手写输入。买一支手写笔,应该可以解决上论坛的需要。

生产技术换代

  《信报》创办人林行止在报纸上网首日发表长文〈顺理致远 应有所宗〉,探讨印刷报在网络夹缝里生存的可能。话题并不新,但林先生作为经济学者,放得下文人对字与纸的执,奉劝印刷媒体「顺」其「理」才行得「远」。

  网络取代印刷,纸张不敌荧幕,纯属科技带动生产技术换代使然。就中文出版来说,二十五年前机械打字植字机取代「执」铅字,十五年前计算机打字取代机械打字植字机。再过十五年,手机应该可以解决荧幕小、打字慢的问题,用来写稿比得上PC。到时,有线宽带会与手机网络合一,地球上每一寸土地也可能有摄录机覆盖(当然,我们也会为私隐而担忧)。记者可用手机采访远处的对象,就地向全球发布。计算机甚至可能代替记者,完成简单的采访。目前 Google 的英文新闻就由计算机自动向全球网站收集新闻、分门别类,但很难看得出其不经人手。

  计算机撰稿无疑较新闻分类难,但一般人看新闻,要求一看就懂、毌须推敲,次之方求文采。新闻稿要写得明快,关键是第一段的导言(lead)要理顺「6W」(人、时、地、什么、如何、为何)的逻辑关系,而处理逻辑计算机远比人强。例如论断今年制作最大的「港」产片《赤壁》,影评人的创意在于褒贬恰如其份、用词精辟。至于剧情、团队、场景等公开的数据,大可交由计算机去电影公司网站下载后改编。

  文字翻译可信最终也会由计算机产生初稿,再交由人手去「执」。正如计算机撰稿不能代替莎士比亚,计算机也不可能好过翻译大师。但现实中,待译的文字无论数量和费用,均非社会所能负担。干等政府拨款、专家出马,不如先为大众解决基本的沟通,用计算机产生符合原意而大致看得懂的文字,再交由专才润饰。《反歧视法》生效后,有不谙英语的南亚裔来光顾,翻译软件起码可以大致告诉你,顾客需要什么。

  翻译软件存在已久,现在有些网页附带这种服务。而不用说,正如北京的菜牌逐字硬译「夫妻肺片」,计算机译文经常闹笑话。但其实,软件绝非文豪,但也没有差到这个地步。每当中文 Word 提醒你,你所用的字「可能」不合语法时,通常都有点道理。最新的 Word 2007 更收入两岸对应的词汇,将简体换成繁体时,会自动将「水准」改为「水平」。

  有北京食肆将「童子鸡」译成「chicken without sex」,我们也认定是计算机的杰作。但其实,真的硬译,应该会翻成「baby chicken」,与原意相近,又怎会加插个「without」,弃简就繁?内地初中生都知道 sex 解作「性」,又怎会用这个字做菜名?内地人博宣传无所不用其极,恐怕只是有人想制造新闻。

(信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