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星期一

乙志铭:思想箝制新常態 電影何以走出去


20多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迅猛,特別近年每年總票房數以百億計,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73屆威尼斯電影節當地時間10日落下帷幕後,官方新華社11日發出兩篇與電影相關的報道,相當值得玩味。

其中一篇題為《華語片「遇冷」折射「走出去」之艱》,聚焦中國電影缺席威尼斯電影節主賽場之尷尬情形。

20多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迅猛,特別近年每年總票房數以百億計,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但電影業發達,藝術卻丟掉了?中國快速發展的市場緣何難以培育出能夠「走出去」的華語片?

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阿爾貝托·巴爾貝拉一針見血指出,中國電影過於商業化。影節平行單元「威尼斯日」主席喬治.戈塞蒂表示:中國現在很多商業片是用最快最容易的方式製作,而不是最適合的方式。

另一則報道,關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長劉奇葆在長春電影集團調研,劉很內行地說:「中國電影已經進入從量變向質變提升的關鍵時期。」

劉奇葆強調,電影事業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要「推出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標誌性作品」;重視作品的價值導向和社會效果,更好地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這兩則新聞,道出了一點中國電影丟魂的因果關係。

在票房導向下,國內商業電影「圈錢」情況愈發嚴重,製作周期普遍較短,對質量的重視度下降。電影投資並沒有被看做是對文化的投資,而是快速掙錢的機會。

其次,中國「足夠大」,絕大多數中國電影目前定位在本土市場,海外市場票房幾乎可以忽略。

地方性商業片的呈現方式無法與其他國家觀眾溝通,正在逐漸把華語電影推向區域化電影的困境。

一些原本很有才華的電影人因為過分關注「效益」放棄了藝術追求。華語電影難以再作為承載文化、思想和底蘊的藝術作品,向國際傳播藝術和文化。

追溯問題根源,劉奇葆的講話有點意思。

正由於當局不斷加強管控文化事業,箝制創作自由,「極端重要」地控制意識形態,才會令全國文化藝術相關的產業,毋論現實只談風花雪月事,不觸靈魂只拍腦殘嘻哈娛樂片。

極低紅線下的電影業徹底商業化,哪個老闆敢投資有丁點敏感的電影?更悲哀的是大陸市場就如一個黑洞,近十數年吸走了香港大量的電影人才、演員,並迅速同化,華語電影沉淪是遲早問題。

思想環境的寬鬆,與真正的文藝興盛有直接關係。20年前,有個年代,華語曾經在威尼斯、康城等影展風光無限。

即便如新華社舉例所提及的,中共十八大前的2011年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也有4部華語片入圍主競賽單元,分別是香港的《桃姐》、《奪命金》、《人山人海》,以及台灣的《賽德克.巴萊》。

中國導演蔡尚君憑電影《人山人海》奪得最佳導演銀獅獎,香港演員葉德嫻憑《桃姐》奪得最佳女演員獎。

然則,《人山人海》因為深刻揭露現實黑暗,而無法通過廣電總局審查,最終要加拍一個和諧結局。類似妥協,早成常態。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