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

俞梅荪:天没亮,路正长……――纪念赵紫阳逝世七周年纪实


2012年1月17日是紫阳离世7周年忌日,前往紫阳书房瞻仰的各方人士近三百人,超过往年。人们对紫阳的怀念,对宪政民主法治的向往,与日俱增。

16日晚,我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候车,与一位中年人聊。他说:“要吃粮,找紫阳。”但不知紫阳已去世。在回京的列车上,一位澳大利亚青年游客说,上大学时就知道中国的领导人赵紫阳很了不起。

早上7时,我在103路公交车上问10来位中年乘客,两人说知道紫阳是好人,其余沉默不语。

8时,我来到灯市口西街富强胡同口,迎面遇两位并肩巡逻的警员,百米之内又遇三拨。胡同口站着6、7位大都戴红袖标的街道干部,沿途有几位便衣人员在游荡,在寂静的胡同里凭添压抑。(图1)
图1,8时起,富强胡同口站着6、7位大都戴红袖标的街道干部。


仁人志士相携鼓励


我来到富强胡同6号,书房依旧清芬,紫阳旧照在鲜花丛中微笑。

墙上挂着手书字幅:“都说改革开放是希望,你知道它始于何方?它一头挑起家庭联产承包制,它一头连着国企改造的仪航。兴邦难,道路长。道路沿途讥声扬。若要问讥声来哪里?你听那一阵阵左调噪腔。都说中国实力在增强,你知道几经风霜?凝聚了先人志士的无畏担当,才有了今天国家的繁荣兴旺。紫阳照,德绩藏。紫阳功名万古扬。若要问紫阳在哪里?就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我被这苍劲手书的宣示所感染,想到如今,农田被强征,农舍被强拆,农民没活路;国企改制被贱卖,工人被下岗;全国访民剧增,求告无门,生存无着;官场腐败,权贵经济和权贵法制盛行,警方非法维稳打压,激起大规模群体性民变事件愈演愈烈。

在院子的小屋见到55岁作者朱刚。他是北京某饭店职工,北大法律系毕业,是紫阳之子的好友,常以亲戚名义来探访。紫阳离去,每当忌日,他有感而发的作词,由其在荣宝斋的哥哥书写装裱,悬挂紫阳书房。他说:“时间越长,结合现实,越发感到紫阳奋力推进改革的求索,无与伦比。如果社会还在前进,就感觉不深。”他吟另一字幅的结尾:“八九突变,航船搁浅,叹民主法治全然抛天边。念仁人志士莫休眠,企盼航船再扬帆。”“且听沧海哪般说,天下曾失语;不卧青山无所谓,人间自有情。”(图2)
图2,北京某饭店职工朱刚每年创作两首词并装裱悬挂在书房(右侧)。


“天安门母亲”、中国人民大学76岁丁子霖教授夫妇顶者警方压力前来献花篮,人们围着他俩嘘寒问暖。蔡文彬(紫阳的老部下)说:“我们大家都是您的儿子。”丁子霖顿时脸色凄苦,低头流泪,丧子之痛溢于言表。她在书房留言:“紫阳先生:我们唯有坚持,坚持,再坚持!”因17岁独子在“六四”被枪杀,23年来,丁子霖顶着各方压力,努力查找到203位死难者家属,每年发起联名上书和上访“两会”,呼吁平反“六四”和国家赔偿,长期被警方监控和打压,仍坚持不懈。图3)
 
图3,1989年“六四”痛失独子的丁子霖、蒋培坤夫妇在书房留言。 

退休女记者张凤挽着丁子霖默默流泪,张凤之子“六四”在天安门广场侥幸逃命,她每年代其子来书房敬拜。

北京市残疾人读书会会长80岁高晓京拄双拐,带着20人捧着紫阳像和花篮,黑缎带金字:“赵公紫阳七周年祭,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赵紫阳同志——我们怀念您。”(图4)

 
图4,残疾人读书会高晓京(右2)80岁拄双拐带20人捧着紫阳像和花篮。 

河南省滑县赵荣现、朱志民等30多位村民抬着花篮,齐跪拜,他们每年来为紫阳烧纸钱。紫阳在位时,从未对贫穷落后的家乡给予任何特殊关照,拒绝修缮紫阳之母的土屋。1986年11月19日,紫阳总理嘱其办公室给家乡县委、县政府的信:“坚决反对修缮故居,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不能搞特殊化。”家乡的父老乡亲却以此为荣。如今,紫阳子女又谢绝企业家集资修缮并建纪念馆。(图5)

图5-1,河南省赵庄赵荣现等30多位乡亲齐跪拜,右侧站立者赵二军。
图5-2,紫阳总理嘱其办公室给家乡县委、县政府的信。

西安市民营企业主段玲夫妇带来自产的一箱苹果献在紫阳像前。香港市民赵顺源夫妇第三次专程前来献花。紫阳的秘书李树桥、李湘鲁,炊事员崔学军等,每年来献花。紫阳软禁期间的秘书王添生夫妇留言:“心系百姓,功在千秋。”紫阳的大秘书鲍彤每年被警方看管在家中,无法前来。(图6)
图6,西安市民段玲带来自产的一箱苹果献在紫阳像前。


访民话心声  欲语泪先流


11时半,上海董佩丽、张雄明,青岛林秀丽、抚顺张福英、鞍山许高为、本溪马志学、中山黎容好、许昌聂丽娜(怀抱3月婴儿)等20多位访民来献花。下午3时来的一群访民说:“早上我们四、五十人从北京南站上访村陆续出发,有些被警员拦截,到了富强胡同口问路,警员告知紫阳家不在这里。我们以为走错了,回去后我们30人又找来了。”

面对紫阳像,访民们喃喃自语。有的说:“您在(位)时,为百姓办事,我们有尊严。现在社会黑暗,我们饱受欺压,求告无门,生存无着,思念好总理”。

“您的精神怎么感化不了现在的贪官啊!”

“总理大人家,能让我们进,那些地方小官家却不让进。”

合肥访民马海玲失声痛哭道:“您为百姓谋利益,我们有饭吃,如今我有冤无处伸,没有活路啊!”

访民们大都默默流着泪,跪在地上,向紫阳像六磕头,脑门撞击木地板的咚咚声,使人心碎。(图7、8)


图7,上海访民张雄明等在紫阳书房留言。

图7-2,河南许昌访民聂立娜抱3月婴儿在紫阳书房。

图7-3,11时半,上海董佩丽、张雄明,抚顺张福英、鞍山许高为、本溪马志学、中山黎容好、青岛林秀丽、许昌聂丽娜等访民到紫阳书房献花。

图8,下午3时,各地访民到紫阳书房献花。

图8-2,安徽合肥访民马海玲痛哭道:“赵老为百姓谋利益,我们有饭吃,如今有冤无处伸,没有活路啊!”。 

图8-3,各地访民依次向紫阳像六磕头。


回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耀邦住在这里,他热情接待各地访民,为其讨还公道办实事不计其数,还以家常饭招待;他力排众议,努力纠正中共犯下的一系列错误,领导全国党政部门和信访部门,为上百万件冤假错案,平反昭雪,恢复中共的形象和执政的合法性。

据悉,当日在上海市人民大道200号市政府信访办,9位访民悼念紫阳。谈兰英说:“赵紫阳提倡政治体制改革,努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反对镇压学生,被迫下台,受迫害。如根据他的改革措施,我们百姓不会受这么多的苦难。我们都很怀念他。”他们表示,通过追思、怀念,追求人权、自由是永远的理念,同时控诉官场腐败对他们的残酷迫害。

后据悉,23日(大年初一),上海董佩丽等数十位访民到东交民巷温家宝家拜年,被警方关押6小时,送回上海要处罚,他们高唱国际歌,绝食抗议。另有不少访民前往胡锦涛、温家宝家拜年,均被警方抓走,有的被以“扰乱公共秩序”罪名,拘留5至10天。


倡改革  紫阳是耀邦的继承


原中央党校教授80岁孙长江的到来,使赵家子女感动。1978年孙与人合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胡耀邦审定和支持得以在《光明日报》发表,被各报转载,在全国掀起大讨论,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紫阳被软禁,他曾来探访。

孙长江认为:“耀邦和紫阳对改革开放和中国向何处去的观念一致,在工作中有分歧是正常的,不应夸大。有人对紫阳没有保耀邦而责难其参与‘倒胡’(紫阳曾对此愤怒),这是不懂当时我国的老人政治,耀邦和紫阳实际上只是办事的秘书长。紫阳如保耀邦,与事无补,也要被下台。紫阳晚年对体制的深刻反思,无人超越。”

同来的施滨海(原《中国经济时报》编委)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期间,把紫阳要求平反“六四”而致中央的公开信,在海外发表,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逮捕关押8个月,被报社开除。“十五大”之后,当局加强对紫阳的监控,不准其会客。(图9)


 
图9,80岁孙长江(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之一)。


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80岁姚监复捧着为95岁胡绩伟(原人民日报总编辑)编著的《胡赵新政启示录》(约30万字书稿校样将在香港出版),要我为他在紫阳像前留影。他说:“我悄悄进行的此事,竟被当局秘密侦查监听而察觉,最近单位党组织找我谈话,不准出版,我严词拒绝。”(图10)


 
图10,80岁姚监复捧着为95岁胡绩伟(原人民日报总编辑)编著的《胡赵新政启示录》(30万字书稿校样将在香港出版)。

在紫阳软禁期间,杜导正(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和宗凤鸣等五位老同志顶着压力常来探访,冒着极大风险,秘密访谈并整理出版《改革历程》(赵紫阳录音谈话2009版)、《赵紫阳还说了什么——杜导正日记》(2010版)、《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宗凤鸣著2007版)相继在香港问世,流入大陆,影响深远。当时,杜导正最年轻最操劳。如今,四位前辈相继离世。

每年忌日,杜导正的花篮最醒目,挽词铿锵。他步履矫健,意气风发,侃侃而谈,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唯今日,未见89岁他的身影,令人伤感。(图11)

图11,赵二军接待来访者。


天没亮,路正长,历史的重任向吾辈袭来。




●本文原载《动向》2012年2月号,修改补充于2月26日

●续文《魂系天外,情暖人间——有识之士思紫阳》原载《争鸣》3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