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星期五

張國城:2024年台灣大選後的台美中關係蠡測

 


一、前言

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結果由賴清德及蕭美琴當選正副總統,5月20日將正式就職,賴清德政府上任之後,台美中關係也會隨著三個因素而變動,主要有三個因素可以加以探討。

首先,台灣國內的政治局勢,在民進黨持續執政下,國會三黨不過半的行政立法關係,這是過去台灣民主政治發展以來的新局面。

其次,美國總統大選。川普(Donald Trump)目前在共和黨內的聲勢不凡,必然得到共和黨的提名。面對要爭取連任的民主黨的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可以說川普有可能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如果川普當選,對台美中關係的影響是存在的。

第三,中國對台的政策。中國堅持以「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交流與談判的政治前提,對於民進黨政府的不滿,以及意圖滲透及干涉台灣政治運作的動作也從未停止,對周邊形勢及國際關係的影響當然是毋庸置疑的。

二、台灣國內政治現況與形勢

今年總統大選,民進黨政府雖然繼續執政,但立法院卻是三黨不過半的情況,這一點跟過去八年蔡英文政府執政的環境不太相同。雖然過去八年民進黨在立法院都是多數黨,仍無法克服既有的框架,比如說《台美貿易協定》並沒有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仍未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在三黨不過半的情況之下,未來面對台美關係可能不確定的政治現勢,進一步想要開展貿易合作、加入區域組織的可能性會愈低,且是更加不樂觀。

從國內政治局勢來看,需要注意的就是社會輿論再掀起「疑美論」的浪潮,這個雖說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可能會在未來的四年再度出現,且有愈演愈烈的風險,甚至會出現「死亡交叉」–就是台灣對美國的懷疑更加強烈,而美國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美國必須要更加觀察台灣政治人物的行為,以及社會大眾輿論的反應,那美國這種遲疑跟觀察,又會進一步讓台灣的疑美論昇華,最後就會出現「死亡交叉」。

「疑美論」對台美關係的具體影響為何?舉例來說,針對美國對台軍售的議題,就有可能出現傷害台美關係的風向出現,雖然過去八年,比起馬政府、扁政府時期,美國對台軍售的金額大幅上升,但其實這並不能單用金錢來衡量。以中國現在對台的軍力威脅成長速度來看,現在的台美軍事合作與投入規模是遠遠不夠的,不能光看金額,必須看這些軍事設備的項目「到底管不管用」,以及「到底能不能因應實質性的威脅」。同時武器裝備的價格也今非昔比。

最重要的是,台灣軍力的提升也是給中國的政治訊息,尤其是傳達美國挺台的意志。而「疑美論」勢必會衝擊這樣的連結,進而影響台美關係陷入死亡交叉,尤其是美國政局變化的可能,將讓風險增加。

值得留意的是,台灣與美國合作的動機與誘因。重點在於台灣現在跟美國的合作,勢必在很多地方會被中國所挑戰,因為台灣很明顯在選邊,深化跟美國的合作關係勢必引來中國的負面反應。面對中國因素,台灣本身就要有一定的團結跟調整,但在現在三黨不過半的情況之下,是否還有團結的條件,我個人則是悲觀。

以過去進口美國豬肉為例,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簡單的貿易事務,但在台灣居然要用到公投來進行政治攻防,若以未來台灣的政治時程來看,接下來到2026年年底前不會有大型的選舉活動,說不定有政黨會以公投作為政治熱身動員的操作,連結「對外事務」、「對美事務」、「貿易事務」等議題,對台灣對外與對美關係帶來影響。

基於此,台灣跟美國合作的動機和誘因,短期內必須要讓台灣人認為能夠大過中國的負面反應對台灣造成的傷害,高於所付出的成本,但是這又會受到國會三黨不過半的政治現況所掣肘。

三、美國總統大選因素:川普再任的可能性

從過去川普執政時的經驗來看,他對台灣與對兩岸關係的暸解是有限的,所以前陣子才會有「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的言論,顯示他的觀念還停留在美日汽車貿易競爭的認知,過去因為日本汽車競爭力蒸蒸日上,美國就對日本施壓,因而許多日本汽車企業都跑去美國設廠,而現在台積電也過去美國設廠,可能更加深川普的這個觀念。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但問題是,「台美半導體供應鏈」及「美日汽車貿易」是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議題,看得出來他對台灣現況、台美關係及兩岸關係的本質了解是有落差的,現實上,他對台灣跟中國的複雜糾葛、台灣國內的民意等等問題,更不可能深入掌握及暸解,這可能也間接代表兩件事情,一是川普團隊對台海問題的掌握及暸解,二是台灣的駐美單位川普團隊的連結,可能有結構性問題,同時也顯示台美政黨關係及溝通的重要性。

就川普的個人特質來看,他的思維邏輯是存在交易的心態,過去他經常提到金正恩、普丁(Vladimir Putin)、習近平是他的好朋友,這代表他非常相信個人的直覺判斷及經驗認知,而不是美國政府的決策體系或幕僚專業力量去解決問題,這也代表川普非常在意外國領袖的個人看法,這的確是他外交的一個重點,但可能對台灣有不利的風險,台灣要有良好的對美關係或是在國際競爭中存活,需要依存在穩定的國際戰略架構,如果是在個人非制度性的關係,這對台灣的外部環境而言將更為不確定性,也可能對台灣的外交處境帶來壓力與挑戰。

觀察美國過去的作為,共和黨是非常善於以台灣跟中國做交易的,最明顯的就是尼克森總統(Richard Milhous Nixon),川普跟尼克森其實非常相似,一開始也是堅決反共,但是都存有交易的心態,然後也都面臨未解決的戰爭,都希望中國能夠成為解決戰爭的一個重要角色;不過,他們兩人也有不同之處,在於尼克森時期的美國國家實力是遠大於中國,對比現在美中兩國實力,差距遠小於尼克森時期,換句話說,美國需要對中國交易出去的東西,或是中國能要向美國要求的東西是更多於過去,這是非常殘酷的事實,所以倘若川普再度回鍋總統之位,他的交易心態對台美中關係將會是一大變數。

四、中國對台政策:親中勢力

當然,台灣大選後,尤其是520之後,兩岸關係仍是無法迴避的課題,尤其是中國對台政策:不過,中國對台政策會對台美中關係的影響,可以不必過度悲觀,首先是習近平的健康問題,先不論事情的真實性,這種關於領導人健康的消息能夠傳出,中國就必須要去做更多的工作來弭平這種疑慮,因為在獨裁國家,領導人的健康問題是頭等大事,如果習近平的健康真的出現問題,局勢鐵定會變得更加複雜,最能肯定的是,習近平的健康問題對中國攻台絕對不是助力。

事實上,獨裁者勢必會極力表現出創建功業的企圖心,但一旦健康狀況不明的情況出現,能夠處理重大政務的能力是有限的,也會牽動著內部政治的各種挑戰,倘若習近平健康不如過往,會影響著中共內部的政權穩定,特別是對於鞏固習近平為黨核心的態度。

進入中共二十大後,雖然習近平已完全掌權進入第三任期,但是,中共內部高層的權力鬥爭仍是非常激烈,因為現在上位的高層資歷都非常相近,所以權力鬥爭的情況會比之前要嚴重許多,像蔡奇、李強不合的情況已經逐漸表面化了;除此之外,從今年中國全國兩會觀察,李強刻意取消舉辦總理記者會的慣例,以及習近平在會議中對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報告的指點畫面,顯然,中國內部政治仍存在變數,而這也會限制習近平在對台政策上有所作為。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台灣內部的親中投降勢力,能夠對中國對台政策發揮多大的作用,中國一定不斷的想利用這些親中勢力,尤其是520之後賴清德政府上台後,中國如何利用這些台灣內部的矛盾來達成統一目的;中國對於利用台灣內部親中勢力的意志也愈來愈清晰,習近平在黨刊中提及「台灣愛國統一力量」,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也在今年的對台工作會議中強調要「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目的便是要發揮「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而中國與台灣親中勢力的合作,很多是不受我國法律制度的規範,處在模糊的邊緣,再加上台灣內部應對中國威脅所做的修法動作非常緩慢,如今立法院又是三黨不過半的情況,未來要處理的難度會更加艱辛。

五、結語

綜合上述三點因素,都是未來會劇烈影響台美中關係的可能變數,舉例來說,假定川普在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勝出,並且在明年一月上任,他可能會繼續對中國展開貿易戰,對中國實施很多的經貿禁令,而美國國會也將有具體的動作,例如參議院在眾議院後也通過《反中國共產黨社群媒體法案》(Anti-Social CCP Act),川普上任後勢必會要求其他與美國友好的國家配合,台灣也必須要配合,但台灣國內需要有內部修法的安排,但將會面對來自在野黨的阻擋,更不用說中國滲透因素的干擾。

倘若台灣因為內部政治局勢,在政策或修法的議題無法配合美國,對川普來說,要把台灣拿去跟中國交易就更沒有任何顧忌了,到時習近平看到美國一腳把台灣踢開,是不是就是中國解決台灣問題最好的機會?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川普最極端的情況,美國可能對台灣的支持會進一步降低,而更會泛起台灣內部「疑美論」的輿論聲量。

當然,這是台美中關係最壞的劇本想定,但是,以台灣目前的國際情勢與外部環境來看,我們必須有推算最壞情況的準備,才能夠提早思考應對之策,更不用說,賴清德政府未來四年的執政是挑戰多於機會,如何承受未來挑戰並將台灣帶往正確之道路,是未來新政府的挑戰、也是責任,必須謹慎看待。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