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星期六

《中国影响力与美国利益,提高建设性警惕》报告出炉



中国问题专家警告北京影响美国社会的活动





这份报告题为:《中国影响力与美国利益,提高建设性警惕》(Chinese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 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报告长213页,由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和亚洲协会共同赞助,参与报告撰写的有美国等7个国家的32为学者和专家。
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在巨大资金支持下,渗透美国的教育机构、政治和美籍华人社团,寻求利用美国民主制度的开放,"挑战,或甚至损害,美国的核心自由、规范和法律"。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切断对中国的批评,以及对台湾的支持。报告指出,在美国华人社区,中国长期以来寻求影响,甚至压制批评中国,或者支持台湾的声音。其做法是,中国当局派人到美国来,向有关人员施压,同时也向他们国内的亲属施压。
报告承认,正常的公共外交,如访客计划,文化和教育交流,政府游说等,是很多国家政府使用,可以接受的展现软实力的方式。但是,报告认为,中国活动的企图,在资金投入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强度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审查。报告警告,"中国从事的活动,更加有组织性,嵌入美国生活的多元化结构中,取得了更广泛,可能更长期的影响"。
这份报告列举了一系列中国活动的例子,从合法的游说活动,到更加"暗中的,强制的或腐败的"行为,如施压在美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监视美国校园的中国同行。
报告说,"由于大多数中国企图影响美国舆论和做法发生在地方一级,以及地方媒体、大学和公司,以及宣传部门通常都有意或无意地参与了这些活动,地方层级的领导人,就像国家领导人一样,需要了解中国的目标和战略"。
鉴于美中交流不对称性质,报告建议,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应该坚持对等,在美国的中国学者应当受跟在中国的美国人相同的严格限制,或者甚至拒绝他们的签证。
报告说,作为一个民主社会,我们不能容忍,公开的或隐秘的,侵犯我们的言论自由和关于中国分析的自由。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这份报告人员的名单,他们当中很多人曾极力主张同中国接触,包括前驻华大使洛德,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奥巴马政府时期白宫亚洲事务高级主任麦艾文。
洛德说,"这并非好象是一群敌意的、反中国的人。但我们所有人都对这种趋势越来越悲观,感觉我们处在(美中)关系的十字路口"。
麦艾文说,"这证明了一整代中国专家的醒悟,他们曾经认为是在帮中国展现在世界舞台上,到头来却发现,这个项目发生了严重失误"。
报告作者之一、美国外交协会资深研究员易明说,"虽然有值得担忧的原因,许多围绕这大量讨论的情况都没有意义"。例如,虽然这份报告发现,中国人在设法影响美国智库的议程,但这些机构在对抗这种压力上"非常强有力",而且几乎没有证据证实中国能成功地影响对中国问题著书立说的美国智库学者。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教授谢淑丽认为,这份报告在讨论合法和非法的活动时"夸大"了中国影响在美国的威胁。她认为,这些活动并没有损害我们的民主制度。她说,如果我们夸大这种威胁,会增加"红色恐慌"的风险,使华裔群体受到怀疑,损害我们自由和开放社会的现状。
过去5年来,随着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掌握大权,在国内加剧压制,在国际志在必得的行为,美国顶尖的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国的看法在逐渐转变。最近,特朗普政府重新将中国视为两个主要战略威胁之一,把对抗中国军事和经济侵略作为首要任务。
美国副总统彭斯最近表示,"北京使用一种全政府通力合作的做法,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工具以及宣传,在美国推进其影响和利益。"
报告说,中国主要负责扩大海外影响活动的部门包括,中共统战部,中宣部,中联办,国务院新闻办,中华全国侨联,以及对外友协。这些机构得到了中国外交部,以及今年3月刚并入统战部的国务院侨办的支持。

美智库报告:精准回应中国渗透

2018年11月29日,美国华盛顿智库机构胡福研究所举办《中国影响和美国利益:推动建设性警惕》 (Chinese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 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报告发布会。 左起: 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Orville Schell) , 美国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学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 ,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级研究员亚洲项目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 , 斯坦福大学胡福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资深研究员戴雅门(Larry Diamond) 。(记者林坪拍摄)

美国华盛顿智库机构胡福研究所11月29日举办《中国影响和美国利益:推动建设性警惕》报告发布会。参与撰写该报告的美国学者呼吁,对中国在美国各界的不当干预提高警惕、做出精确反映。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美中关系中心和安纳伯格基金会阳光之乡信托(The Annenberg Foundation Trust at Sunnylands)11月29日在华盛顿共同发布《中国影响和美国利益:推动建设性警惕》(Chinese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 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报告。数十名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参与了该报告的撰写,详述中国对美国大学、智库、媒体、侨界、企业、科研等领域的影响渗透活动。
报告作者之一,美国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学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在星期四的发布会上说,中国一直有加强海外影响力的战略政策,中国在美国的影响渗透并非什么新鲜事。
"目前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现在有更多的资金投资于这些行为,而且中国在海外的影响活动成为中国政府更优先考虑的事项。转折点大约是2008年。在此之前,可能某些部门、某些领域有所活动,但没那么积极,没那么多资金。但在2008年之后,你看到更多有组织的、协调一致的活动。"
谈到中国在美国高校的影响时,斯坦福大学胡福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资深研究员戴雅门(Larry Diamond)举例说,
"一名研究中国的美国大学教授告诉我们,他的大学只允许他秘密查看该大学跟孔子学院签订的合同,就像中央情报局(CIA)的活动,你要进入一个房间,不能记笔记,只能读。"
戴雅门认为,孔子学院与美国大学签订的协议不能继续保持无人知晓的秘密状态,美国大学和智库在资金来源和合同方面应该保持绝对透明。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级研究员、亚洲项目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负责撰写该报告的智库部分。易明认为,因为美国媒体、公众和政府听取美国智库的观点,所以中国政府采取拒发签证等方式对美国智库专家施加影响。中国还以不让其高级官员出席美国智库活动为要挟,要求美国智库取消邀请台湾官员或其他学者出席该智库活动。大多数美国智库不向中国压力低头,但也有一些智库的负责人作了让步。
易明举例说,
"有智库的负责人告诉该智库的美国学者,他不应该参加某个会议,因为中国人要求他不到场。我觉得这令人不安。这不是大多数情况,但它确实发生了。"
在中美智库专家的交流活动中,中国还试图影响美方专家团的名单,提出他们认为对中国更友好的智库专家,让美方派这些专家参加代表团。来自中国的资金和在中国出书等利益的诱惑,也是中国影响美国智库专家的方式。
总部在美国纽约的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Orville Schell)指出,中国投入大量资金,通过控制广告商等方式,影响海外媒体。
"中国媒体不断扩张,美国媒体经营困难,自由民主社会的抵御能力下降。我认为这对美国提出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美国是依靠消息灵通的选民作出明智决策的社会。"
前美国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Winston Lord)认为,在研究中国不断上升的影响力以及制定相关外交政策时,应该区分合法的、可以接受的行为,以及隐蔽的、强迫的、腐败的行为,并作出精确反应。温斯顿·洛德举例说,
"亚太地区,显然中国有安全、经济、地缘方面的合理关切,这是可以接受的。试图把美国赶出该地区是不可接受的。或者东海、南海,中国单凭地理位置就有合理的关切。不合法的是违反国际法、单方面掠夺领土、岛屿军事化……打击恐怖主义当然正确。建造集中营、种族清洗、犯下危害人类罪则是不对的。"
胡福研究所11月29日发布的报告中列出的"建设性警惕"的政策原则包括:透明、廉正、对等。包括易明、戴雅门在内的多位学者认为,基于中国对美国学者的签证限制,美国应该考虑对中国学者的签证实施对等原则。
(RFA 记者:林坪 / 责编: 申铧)


Chinese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 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Constructive Vigilance

https://youtu.be/7uLDtav8aMU


附:

美“亲华”学者跟炒“中国渗透”,专家:心态和偏见作怪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温燕 环球时报记者 苏静 陈欣]当地时间29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和美国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联合发布一份报告,题为“中国影响与美国利益:提高建设性警惕”。和此前哈德逊研究所等机构有关中国影响力的论调一样,这份报告并无新意地警告美国人,应该认识到中国在美的“渗透和影响”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威胁。但这一次,被美媒拿来炒作的是,“许多对这份报告作出贡献的人都曾是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的知名学者”,以此渲染他们对中国的失望。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美建交近40年来,美国很长时间一直是积极推动中美交往和社会联系的重要力量。现在不是这种交往作怪,而是一些美国人的心态和偏见在作怪。

据胡佛研究所网站介绍,参与撰写这份报告的包括来自美国和其他7个国家的32名资深中国问题专家。其中,胡佛研究所研究员拉里·戴蒙和美国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是牵头人。美国《华盛顿邮报》28日称,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直是美中接触的积极倡导者。温斯顿·洛德上世纪80年代任美国驻华大使,曾陪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中国向西方开放奠定基础。夏伟是记者和活动人士,过去50年一直致力于美中关系。

《华尔街日报》称他们是“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的知名学者”,都曾希望中国进行自由化改革。洛德说,这好像不是一支怀有敌意的反华队伍,“但我们对美中关系的发展趋势变得日益悲观,感到两国关系处在十字路口”。撰稿人之一、SOS国际公司特别项目部总经理和情报事务专家毛文杰称,“报告涉及整一代中国问题专家的幻灭”。该报评论说,他们的希望破灭意味着围绕美中关系发展轨道的争论将发生转变。鹰派倾向的美国政府官员和顾问认为,报告是美国对华政策思路发生转变的证据。

在此之前,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与哈德逊研究所等机构已就中国在美“渗透”发出警告。这两家机构因倡导对中国政府采取更强硬路线出名。胡佛研究所和美国亚洲协会的这份最新报告呼应了这一论调。报告声称,中国为影响美国大学、媒体、智库和公司而进行的运作随处可见,“这些做法正破坏民主程序,而众多美国人仍浑然不觉”。《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这些学者举出的例子包括中国在美国增加国有媒体公司的英文节目,威胁不认同中国在台湾和西藏问题上立场的美国企业,在限制美国智库在华业务的同时,扩大自己在美国的智库网络。

《华盛顿邮报》用“尖锐”形容该报告的语气,它指责中国最有问题的恶意活动是,通过网络盗窃或者非传统情报人员实现技术转移。报告声称中国政府特别瞄准美籍华人,这个群体在美国将受到怀疑。

报告建议美国设立一个联邦政府办公室,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可以就如何应对中方在合作方面的请求进行咨询。该办公室可以提供那些接触美国团体的中国机构的背景信息。报告还建议,美国政府应限制对中国记者、智库和大学学者的签证,除非美国记者、智库和大学学者获得中国给予的对等待遇。

朱锋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过去这么多年,美国对中国“开门”,希望通过社会交往,让更多中国人去美国看到美国的好。现在中国强大了,影响力增加,一些美国人对中美交往产生了挑剔和苛刻的看法。要说渗透,中国怎么渗透美国呢?中国在美国的学者才多少?美国的实力与价值在全世界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更不用说了。国家间交往肯定是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这是社会交往的本质。现在被美国人说成“渗透”,无非是美国人的心态变了。这恰是中美关系变糟、变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对中国充满敌意,但英国《金融时报》注意到,报告认为中国没有寻求干预美国选举。《华盛顿邮报》说,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有证据”,但该报告说“没有发现”。而在32名作者中,也有人对报告持不同意见。美国前副助理国务卿谢淑丽说,报告夸大了中国影响力在美国的威胁。她担心“夸大来自中国的颠覆威胁可能让美苏冷战的情形重现,包括出现敌视中国人的红色恐慌”。谢淑丽表示,这份报告加上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导致过激反应,这比中国影响力本身更加糟糕。https://news.sina.cn/gj/2018-11-30/detail-ihmutuec4880306.d.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