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星期一

余杰:习近平的“新质生产力”是又一出皇帝的新衣

 余杰 RFA 20240401


26708rfa8bc48bba2-p258-001-2.jpg文法不通的“新质生产力”能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心剂吗?


二零二四年三月,中国两会期间,没有什么新闻热点,唯一的话题就是习近平在“新语词典”中增加了一个新词——“新质生产力”。 这个词语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被列为二零二四年中国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国务院总理李强果然是习近平的秘书出身,对主子奴颜婢膝,活脱脱一个应声虫。

习近平关心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必定倒霉,房地产、教育、医疗、股市等行业无不如此。习近平如同神话传说中化神奇为腐朽的恶魔,手指触碰一朵鲜花,鲜花立即丧失生机,化为灰燼。 如今,中国经济一泻千里、死气沉沉,习近平如何为之金丹续命?于是,他发明“新质生产力”的说法,企图“新语治国”。大小官媒开足马力宣传“新质生产力”,人人言必称“新质生产力”。 西安科技大学在三月初火速成立“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由校长亲自挂帅主持。

习近平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是二零二三年九月七日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他指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随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表社论吹捧说:”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一股文革时代张春桥、姚文元文风的腐败气味扑面而来,习近平偏偏对这样的谄媚和吹捧甘之如饴。

其实,“新质生产力”单单在中文文法上就不通。“质”一般有两个含义,一是特质、性质,二是质量、素质,如果指特质、性质,“新”本身就是对特质、性质的描述,多一个“质”字实属画蛇添足;如果指品质、素质,“新”本身也包含了对质量、素质的肯定,多一个“质”乃是叠床架屋。由此可见,习近平(当然也包括其文胆王沪宁等人)的中文素质和文化修养极其低下,虽然他每到一国访问都要拼命秀书单,但他读书甚少,胸无半点墨,稍不注意就露馅了。

“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新鲜,但它背后透出的官方意图并不陌生:一是提振中国的制造业,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这与之前提出的“中国制造二零二五”很相似;二是破解在核心技术上被西方“卡脖子”的困境,让中国在中美竞争中咸鱼翻身。

然而,仅以芯片竞争而论,早在二零零零年代初,“中国芯”的提法就已开始宣传。二零一四年,中国国务院公布《国家积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成立扶持芯片产业的“大基金”。第一期募资一千三百八十七亿元,二零一九年二期募资两百零四十一点五亿元,二零二三年第三期规模扩大至三千亿元。然而,业内人士批评说,该基金主要在幕后运作,投资标准不够透明。技术创新的进展被夸大,许多投资未能取得成果,造假丑闻层出不穷。在响应习近平号召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造芯”运动中,一再出现资金使用不当和烂尾项目。二零二二年的芯片产业反腐风暴中,多名芯片大企业高管被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机所所长倪光南承认,中国芯片制造厂百分之八十的装备需要从国外进口,国内半导体材料产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偏低,国产材料的销售规模占全球比重不到百分之五。 可见,二十年过去了,“中国芯”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白酒也成“新质生产力”,中国果然是“酒国”


既然在高科技行业屡屡吃瘪,为了满足习近平的虚荣心,其他行业争先恐后跑过来凑热闹。 于是,白酒行业就挑起大梁,唱起了“新质量生产力”的大戏。

中国白酒第一品牌、资产上千亿、名列国企榜首的茅台酒,也企图分得一杯羹。茅台董事长丁雄军表示,茅台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创造了更多、更可持续的价值。茅台坚持以科技手段研究、探索和解析茅台酒,发现了“物质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四个层面的价值。官方媒体大肆吹捧说:“酿造环境生态、酿造微生物、酒类风味品质与食品安全、绿色技术、生命科学……从茅台所布局的新赛道看,既有基础应用研究和技术攻关,也有前瞻性基础研究。……截至目前,茅台已完成茅台酒中965种风味物质解析,探明参与茅台酿造全周期的微生物1946种,并将茅台菌种资源库扩充至7900余株酿造微生物。……就如何形成产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茅台一直在苦苦探索。”

仅次于茅台位居第二的白酒企业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曾从钦,也在“两会”上高调宣称,“白酒产业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他接受媒体访问说,白酒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白酒酿造涉及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风味化学等多个学科。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深度转型升级,白酒产业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五粮液将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立足产业和企业实际,以科技创新为新引擎,以绿色发展为主色调,以融入‘双循环’为强驱动,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丁雄军、曾从钦这些人,首先是官僚,其次才是企业老总,他们当然知道多名前任都在狱中安度晚年。为了保住权位,他们将“新质生产力”引入白酒企业,拍习近平的马屁拍得震天响,根本不顾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他们也知道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中共历代领袖都是无酒不欢的酒徒——习近平招待金正恩的时候,喝的就是天价茅台。

丁雄军、曾从钦的豪言壮语,读过莫言小说《酒国》的读者应当感到似曾相识。《酒国》是一个模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故事:省检察院特级侦察员丁钩儿奉命到酒国市调查一个特殊案子,案子透露出血腥和残酷的气息:据说酒国市官员吃掉了无数活着的婴儿。丁钩儿如同钦差大臣大驾光临,当地官员将其奉若上宾,邀约他参加各种奢华酒席。酒国官员之所以为官,不是因为才华过人,而是因为海量,且食欲旺盛。不擅长喝酒且没有酒量的丁钩儿,在众人的劝说和奉承之下,经常喝得烂醉如泥。有一次,他参加酒席喝得酩酊大醉,掉进茅厕里,被屎尿淹死了。 其实,中国就是一个放大若干倍的“酒国”。习近平的“新质生产力”只有在“酒文化”中才能发扬光大。

“新质生产力”锣鼓喧天,宛如昔日“大跃进”的重演,就连某些官媒都觉得牛皮吹大了。 《经济日报》一连发表五篇评论员文章说,不能把什么想法、什么举措都披上“新质生产力”的外衣,甚至不顾实际条件,硬往“新质生产力”上面靠。“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对“新质生产力”的泛化和滥用,不仅容易迷失发展方向,更会错失发展机遇。文章强调,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文章还指出,某些城市推出文件,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通信、积成电路等一股脑地都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以生产要素“机械性、同质化堆叠”培育产业集群,反映出的正是在全局观上的欠缺。这些文章批评的都是皮毛,不敢指出终极真相:最坏的不是说皇帝的新衣多么美丽的奸臣,最坏的就是什么衣服都没有穿、赤身裸体的皇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