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3年11月2日星期四

顏純鈎:不忘初衷,牢記使命——也談海外香港人的抗爭路向

(作者臉書)

朋友轉來《如水》雜誌最新一期的專題文章:「第二屆香港峰會——溝通困境﹑身份認同﹑路線抉擇」。文章很長,但我還是很有興致地讀完它。
海外香港人抗爭組織的峰會,已經開到第二屆了,這個會議當然非常有必要,在當前複雜的內外形勢下,更顯得非常迫切。除了在美港人以外,還有英國﹑加拿大﹑台灣﹑日本﹑德國﹑愛沙尼亞七國二十五個城市的港人參加這次會議。
三天閉門會議專注三個方向,一是提供平台制定各自的來年策略,二是開展未能在網絡上展現又深刻影響社群的討論,三是促進與會者與華府及國際外交圈子的交流與合作。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茜﹑國會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主席史密斯以及聯邦調查局﹑各大國際人權組織﹑智庫成員﹑海外族群政治領袖都有參與。
我不知道組織者如何籌措足夠的資源,也不知道他們付出多少時間精力來組織這次會議,總之那都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對他們的努力成果,我也深表敬佩。
會議討論的問題都很現實,比如是要一個比以前更中心化,還是更去中心化的平台,比如身份認同問題,比如「共同體」認識的偏差,等等。這都是牽涉這個峰會存在形式與價值的根本問題,首先要在這些問題上取得相當程度的共識,否則再開第三屆似乎意義也不大。
一個海外香港人反共抗爭的平台當然是很有必要的,我們有共同的政治訴求,便是還我們一個自由法治的香港。只要這個目標相同,便是彼此應該﹑也可以走到一起的理由。正如全世界反對中共的政府非政府組織,只要有推翻中共統治的共同目標,彼此也可以走到一起。
但是,對這個平台的期望也不可能太高,香港人口畢竟太少,流散海外的更少,資源有限,又分散在幾十個國家,要有一個由上而下組成的架構來領導所有香港人的抗爭,那未免
強其所難。我感覺如果需要有這樣一個平台,那它的作用僅僅限於溝通﹑聯絡﹑宣傳﹑遊說等有限的功能。
這不可能是一個常設的架構,也未必需要一個統領海外各國抗爭運動的機制,會議中有涉及流亡政府的概念,那更是一種奢想。以海外港人流散的程度,資源匱乏的窘狀,對現實政治的影響力等各方面來衡量,那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真正能發揮打擊中共獨裁統治作用的,其實只在宣傳與遊說兩方面,宣傳足以隨時揭露中共的虛偽和陰謀,對抗中共的政治洗腦,影響所在國的社會輿論,團結在地香港人參與抗爭;而遊說更能影響所在國的外交政策,加深國會議員與政府官員對香港問題的認識,以使中共在國際上更加孤立。
為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便要加強溝通與聯絡。因為太分散,需要有一個常設的溝通平台,也需要定時舉辦類似的閉門交流,需要協商一些共同綱領與行動計劃。舉例說,每年在特定日子,全球流散港人在同一日舉辦集會遊行活動,其聲勢便比起各自零散舉行更有影響力。當然,也可以舉辦各種不同的研討,交流關於港英政制的總結﹑中共統治本質﹑歷年抗爭運動的經驗教訓﹑關於未來香港的想像以及分享各國遊說的經驗等等。
在有限的條件下,做有限的工作,爭取有限的目標,而不要寄望太大,陳義過高,那才是現實的態度,也才能真正把事情做下去。否則,閉門造車,流於空談,那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最終也難以產生積極成果。
有人提出港獨問題,我認為與流亡政府一樣,都不是現在需要討論的問題。香港獨立不獨立,不是現在要解決的,只有在中共垮台後,由屆時的香港人全體來決定,現在來爭論這個問題,只會引起內部的混亂。
只要有一個反共的平台出現,中共一定會想法打進來拉出去,平台應該汲取海外中國民運的教訓,從一開始就警惕那些別有用心者。凡是極端激進喊打喊殺的﹑在同伴之間挑撥離間的﹑不擇手段竊取話語權的,都要相應的措施加以防範。
這是一群有心的香港人,為海外香港人長遠抗爭設計的平台,絕對有利於團結香港人,策劃共同行動,影響地緣政治,促進中共解體的遠景。當前國際紛爭四起,中共日子難過,正是大家同心協力做事的時候,希望大家一起加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