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1年2月18日星期四

李怡:香港的災難宿命

拜登日前在電視訪談中講到香港、新疆和台灣,說美國不會公開反對中方在這些地方所做的事,但如果中國繼續侵犯人權,便會自食後果。較早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必須對逃離壓制的香港人打開大門,如同英國承諾所做的一樣。綜合來看,拜登政府不會像特朗普那樣,對中國和香港採取制裁行動,未必會延續否定香港獨立關稅地位甚而擱置《香港政策法》的施政,但仍然會延續特朗普政策中對香港人開放大門。
英國的BNO「5+1」政策,對97前的香港居民大開中門。這些人大都有些年紀了。加拿大就特別為持香港特區護照的年輕人開放移民。五眼聯盟除了新西蘭比較曖昧,其他四國都在確認中國已經不再遵守《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之後,對於仍然抱持自由法治價值觀的香港人,提供移民保護。歐盟相信也大致採取與拜登政府相類做法,即在避免公開得罪中國的情況下,為香港人的逃離提供便利。
從全世界的反應來看,文明國家對香港不再實行一國兩制已沒懸念,而且準備援助仍然認同原有制度和價值觀的香港人。基於人道與人權觀念,文明國家將香港人與特區掌權者作出區隔。
最明顯的是,英國向香港人開放BNO「5+1」簽證的申請表格所設「安全審查」,包括申請人須申報是否任職警隊及政府、甚至是否任法官。這項申報要求的針對性,顯然是申請人與政權的關係,考量容許依附共產政權的人入境會否危害英國社會。連任職法官也要求申報,顯示英國不僅對於執行共產政權指令的特區管治團隊不再相信,而且對香港的獨立司法也打上問號。
97前英國政府主動給予高級公務員正式英國公民(BC)身份,甚至可保留這身份在97後任滿香港公務員職務才領取英國護照。與之比較,此時英國對於香港公務員的政治取態,已經有180度改變。
港英時代的公務員,源自英國的文官制度。英國有句諺語「國王統而不治」,這句話予以延伸,就是「國會、內閣以及總統皆為統而不治者,而公務員則是治而不統者」。
公務員,是經考試而遴選的文官。在民主國家,統而不治的總統、首相、總理及內閣、議員,均由選舉產生,有民意授權,有一定任期,他們決定國家的政策取向。而文官是專業的管理通才,終身職,政治中立,堅守工作崗位,執行統而不治者的政策,是政府中的穩定力量,也是穩定社會的因子。
文官講究的是推動政策的執行力,而不是制訂政策的能力。港英時代的總督雖不是本地民選產生,卻體現尊重民意的英國民主傳統。本地文官,在既定政策之下,顯現出色的執行力。97後,這些文官被推到決策崗位,擔任制訂政策的角色,而他們習慣聽從指令而漠視民意的脾性卻沒有改變,於是出現聽命北京、迎合北京,甚至超越北京的要求去揣摩上意的偏向。
香港AO出身的文官,通常大學成績優異,但晉身高級公務員之後,就享有優厚薪酬和晉升機會,長期在官場打滾和生活優渥,脫離普通百姓的生活,如處象牙塔中,倘若不看小說不看電影脫離現實,那麼走出象牙塔就出現不知道怎樣用八達通和買廁紙的笑話。習慣於迎合上意而無視市民的需求,自然臨下驕而事上諂,結果是無論對下或對上,都是災難。
彭定康在1996年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其實已經透露了這種憂慮,但他顯然無能為力了。
從民主的宗主國轉為專權的宗主國,這就是 97主權轉移的災難宿命。

——作者脸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