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0年6月15日星期一

林忌:「平權」變「文革」 「道德塔利班」

原题:「平權」變「文革」 中共最高興

2020-06-15

美國黑人男子George Floyd遭警暴迫害致死,引來全球連串聲援黑人的示威運動;然而近日所謂左翼人士卻完全走向錯誤的方向,把聲援黑人的行為,變成了類似中共文革的「批孔運動」,把錯誤的觀念放在錯誤的時空,竟大規模走去批判歷史名人,以至藝術作品,把問題無限上綱。

其中一個最明顯的荒謬例子,就是批判1939年的奧斯卡大獎得主《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是「種族歧視」,以至美化奴隸制度云云,先有美國HBO串流供應商把該電影下畫,再有法國巴黎有電影院打算在6月23日重播該電影,也被迫下畫禁播,事件令法國文化部長在Twitter上提出反對,認為是無法理解與不能接受,指法國會永遠捍衛製作與分享藝術的自由。

電影《亂世佳人》所描寫的,是拍片時近70年前即1860年左右,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劇;電影以戰敗的南方邦聯視角,去描寫一個農莊主家庭「亂世」的經歷,當中包括舊時代的奢華美好,突如其來的戰爭,慘痛的戰敗,以至北方工業資本主義,吞噬原本南方以農業莊園為主土地的故事;片中所美化的「南方」,其主線一如不少藝術作品所歌頌的「失落舊時代」而已;至於所謂「美化」黑奴的描寫,或者「美化」奴隸制度,那就當然是因為受制於年代──電影是美國30年代的作品,而不是90年後的今日,其思想標準當然停留在90年前,又怎可超越其時代?

同樣道理閱讀華文作品如《三國演義》,總不能質疑為何作者羅貫中要「種族歧視」南蠻 ;閱讀《紅樓夢》所歌頌的大觀園生活,當然不應走去質疑「童養媳」是性別歧視、兒童色情、童工、以至應該作為色情物品包膠處理。對作品提出超越時代的要求,用今日的道德標準去審判昨日的昨品,這完全是違反常識,以至打壓創作與藝術的自由。

當英國的示威者連二戰時著名首相邱吉爾銅像,也塗鴉寫上「種族主義者」時,以相同標準而言,幾乎所有古人都可以有同樣的待遇,被畫上「性別主義者」。一如當年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發動「批林批孔」,發動「打倒鬥孔老二」的孔子,時空錯亂指控孔子是「奴隸制度維護者」,不禁令人質疑,當左翼謬誤去到終極時,會出現相同錯誤的可悲。

這種錯誤的最基本問題,就是一條邏輯題──無論要用文化或道德來批判,必須留意其時代歷史背景,而不能隨便幻想擁有「時光機」,把後世的觀念、論述、法律、道德、思想、搬到去古代,然後把「不符今日觀念」的思想,全部視為異端邪說要批鬥,這種「道德塔利班」的議題,原本多為反同、性保守的右翼團體所主張,如今竟變成左翼所主導,實在非常諷刺。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